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考试资料(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推拿学考试资料(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学考试资料(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推拿治疗学:是一门运用中医理论和推拿治疗方法研究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课程。最早的按摩专著是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收录于明代针灸大成中的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推拿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是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重点)、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推拿治疗的原则: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重点)、三因制宜推拿的基本治法: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Bell征: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2、;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颈项部检查:一、 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医生用双手重叠按压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按压,如引起项痛和放射痛为阳性,说明颈神经根受压,可见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二、 椎间孔分离试验:患者坐位,医生双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逐渐向上牵引颈椎,以扩大椎间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颈部有松快感,则为阳性。提示为颈椎病以神经根型多见三、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颈部前屈,医生一手抵住患侧头部,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者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四、 超外展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医生使患侧上肢被动地外展高举过肩至头。若
3、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阳性。用于检查锁骨下动脉是否被喙突及胸小肌压迫五、 深吸气试验(Adson”S试验):用于检查有无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取坐位,前臂放膝上,深吸气后屏住呼吸,仰头并将下颌转至患侧,同时下压患侧肩部,若桡动脉减弱或消失为阳性,此时疼痛往往增加;相反,抬高肩部,面向前方,则脉搏恢复,疼痛缓解。六、 运动检查: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颈部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正常范围前屈:3545 后伸:3545 侧屈:45左右旋转各45腰部检查(重点):一、 拾物试验:主要用于判断小儿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二、 俯卧背伸试验:用于检查婴幼儿脊柱是否有保护性僵硬或脊柱病变。三、
4、腰骶关节试验(骨盆回旋试验):检查腰骶部疾患。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重点):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将双下肢分别做直腿抬高试验。抬高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达80度左右,且无放射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即检查者将患者下肢抬高到最大限度后,放下约10度左右,在患者不注意时,突然将足背屈,若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五 健侧直腿抬高试验:见于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六 坐位曲颈试验:神经根受压七 股神经紧张试验:股神经根受压八 屈膝试验(跟臀试验)
5、:提示股神经损伤九 活动度检查:正常活动范围:前屈:90 后伸:30 侧屈:30 旋转:30胸腹部检查小题,参考书本肩部检查:(重点)望诊看其肿胀、畸形、肩部肌肉萎缩一、搭肩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的可能二、落臂试验:阳性说明肩袖破裂存在三、耶尔加森试验(重点):又称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患者屈肘90.医生一手扶其肘部,一手扶其腕部,嘱患者用力做屈肘及前臂旋后动作,医生给予阻力,如出现肱二头肌腱滑出,或结节间沟处产生疼痛为阳性,前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后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四、直尺试验:阳性说明肩关节脱位五、肩关节外展试验:不同角度出现疼痛所提示的病变不同见书本p46.注意外展上举在601
6、20范围内出现疼痛,称“疼痛弧”,此范围外的活动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腱炎或冈上肌损伤。六、冈上肌腱断裂试验:提示岗上肌腱断裂或撕裂,60度以内范围不能主动外展,以后又能外展七、前屈内旋试验:提示肩袖损伤八、前屈上举试验:提示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九、活动度检查:正常范围:前屈:090 后伸:40 外展:8090 内收:2040内旋:90110 外旋:050 上举:160180肘部检查:网球肘试验(MillS征):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手部检查:手部畸形:爪形手:由前臂缺血性肌痉挛
7、引起,但腕关节伸直时掌指关节过伸,而指间关节屈曲,形似鸟爪。 由尺神经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引起,则表现为指间关节半屈,掌指关节过伸,4、5指不能向中间靠拢,且小鱼际萎缩。 由烧伤引起爪形手,则有明显瘢痕和并指畸形。猿形手(扁平手、铲形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同时损伤所致。表现为大小鱼际肌萎缩,掌部的两个横弓消失,使掌心变为扁平,形如猿手。a) 大鱼际肌萎缩,临床多由正中神经损伤导致,或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长期受压引起。b) 小鱼际肌萎缩由尺神经损伤、肘管综合征或尺神经炎所引起。c) 骨间肌萎缩常由尺神经麻痹、损伤或受压引起。骨间肌萎缩在背侧表现明显,以第1、2背侧骨间肌最容易显露。锤状趾:因手指末节
