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共48页).doc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共4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共48页).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答案: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答案:(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 其次,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财政理论知识。第
2、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1. 简略的财政概念。答: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2. 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答:(1) 市场低效, 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主要表现在竞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2)市场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等方面。3. 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举例说明。
3、答: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4. 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答: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负外部性的例子很多,比如污染、噪音等。治理负外部性的主要方式有政府的管制、收费等,比如拿污染来说,可以征收排污税或者限制污水排放等。
4、5. 您认为混合产品应如何提供。答: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由于混合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面临着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提供混合产品应采取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视混合产品的具体情况,采取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攻击方式或者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供给方式。6. 政府的优势及其经济职能。答:政府一般是指由公共当局及其通过政治程序设立的机构组成,并在它的疆域内或管辖地区实施强制的垄断权力,政府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二,是有助于解决社会公共性问题。政府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三项: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7. 政府失效的原因。答:政府失灵的
5、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1)信息失灵。一方面使政府在决策时难以制定出完全符合公众偏好的计划,另一方面即使政府可以获得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但是由于政府对其活动作用于私人经济可能产生的反应难以完全控制,无法对所有政府行为的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导致决策结果最终难以达到预期。(2)决策程序失灵。即难以解决偏好显示和利益集团的问题。(3)时滞的存在。主要有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执行与生效时滞。(4)执行过程的低效。因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一般不是同一个政府机构,导致政策实施情况有时和最初的政策意图可能并不一致。8. 财政的三大职能。答:财政的三大职能为: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1)财
6、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资源的配置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外部效应,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效,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2)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要求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3)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是政府希望实现的目标,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要通过多种财政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9. 您认为我国财政职能有否特殊性?为什么?答:我国财政职能也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这三个方
7、面。对本问题的回答可以结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具体的分析我国财政的职能,可以作为我国财政职能的特殊性, 因此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首先必须明确我国财政职能与其他国家财政职能之间的共性,即财政的三大职能。第三章1.简述财政支出按支出用途分类和按费用类别分类答: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按直接用途的不同一般分为:1.公共部门的消费性支出;2.公共部门投资;3.补贴支出;4.经常性拨款;5.政府债务利息支出;6.资本转移支出;7.政府贷款这七类。而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
8、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债务支出等。按费用类别分类,实际上就是按照政府职能的不同,对财政支出作出划分,所以又可称为按政府职能所做的分类,一般分为: 1.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3.国防费;4.行政管理费;5.其他支出。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答: 财政支出按照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种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有差异。消耗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
9、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分配有直接的影响。其次,由于消耗性支出是在市场上进行的,故而政府在进行消耗性支出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贯坚持的原则,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第三,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需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此,消耗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10、。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它们的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3.从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析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答:从文中“中国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表上可以发现,在不包括债务及利息支出的财政总支出中,消耗性支出从建国以后一直到“五五”时期占了90以上,而转移性支出仅占很小的比重。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家财力扩大,支出结构发生变化。在全部支出中,消耗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转移性支出有所上升,上世纪整个80 年代,转移性支出的比重比“五五”时期的6左右,提高了10 个多
11、百分点。这说明,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之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减弱,收入分配能力增强。但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即“七五”时期之后,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又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原来在转移性支出中占重要地位的各项补贴支出有所控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是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表现。另从表“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还看出,在包括了债务支出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构成中,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之后债务支出的比重急剧增长,由此而导致转移性支出的比重从1996 年又开始回升。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将纳入政府预算,以及随着财政逐步减少以至退出一
12、般竞争性和经营性投资,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者的相对比重还会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转移性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达到一定程度相对稳定下来。4.从政府职能角度分析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答:从表“我国各时期及近年来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的比重”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财政支出结构也在变化, 突出表现在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实行改革之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到“九五”时期的38.34,2004 年的27.8,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相反,社会行政管理支出则大幅度提高,从实行改革之前的5左右上升到“九五”时期的15.7,2004 年的19.4。5.如何优
