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抚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pdf
《2022年抚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抚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第八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九章市政道路管线第十章附则附件一老城区范围划分示意附件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件三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附件四计算规则附件五建筑间距图示附件六建筑离界距离图示附件七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附件八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附件九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绿地率控制指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0 页 -
2、- - - - - - - -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江西省建设厅 关于印发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的通知及有关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结合抚州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及进行建设的,均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三条建设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第四条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经批准的控
3、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未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照分区规划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的规定执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未列的,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适建性。需要改变建设用地性质或者超出规定的适建范围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并依法对规划进行调整:(一)不得对相邻地块以及历史文化遗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二)不得突破原用地开发强度,导致该区域环境质量下降;(三)不得新增大量人流、车流,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有序运行;(四)不得擅自占用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公益设施用地。第五条取得城市规划道路一侧土地使用权的,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指标按照实施用地面积(净
4、地)计算。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六条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依法批准后方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实施。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其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配套的管线工程详细规划。第七条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应当符合控制指标,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设施等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照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得超过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第八条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抚北城区
5、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照新城区的控制指标执行;主城区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新老城区范围,分别按照新老城区的控制指标执行。具体见附件。第九条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了开放空间的建设项目,可以相应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量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在建筑物内部(包括地面层和其他楼层)或者外部提供全天候对外开放的步行空间或者通道,将周边建筑物与城市街道、广场、游园、购物中心等公共空间连在一起且有效宽度不小于5 米的,可以作为城市公共通道,并按照开放空间增加建筑面积。增加建筑面积的标准为:(一)核定建筑容积率小于2 的,每提供 1 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可增加 1
6、平方米;(二)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或者等于2 小于 4 的,每提供 1 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可增加1.5 平方米;(三)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或者等于4 小于的,每提供1 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可增加2 平方米;(四)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或者等于的,每提供1 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可增加2.5 平方米;第十条居住小区内建筑架空层得作为开放空间;用作停车、绿化、居民休闲等公共用途的,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积率;但不得围合、改作他用或者出售、出租,建筑密度按照规定计算。第十一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以下标准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7、-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车场(库):(一)居住建筑:1、一类居住区:机动车每户不少于至1 个泊位,非机动车每户不少于 1 个泊位。2、二类居住区:机动车每户不少于个泊位,非机动车每户不少于2 个泊位。(二)公共建筑:1、行政办公:机动车每 100 平方米建筑不少于至个泊位,非机动车每 100 平方米建筑不少于3 个泊位。2、商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等:机动车每100平方米建筑不少于至个泊位,非机动车每100平方米建筑不少于5 个泊位;3、文化娱乐:机动车每 100
8、 平方米建筑不少于至个泊位,非机动车每 100 平方米建筑不少于4 个泊位。(三)其它建筑: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建筑以外的其它建筑,按照其专业标准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机动车、非机动车室外停车场的泊位数不得低于核定标准泊位数的百分之十五。核定标准泊位数按照总建筑面积换算成的最小标准泊位数计。停车场(库)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或者停用。第十二条室外机动车停车场每泊位占地20 至 30 平方米,多层停车库和地下停车库每泊位占地25至 35 平方米;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每泊位占地至 1.8 平方米。停车场出入口通道与城市道路相
