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计数系统设计(共81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计数系统设计(共8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计数系统设计(共81页).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款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器的红外计数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可实现对人流量的监测、实时显示以及存储。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AT89S52单片机为下位机,二者可相互通信。单片机实时监测显示人流量信息,并向上位机发送人流量信息。同时上位机也可以向单片机发送控制命令并且可存储导出人流量信息。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采用RS-232C通信标准来实现。除此之外,该系统只占用了单片机少量的I /O口和内存,为系统留下了功能扩展的空间。关键字:单片机、红外对射管、串口通信、上位机控制专心-专注-专业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2、 design of infrared counting system based on MCU AT89S52. The system is able to monitor the flow rate of visitors of which data can be displayed real-timely and stored. In this system, the PC serves as upper computer as well as MCU AT89S52 serves as lower compu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
3、d lower computer acts like the process that MCU AT89S52 send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low rate of visitors being monitored to PC which can stores it and sends control commands in response. The communication applies the RS-232C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In addition, the system takes up only a small am
4、ount of the MCU I/O ports and memory capacity, so that the system has much functional space for expansion.Key words: MCU, infrared shooting tube, serial communication, PC control目 录第一章 引言1.1 单片机发展简述(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
5、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大发展,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当代系统已经不再只在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单片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早期阶段(SCM)、中期发展(MCU)、当前阶段(SoC)。如下介绍:早期阶段:即(Microcontrollers
6、)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的最佳。“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独立发展道路上,功不可没。中期发展:即(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在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通过增加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与接口电路,以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厂家肩上。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Philips公司以其在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
7、因此,当我们回顾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当前趋势:SoC(System on Chip)式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1.2 单片机应用综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这是由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可实现诸如电压、电流、频率、湿
8、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控制会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更加强大。家用电器也广泛采用了控制,从电饭煲、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视频器材、再到量设备和等。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亦相当广泛,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而本次设计属于单片机在生活领域的一个应用,结合红外对射传感器做成一个人流量监测器。在此基础上我们亦可以用相同的原理做成工业产品在生产线上的计数器。1.3 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人民对精神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大多数国人