13、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答: 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也是提高支出效益的关键。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需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主要包括:1、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教育支出的比重;2、增加财政的经济建设性支出;3、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性支出;4、清理和减少财政补贴支出;5、整顿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6.为什么说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更能反映客观实际?(题目应该加上与。相比?)答:所谓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是相对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第一,财政支出
14、进化论取何种形式,无一例外地都表现为财政对GDP 的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而财政收入则只是表明了财政可能使用和支配的规模,它常常并不代表实际发生的规模。第二,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 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支出反映的则是财政在GDP 使用过程的活动。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是财政支出通过它的规模和结构实现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财政分配的全过程固然始于财政收入,但通过财政支出才最终完成。第三,虽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体现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但财政支出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因为,财政的各项职能的行使,大都是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的。7.影响财政支
15、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答: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其中经济性因素指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支出的财力保证;政治性因素的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而社会性因素主要指代人口、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因素。8.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对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解释。答: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各种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公共部门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16、。这些投资对于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 ,以至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这一阶段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部分的比重很大,增长速度也很快。经济由起飞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之后,私人产业部门已经发展起来,资本存量不断扩张,那些需由政府提供的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对它们需求的增加也逐渐变缓了,此时私人资本积累开始上升,政府公共性投资虽然仍继续进行,但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这一时期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开始关注其他方面的需要,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性消费支出的需求扩大了,相应地,政府用于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以及用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转移性
17、支出开始增加。当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此时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汽车的普及需要更完善的交通设施,这些都需要政府参与进行。这一时期公共性投资的特点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但从总体而言,公共性投资占GDP 的比重会趋于下降。罗斯托认为,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 的增长速度。9.财政部门成本效益分析要考察的成本和收益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答: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估要考虑的成本和收益是多方面的,归纳起
18、来有以下一些类型:1.真实的和货币的。真实收益是指支出(投资)项目的最终消费者获得的收益,它反映了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加。真实成本则是支出项目所利用资源的实际成本。货币收益与成本则是受到市场上相对价格的变化影响的收益或成本,价格的变化可能使一部分人的收益或损失增加,又为其他人的损失或收益所抵销,所以,从整体上看,它无法反映社会的净收益或净损失,因此又被称作虚假收益和成本。2.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成本和收益是与项目主要目标密切相关的成本和收益。如直接成本包括为建设、管理和维护某工程项目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价值;直接效益则指该工程直接增加的商品量和劳务量,以及使社会成本得以降低的价值。而间接成本和
19、效益则是属于项目的副产品,与项目的非主要目标有关。如间接成本主要指由于进行某工程项目而附带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以及通过连锁效应而引起相关部门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间接效益主要包括与该项目相关联部门的产量的增加以及得到的其他社会福利。3.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成本和收益是能够以市场价格计量的且按惯例应记入会计账目的成本和收益。无形的成本和收益是指不能经由市场估价的,因而也不能入账的成本和收益。4.中间的与最终的。中间成本与效益,系指在工程项目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加入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成本与效益。最终成本与效益则指工程项目作为最终产品所产生的一切成本与效益。5.内部的与外部的。内部的成本
20、和效益主要指项目所在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成本和收益。而外部的成本和收益是指项目范围外发生的成本和收益。10.正确选择贴现率对财政支出项目评估的意义?答:贴现率的选择对项目的取舍有很大的关系。过高的贴现率会使一些有效率的项目被否决;过低的贴现率会使政府的某些支出(投资)项目受到过分的鼓励,从而使过多的资源用于公共部门,其结果是扭曲了资源合理配置。11.政府采购制度可从哪些方面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答:政府采购制度可从三个层次上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1、从财政部门自身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降低支出费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从政府
21、部门的代理人角度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3、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大大减少了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第四章1、1998 年的机构改革之前,我国曾经在1982 年和1993 年先后进行过两次机构改革,但均未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你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答:我国机构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职能范围未作及时调整是重要的因素。就政府职能
22、而言,一方面,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是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在一起的。政府为管好占国民经济主体地位的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就必须设立诸多的按行业或按产品分工的经济主管部门。政府也就不得不把实现所有者管理职能的费用也纳入行政管理支出供给的范围。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又需要增添和加强一些新老行政管理职能,如市场培育、法制建设等,会相应增加这些方面的行政管理支出。这样政府所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既多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机构没有撤销,为适应新形势又需要增设新机构,有时甚至还要设置一些专门机构来协调新旧机构。尽管这些机构中的相
23、当一部分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但由于种种原因却难以压缩。结果是政府机构只增不减,政府职员只进不出,行政管理支出总量不断增加。2、谈谈近年来国防支出的发展趋势。答:就我国来看,国防支出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基本上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我国国防支出占GDP 的比重(见表44), 1980 年为4.3%, 到1997 年下降为1.1%,直到近几年才回升到1.6%以上;国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1980 年为15.8%,到1997 年则下降为8.8%。尽管2004 年国防支出的绝对额比上年增长15.3%,达到2200 亿元,但其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7.72%。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我国教育支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课后 答案 完整版 4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