9、交,应当尽量采用正交布置,确需斜交的,其交角原则上不小于75度。第四章建筑间距第十三条居住建筑应当综合考虑用地条件、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采用南偏东15 度至南偏西 15 度朝向,原则上不再建设东西向居住建筑。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第十四条中高层以下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南北向(包括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 度以内,下同)平行布置(包括两建筑夹角小于或者等于30 度,下同),在老城区不小于南侧
10、建筑物高度的倍,在新城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二)垂直布置的:1、山墙连续宽度小于或者等于15 米,南北向的,其南北向间距在老城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在新城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且不得小于6 米,山墙不得开窗、挑阳台;东西向的,其东西向间距老城区不得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倍,在新城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倍,且不得小于6 米,山墙不得开窗、挑阳台。2、山墙连续宽度大于15 米,按照平行布置的间距控制。(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1、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者等于30 度的,间距最窄处按照平行布置的间距控制;2、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 度、小于或者等于60 度的,间距最窄处按照本条第(
11、一)项规定的间距乘以计算,但不得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3、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 度的,间距最窄处按照垂直布置的间距控制。(四)南北向平行布置,相邻居住建筑之间地面有高度差的:1、南侧居住建筑低于北侧居住建筑高度的,以两建筑高度完全重叠的部分计算间距,但不得小于9 米;2、南侧居住建筑高于北侧居住建筑高度的,以两建筑高度完全重叠的部分加上南侧居住建筑高出北侧居住建筑的部分计算间距,但不得小于 9 米。(五)位于同一裙房之上的几幢建筑,计算建筑间距可以扣除裙房的高度;计算与其他相邻建筑间距时,应当包括裙房高度。(六)相邻居住建筑底层均设有架空层车库或者储藏间的,计算间距可以不包含底层架空层或者
12、储藏间的建筑高度(相邻居住建筑底层设有店面的,计算间距应包含到底层窗户)。设有架空层或者储藏间的居住建筑在南侧,未设的居住建筑在北侧,按照南侧居住建筑包含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架空层或者储藏间在内的建筑物高度计算间距。第十五条中高层以下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在老城区不得小于4.5 米,在新城区不得小于6 米,按照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间距或者通道要求的,应当按照消防间距或者通道要求执行;第十六条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
13、规定:(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1、南侧建筑高度在50 米以下的,南侧建筑面宽大于或者等于28米的(即条式居住建筑) ,其间距在老城区为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在新城区为倍,但均不得小于30 米;南侧建筑高度在50 米以上的,其间距计算分为50 米高度部分和 50 米以上高度部分两种叠加计算,50米高度部分计算按照本条本项本目上段要求执行,50 米以上高度部分间距计算按照高度每升高4 米,间距增加 1 米计算,高度不足 4 米的,间距按 1 米计算。2、南侧建筑高度在 50 米以下的,南侧建筑面宽小于28 米的(即点式居住建筑), 其间距在老城区为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新城区为倍,
14、但均不得小于24 米;南侧建筑高度在50 米以上的,其间距计算分为50 米高度部分和50 米以上高度部分两种叠加计算,50 米高度部分计算按照本条本项本目上段要求执行,50 米以上高度部分间距计算按照高度每升高 4 米,间距增加 1 米计算,高度不足4 米的,间距按 1 米计算。(二)高层居住建筑与中高、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1、中高、多、低层居住建筑在高层居住建筑南侧的,间距按照第十四规定执行,间距不得小于13 米。2、中高、多、低层居住建筑在高层居住建筑北侧的,间距按照本条第(一)项执行,其中高层居住建筑为点式居住建筑的,新城区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倍,在老城区,不小于倍,且其最小
15、值不小于 24 米。3、中高、多低层居住建筑在高层居住建筑东、西侧的,间距不得小于 13 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中高、多、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间距不得小于 13 米;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四)以上各项和以其他形式布置的,均应当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第十七条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9 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北侧多层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10 米,多、低层居住建筑与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13 米。
16、第十八条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者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照居住建筑间距的规定执行;(二)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照消防间距执行,但居住建筑山墙有居住窗户的,山墙间距按照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执行。(三)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其间距按照本规定第二十条执行。第十九条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南北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但不得小于21 米;东西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物高度的倍,但不得小于13 米;(二)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南北向的间距在老城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
17、在新城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倍,但南侧建筑物是多层的,其间距不得小于9 米;(三)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高层非居住建筑在南侧或者东、西侧的,间距按照本条第(一)项执行;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在南侧的,间距按本条第(二)项执行;(四)以上各项和以其他形式布置的,均应当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第二十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在本规定第十四条至第十九条规定的基础上,按照老城区增加百分之十以上,新城区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计算。第二十一条中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倍的及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倍的,其南阳台或者东西向主阳