9、会选择在节假日举家出游,同时人们对博物馆,图书馆和球场等一些公共场所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黄金长假景区人流过多造成了很多拥堵,使得人们观景感受体验下降,也容易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随着近年来恐怖组织等犯罪集团越来越猖獗,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也需要有效的管控人流数量,让公共环境更加安全可靠。但是人力毕竟是有限的,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但是仍然显得十分不够。因此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能在公共场所入口处进行自动计数,对公共场所入口处的人流进行实时的、有效的、精确的监控的系统。利用单片机做红外线电子计数器能够在公共场所入口处进行准确的自动计数,对公共场所入
10、口处的人流进行实时的、有效的、精确的监控的系统,包括控制器硬件实物和上位机软件1。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如今的产品自动计数器大多采用非接触式的计数触发方式。早已开发出了多种型号的专用检测芯片.而利AT89C2051为控制单元、辅以多种外围硬件搭配而成的计数装置已成为现在自动计数应用领域的潮流。而如何提高自动计数器的实时性,抗干扰能力、稳定性是现在国内外自动计数生产厂家研究的主要课题.产品自动计数器主
11、要用于工厂的流水线上,往往是处于高温,高噪声等极度恶劣的环境当中.而MCS-51系列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误动作(单片机程序跑飞)或死机(程序进入死循环).这也是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存在的致命问题。本次设计选用红外对射传感器为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单片机为控制单元,且本设计按要求为实验室级别,达到功能即可,不需考虑这些问题。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平台设计2.1 设计内容该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基于AT89S52单片机,使用C语言编程,设计制作一个放置在公共场所入口的红外计数器,通过红外对射的方式,实现对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进出人流量的统计,并可以将统计
12、得到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且可以实现与上位机实时串口通信,上位机负责对人员进出情况进行实时的记录和统计。该系统要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计数准确。本次设计需要我们需要运用的知识以及相应知识对应的内容以及功能要求。本次设计软件开发的任务有:1.本次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的,所以对于所使用的AT89S52单片机需要十分熟练。2.由于下位机程序都是由C语言编辑的。其中包括了数码管显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了对红外对射传感器收发情况的处理。所以要求C语言编程功底深厚。3.上位机程序部分也是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位机选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b。需要在上位机上实现的功能有显示人流量信
13、息,与下位机的通信,并能控制下位机数码管的显示。硬件部分是软件运行以及功能实现的基础。本次设计硬件部分的内容有:计数器硬件系统的上位机为pc电脑,供用户使用,通过通信系统与单片机相连;下位机为单片机,需要完成电路板的设计绘制焊接。2.2 技术指标由于本次设计重点在于原理的实现,在技术指标上没有到达产品级别。其具体如下:1.实时性:下位机能够实时显示人的进出情况,上位机对人流量的显示应与下位机同步。2.计数器容量:本设计为99,但可扩充。3. 收发管最大相隔距离,即门的宽度不小于50厘米。4.抗干扰性:该红外对射管在室内光照条件下,能够正常使用,不受照明灯等关照影响5.数据存储容量:本设计为上位
14、机存储信息,上位机为pc,理论上可以满足一般现实生活中所要求信息量的存储。2.3 总体方案设计本设计为了实现能在公共场所入口处进行准确的自动计数,并能实时显示和记录相关信息的功能,决定使用C语言对AT89S52单片机进行编程,并通过红外对射的方式,实现对进出人流量的统计,将得到的数据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并发送给由Vb编写的上位机程序进行处理和记录。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此红外线,此时红外对射收发电路会给单片机的特定IO口一个持续稳定的高电平信号2。当有人挡住红外光,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时,红外对射收发管将输出低电平给单片机IO口3。当单片机检测到高低
15、电平的变化时,将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下位机程序进行计数,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之后通过显示程序和具体的译码及显示电路使数码管显示实时数值。同时单片机将通过通信电路将数据上传到上位机,使上位机对人员进出情况进行实时的记录和统计。上位机亦可通过通信电路向下位机传输指令。这样就实现了本设计的统计人流数量并可以进行管控的功能。为实现这一方案,本设计着重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下面将分别介绍。2.3.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为了有效、准确的实现本设计的内容,本设计的硬件分为了以AT89S52为控制核心的下位机和以PC为主体的上位机两大部分。其中下位机为本设计的硬件设计的主要部分,具体可分为
16、控制单元,译码电路,驱动电路,通信系统电路,红外对射收发器和显示电路六个部分。本设计的具体硬件结构方块框图如图2-1所示。下位机控制单元:该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为检测红外信号,处理数据,显示数据和与上位机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交换,这里选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的技术门槛较低开发成本也较低且技术相对成熟。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单片机主要有MCS-51、AVR、ARM、PIC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首推Intel的51系列,由于产品硬件结构合理,指令系统规范,加之生产历史“悠久”,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常作为简单系统的控制单元。且51系列的I/O脚的设置和使用非常简单,当该脚作输入脚使用时,只
