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共2页).doc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三生物实验备课学科生物年级初三课程教师实验课题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目的1、 通过采用微生物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 设计并实施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3、 体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环境中是广泛分布的。实验原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细菌菌落的特点:菌落较小,不与培养基结合,表面光滑粘稠。真菌菌落的特点:菌落较大,是细菌菌落的几倍至几十倍,与培养基结合,表面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孢子呈红褐绿黑黄等多种颜色。实验器材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实验步骤设计1、问题:不
2、同的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2、假设:不同的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3、制定并实施计划: (1)、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有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或2号),将标签纸培养皿的底部。 (3)、要求各个小组选取不同的环境进行实验。(如: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 (4)、接种:到达目的地后,拿出1号培养皿并打开盖子,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在盖上盖子,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用无菌棉棒擦洗手前和洗手后的手心两次,在培养基上轻轻滴涂抹一下。(5)、培养:将1号和2号培养皿均拿回实验室中,在相同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6)、设计好观察记录的表格,定期做好观察与记录。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表达和交流 各个小组交流、讨论在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相互学习经验以求取长补。实验注意事项1、 熟练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2、 每次观察,不要打开培养皿。3、要设置对照实验备注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不同 环境 中的 细菌 真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