18、台最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出挑距离为1.8 米,其北阳台或者东西向次阳台最大出挑距离为1.2米;中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大于倍及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大于倍的,阳台最大出挑距离可酌情增加。高层居住建筑阳台最大出挑距离为 1.8 米。建筑间距的计算一般应以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为准。但当建筑物有每处不超过3 米(含 3 米)的凸出部分(如楼梯间) ,凸出距离不超过 1 米, 且其累计总长度不超过同一面建筑外墙总长度的1
19、/4者,其最小间距可忽略不计凸出部分。住宅建筑阳台累计总长度(突出与山墙面之外或转弯到山墙面上的阳台长度可不计)不超过同一建筑外墙总长度 1/2 的(含 1/2 ) ,其最小间距仍以建筑外墙计算;超过1/2 的,应以阳台外缘计算建筑间距。第二十二条建筑间距还应当符合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第二十三条居住建筑间距除满足以上间距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日照分析,满足北侧居住建筑底层住宅大寒日老城区日照不少于1 小时的要求,新城区日照不少于3 小时的要求。第二十四条以下类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提供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的交通组织与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在城市
20、中心区交通紧张的区域建筑面积超过10000 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和30000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二) 在城市外围地区或交通相对宽松的地区建筑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建和超过60000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三)在城市中心区城市重要干道两侧重要公共建筑,如商厦、体育场馆、展览馆、会议中心、酒店、医院、学校等;(四)临时用途而交通吸引量大的土地占用;(五)交通枢纽、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六)上述公建和城市交通设施项目的改建扩建。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二十五条沿建设用地边界建设的建筑物,应当按照附件七规定退让;相邻公共绿地的,退让距离按照其他非居住建筑的退让距离精品资料 - - - 欢
21、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执行;退让距离小于消防间距的,按照消防间距执行。第二十六条临街建筑物的退让应当符合附件八规定的要求。第二十七条临街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楼),其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少于12 米,并应当留出与城市道路相连的临时停车或者回车的场地。第二十八条道路交叉口周边的建筑物退让道路规划红线距离,在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基础上
22、至少增加3 米。第二十九条地下建筑物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绿地规划绿线及其用地边界的距离,不得少于3 米。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檐口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在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范围内,不得建设或者设置雨篷、阳台、招牌、灯饰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确需设置的,在符合相关规范与要求下,报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实施。第三十条在公路两侧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划定隔离控制带:(一)国道、高速公路防护栏两侧不少于30 米;(二)省道路基边缘两侧各20 米;(三)县道路基边缘两侧各10 米。公路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第三十一条沿河道规划蓝线两侧新建建筑物,其退让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
23、按照批准的规划执行;没有规划的,不得小于10 米。第三十二条沿铁路干线两侧新建建筑物,距最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0 米;沿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新建建筑物的,不得小于 15 米;沿铁路两侧修建围墙的,不得小于10 米。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筑,应当符合铁路道口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在电力架空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建筑物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水平距离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至 10千伏的线路,距塔基中心线不得小于5 米;(二) 35 至 110千伏的线路,距塔基中心线不得小于10 米;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
24、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三) 220千伏的线路,距塔基中心线不得小于15 米。市区和城镇人口密集地区电力架空线路保护区的范围可以略小于上款规定, 具体标准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电力管理部门确定。第三十四条修建临时建筑物的,退让主、次干道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 1.5 米,其他道路不小于1 米。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三十五条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的周围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高度应当符合相关规定。第三十六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地段或城市紫线范围周围以及风景名胜区规
25、划控制地段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高度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按照控制详细规划执行;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并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三十七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高度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高层组合建筑以1: (即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A)不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 )加上建筑退让道路规划红线距离 (S) 之和乘以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L) ,即:AL (W+S ) ;(二)其他建筑物的高度(H )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 )加上建筑退让道路规划经线距离(S)之和的倍,即: H (W+S ) 。第三十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抚州市 城市规划 管理 技术 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