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一、概念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二、临床特点突然发病,疾病与障碍并存,常见功能障碍为:偏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偏盲,可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交流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肩部问题和二便问题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瘫、昏迷、甚至死亡。三、医疗目标治疗原发病,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改善受损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回归社会。四、护理目标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最大限
2、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五、护理问题/关键点(一)压疮(二)躯体移动障碍(三)感觉功能障碍(四)语言沟通障碍(五)认知障碍(六)肩关节半脱位(七)肩痛和肩手综合征(八)吸入性肺炎(九)泌尿性感染(十)跌倒的风险(十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六、评估(一)入院评估1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2体重和营养状况。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4神志和精神状况。5运动功能评估。6感觉功能评估。7认知功能评估。8言语,吞咽功能评估。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10病因和诱发因素,家族史。11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等。12影像学检查:CT,MRI等。13家庭用药情况。(二)持续评估1生命体征、进食和睡眠、大小便
3、状况。2心理状况:有无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3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4自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5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平衡、协调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评估。6是否有其它疾病,是否能正常训练,康复的效果。七、干预措施(一)体位和活动1急性期(软瘫期):发病且病情稳定后1-2周内,Brunnstrom-期。早期康复介入以预防废用;从床上的被动性活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性活动;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1)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每2小时翻身一次,患者掌握翻身要领后,由其主动完成。为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多主张偏瘫侧卧。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呈垂
4、直,垫一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2)偏瘫肢体被动活动活动顺序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一般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直至偏瘫肢体主动活动恢复。同时,嘱患者头转向偏瘫侧,通过视觉反馈和治疗师言语刺激,有助于患者的主动参与。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偏瘫侧肱骨应呈外旋位,即手掌向上(仰卧位),以防肩部软组织损伤产生肩痛。(3)床上活动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即巴氏(Bobath)握手翻身:向偏瘫侧翻身呈偏瘫侧卧,双手叉握、伸肘、肩前屈90度,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足踩在床面上,头转向偏瘫侧,健侧上肢带动偏瘫侧上肢向偏瘫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偏瘫侧转,同时健侧足踏在床面,用力使得骨盆和下肢转向偏瘫侧;向健侧翻身动作
5、要领同前,只是偏瘫侧下肢的起始位需他人帮助。桥式运动(仰卧位屈髋、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伸髋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以姿势并酌情持续5-10秒。早期坐位训练、坐位耐力训练、坐起训练及健侧肌力增强训练。2恢复早期(痉挛期):一般为病后2周至2-3个月左右,Brunnstrom-期。这一期患侧肌张力开始增高,患者的主动性运动开始恢复。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肌张力、打破共同运动、进行分离运动训练,而肌力和速度训练暂不宜进行。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立坐平衡训练、重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卒中 康复 护理 常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