17、须将该脚设置为高电平(复位时,各I/O口均置高电平)。当该脚作输出脚使用时,则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均可。所以在控制部分方案的选择中选定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4。图2-1 硬件结构方块框图单片机的技术门槛较低开发成本也较低且技术相对成熟。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单片机主要有MCS-51、AVR、ARM、PIC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首推Intel的51系列,由于产品硬件结构合理,指令系统规范,加之生产历史“悠久”,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常作为简单系统的控制单元。且51系列的I/O脚的设置和使用非常简单,当该脚作输入脚使用时,只须将该脚设置为高电平(复位时,各I/O口均置高电平)。当该脚作输出脚使
18、用时,则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均可。所以在控制部分方案的选择中选定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4。译码电路:由于本设计的显示部分采用了6个8段的数码管,共计需要14个IO口,再加上报警系统和红外检测系统,会显得IO口非常的不够用,因此要对单片机的端口个数进行扩展5。经常采用的端口扩展方法是用串并转换芯片进行译码。常用的串并转换芯片有74HC154(416线译码器)、74LS164(8位串并转换器)、74HC595等。本次设计采用的是两个74HC595级联进行译码,只需3个IO口就可完成显示数码管的输出。驱动电路:51系列单片机端口低电平时,吸入电流可达20 mA,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而为高电
19、平时,输出电流仅数十A甚至更小(电流实际上是由脚的上拉电流形成的),基本上没有驱动能力,所以单片机不能直接驱动数码管的显示。在单片机和数码管之间还需要增加以功能放大位目的的驱动电路7。这里采用的是ULN2803八路NPN达林顿。通信系统电路:通信部分要满足的设计要求就是稳定、快速、简单易实现。因为通常情况下显示屏和上位机的距离不会很远,所以通信距离的要求不是很高。计算机数据通信主要采用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方式。(1)并行通信并行通信时数据的各个位同时传送,可以字或字节为单位并行进行。并行通信速度快,但用的通信线多、成本高,故不宜进行远距离通信。(2)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数据是一位一位顺序传送,只
20、用很少几根通信线,串行传送的速度低,但传送的距离长,因此串行适用于长距离而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在串行发送时,数据是一位一位按顺序进行的,而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是并行的。因此,当计算机向外发送数据时,必须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再发送。反之,又必须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这种转换即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单由软件实现会增加CPU负担,降低其利用率,故目前常采用硬件实现。通用的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简称UART(Universal Asynchromous Receeiver/Trabsnitter)是完成这一功能的硬件电路。在单片机芯片中,UART已经集成在其中,作为其组成部分
21、,构成一个串行口6。综上所述,题目设计已经选定了单片机为开发方式而单片机的UART已经集成在单片机内,所以通信系统选择串行通信为通信方式。红外对射收发器:在现在的工程设计中,红外收发器主要有两种类别,一种是必须将信号调制到38KHZ载波上进行传输的红外收发器,其接收端共有三个引脚;另外一种是直接发射红外光线,接收端根据有无红外线照射改变阻值,只有两个引脚,又称红外光敏二极管。第一种精度更高,常用于复杂信息的传输,但由于本设计只需判断有无人通过这两种状态,选用第二种也可以满足要求,且更加简单、方便。因此选用红外收发二极管。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需要满足两个功能,一是显示人数,二是作为报警灯显示滞留人
22、员是否已经饱和。本设计采用的是8段数码管进行人数显示和LED发光二极管进行报警,这两种器件技术成熟、性能可靠、价格便宜、原理简单,非常适合作为本设计的显示器件。2.3.2 软件总体方案软件的设计除了满足设计功能外还必须要满足易读写,方便下载和编译。设计目标和硬件总体结构确定的情况下,软件系统按功能可以分为主程序,显示子程序(数码管与报警灯的显示),数据处理程序,通信程序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 软件功能结构框图软件的编写需要借助软件编辑器和编译软件,编译完成后还需要下载到单片机中执行。编写软件之前得首先选择一种合适的语言以及配套的编辑器和编译软件。最后还要选择一款与所
23、选单片机的下载器或下载软件来把编写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执行。1.单片机编辑语言现在主要运用的单片机编程语言为汇编语言和C语言。两种语言相比较各有优点。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功能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是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语言。其具有执行速度快,占内存空间少等优点,但在编写复杂程序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汇编语言依赖于具体的机型,不能通用,也不能在不同机型之间移植8。C语言是一种源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的语言,它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可产生压缩代码。C语言结构是以括号 而不是子和特殊符号的语言。C可以进行许多机器级函数控制而不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51 单片机 红外 计数 系统 设计 8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