美学原理教学大纲-四川电大精品课程(共10页).doc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四川电大精品课程(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教学大纲-四川电大精品课程(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美学原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美学原理课程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教学各环节均由省校负责。课内学时54,3学分。美学原理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结合人们的各种审美活动,讲解各种基本的美学观点、美学知识和美学理论,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美学概念和常识、审美的基本内容,认识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点,掌握关于美、美的产生和审美活动的基本原理,提高
2、自觉审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方面的基本知识。开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各科类大学生的普遍需求出发,兼顾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审美情趣和审美实践,注重通识性美学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美学理论应用于审美实践中去,激发学生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去创造美的热情。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作为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有:大学语文、广告学概论等。本课程的后续课有:素描、色彩、构成、计算机平面设计、视觉设计基础、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优秀广告作品评析等。三、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美的性质和特征、生活和美学的关系、人生和美的关系。2准确理
3、解美学的重要概念,如真、善、美、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形式美、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美感、审美心理等;3正确理解美学基本原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美学现象和审美实践进行分析,自觉运用美学理论从事美的创造活动。如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几项主要法则的具体内容,并运用这些法则赏析书法、建筑、音乐等艺术作品,或解决实际的广告设计、家居设计、装潢设计、图书封面设计等设计实务中的基本问题。4了解国内外美学研究的一般状况和最新发展,正确认识国内外美学研究成果。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美学原理”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关
4、系;2对美学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要简要的介绍与把握;3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面授教学等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4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实际开展自学为主。 5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6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采用作品分析、旅游观光、社会调查等方法,注意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文学评论、影视评论、游记、广告文案、广告作品分析。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有三
5、个层次:1了解:即知道、识别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掌握:即理解基本理论,能将基本知识理论系统化、整体化。3应用:能够运用美学知识和理论分析美学现象和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活动。 六、教材与教辅资料 本课程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 辅助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原理学习指导书(郭青春著)。电视录象课27节。省电大制作的CAI课件光盘一碟。省电大教学处责任教师将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复习提要下发。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美学的概念、性质和研究对象。 (二)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美学的概念、性质和研究对象;认识学习美学的意义和学
6、习美学的方法,了解美学产生的大致过程、美学课程的性质。 美学的研究对象 自从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以来,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四种意见: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 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 4、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 学习美学的现实意义: 1、时代的需要。 2、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需要美学。 3、开展审美教育需要美学。 学习美学的方法: 1、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 2、学习美学原理要和研究美学史相结合。 3、要结合审美实践,特别要结合艺术实践。 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7、第二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一)教学内容 1美的本质和特征,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2真、善、美 3美与丑 (二)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关于美的本质和特征、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与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2理解真、善、美的相互关系。 3.了解美与丑的相互关系。 美的本质 美是自由创造的现象体现。 自由创造 自由创造是人类在认识事物必然性基础上对世界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改造。 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 1.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2.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发展了人本身。 真、善、美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
8、,自由创造又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合乎规律性是真,合乎目的性是善。 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 美以善为前提。 区别: 1.从功利性上看,善是直接和功利相联系的,而美合功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2.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可以不顾及形式,而美体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美与真的联系与区别: 美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区别: 1.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人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 2.真是求知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 丑的特征: 1.丑是感性形式中的否定意义的东西。 2.丑是恶的形象体现,但丑不等于恶。
9、3.形式丑只是和形式美相对应。 美的特征: 1.美是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 2.人的自由创造赋予形象以美的生命。 3.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 4.形式是构成美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章 美的产生 (一)教学内容 掌握美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美的产生过程。 2.掌握美的产生的基本观点。 美的产生的基本观点: 1.美产生于劳动。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4.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辨证的。 第四章 社会美 (一)教学内容 社会美的概念、实质和特点。 (二)教学要求 1.掌握
10、社会美的概念、实质和特点。 2.掌握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与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社会美的内容: 1.人的美。 2.劳动产品的美。 3.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 社会美的特点: 1.具有直接的实践性。 2.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人物形象的美重在内容: 1.人的美和人的本质有密切联系。 2.人的内在美具有持久性。 3.内在美的显现更为生动丰富。 4.内在美对人的精神生活能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美 (一)教学内容 自然美的概念、根源、特点、作用。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美的根源。 2掌握自然美与人类社会、人类实践的关系。 3.了解自然美的特点和作用。 自然美的根源: 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
11、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是客观联系。 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主要原因是: 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2.与社会生活发生一形式美为中介的间接联系。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与人的某些性格品质相似。 自然美在审美中的积极意义: 1.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 2.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3.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第六章 艺术美 (一)教学内容 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美学史上几种关于艺术美的观点。艺术美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在艺术美中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艺术美及其特点。 2.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艺术美的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原理 教学大纲 四川 电大 精品课程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