8、伸肌腱断裂或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引起末节指间关节屈曲,不能主动背屈,形似小锤状。铲形指: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合并损伤所致,表现为大小鱼际肌萎缩,掌部的两个横弓消失,掌心变为扁平,形似铲形。并指畸形:多属先天性畸形,也可由损伤、烧伤后处理不当引起。常为2个指并连,也有3个或4个手指连在一起,涉及拇指者少见。短指畸形:此为先天性畸形。其手部掌骨、指骨数目不缺少,只有短小。可为纵排或横排一列或数列的指骨或掌骨短小。缺指畸形:可为先天性遗传引起,也可为外因造成,如被羊膜索条或脐带缠绕压迫所致,或因外伤而造成。巨指畸形:为先天畸形,原因不明。患指过度生长粗大,可发生于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多指畸形:
9、大多发生在拇指桡侧,其次发生在小指尺侧,在食、中、无名指两侧者较少见。、膝部检查:研磨提拉试验(重点):患者俯卧,使患者屈曲90.医生一手按住大腿下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床面,做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出现膝外侧或内侧疼痛,说明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 若医生双手握足踝部,使膝关节在不同角度加压研磨,同时做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如出现膝关节疼痛和弹响,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损伤。交锁征:提示半月板破裂交锁。颈椎病定义: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又称“
10、颈椎综合症。本病属中医学“项痹病”、“眩晕病”等范畴。分型:(1)神经根型颈椎病:患侧上肢沿刺激或压迫的颈髓神经走行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颈部运动、腹压增高时症状可加重。 (2)脊髓型颈椎病:颈部疼痛不明显;行走不稳,有脚踩棉花絮样感觉,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3)椎动脉型颈椎病:当头部过屈、过伸位或转向某一方位时,即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脱离该方位则症状消失;猝倒,但神志清醒。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心率加快或减慢,或心前区隐痛;肢体发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遇冷是有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疼痛加重,也有指端发红、发热、疼痛或痛觉过敏等症状;可
11、有耳鸣、堵塞感等。 (5)混合型颈椎病:兼有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诊断:(重视特殊检查) (1)神经根型颈椎病 上肢相应神经分布区域有放射性痛、麻。 椎间孔挤压试验、扣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中有一项以上阳性。X线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斜位片有椎间孔变窄或有骨刺。 (2)脊髓型颈椎病步态不稳,有足彩棉花絮样感觉,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征和巴宾斯基征阳性。X线片可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CT或MRI检查显示颈段脊髓受压变形。 (3)椎动脉型颈椎病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猝倒时神志清醒。旋颈试验阳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2、心率加快或减慢,或心前区隐痛。肢体发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遇冷是有刺痒感。颈5椎旁压痛。X线片可见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弧度消失、反张或脊椎侧凸改变。鉴别诊断:(1)神经根型颈椎病:落枕:以晨起疼痛多见,颈僵项强,运动障碍,无上肢痛、麻症状。前斜角肌综合征:前斜角肌痉挛压痛,以患者痛、麻、胀、凉,肤色改变为特征。肩臂下垂时症状加重,上举时症状缓解,艾迪森征阳性。(2)脊髓型颈椎病:颈脊髓肿瘤:颈、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同侧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脊髓造影可见梗阻部造影剂呈“倒杯状”。脊髓空洞症:好发于20-30岁人群,痛觉和深、浅感觉分离,尤以温度觉得减退或消失
13、明显。(3)椎动脉型颈椎病:梅尼埃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呈发作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球震颤等症。位置性低血压:多见于蹲位起立时眩晕,即发即止,旋颈试验阴性。(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心绞痛:有冠心病史,发作时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胸闷憋气、出冷汗,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含服硝酸甘油片有效。 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益髓止眩,整复错缝。 (2)取穴与部位:风府,风池,缺盆,肩井,肩外俞,天宗,曲池,小海,合谷等穴,颈肩背区域及患侧上肢部。 (3)主要手法:滚、拿、按揉、拔伸、屈伸旋转、搓、牵抖、拍等手法。 (4)操作方法:(具体手法参考书本)1)基本操作:走经络法推穴道法
14、部位操作方颈项牵伸法屈伸旋转法错峰整复法结束手法2)随症加减:伴头痛:取风池、风府按揉伴眩晕:取双侧风池穴,颈臂穴(缺盆穴内1寸)按揉伴肩甲骨内上角牵掣痛:取同侧颈2-3关节突关节做按揉或一指禅法伴肩胛间区疼痛或肩及上臂疼痛:取颈4-5两侧关节突关节按揉或一指禅法伴上肢放射性痛、麻者:用按揉或一指禅推法操作。落枕定义:在睡眠后出现以急性颈项部肌肉痉挛、强直、酸痛、运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又称“失枕”推拿治疗:1、治疗原则 舒经活血、温经通络、理筋整复2、取穴 风池、风府、肩井、阿是穴、肩外俞等穴位3、主要手法 按、揉、弹拨、点、推、拿、牵引、旋转等手法4、操作方法 A 按揉颈肩法 患者坐位,
15、医生在患侧颈项及肩部用轻柔的按法、揉法施术时间约5分钟。 B 提拿颈肩法 医生在颈椎棘突旁的软组织用提拿法操作,以患侧为重点。时间约3分钟。C 弹拨法 医生在紧张肌肉的压痛点或结节状物部位用拇指弹拨法操作,使之逐渐放松,时间约3分钟。D 点穴法 医生在风池、风府、肩井、阿是穴、肩外俞等穴上用点按法操作,以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E 推桥弓法 医生在患侧桥弓穴用鱼际推法操作重复操作5遍,然后在患侧斜方肌用掌跟推法操作,重复操作5遍。F颈部拔伸法 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医生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扶持后枕部,使劲略前曲,下颌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维持牵引约20秒,做向患侧加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旋转。重复
16、操作3次。G擦法 在患侧沿胸锁乳突肌纤维方向用小鱼际擦法,以透热为度。急性腰扭伤定义: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病症。 此病多由猝然感受暴力,腰部运动用力不当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可见腰部剧烈疼痛常牵掣臀部及下肢部;同时腰部运动受限,甚至不能站立、行走。检查:可见局部压痛,腰部肌肉痉挛,脊柱側弯,功能障碍,x线片见腰椎生理曲线改变,脊柱側弯等改变。(需要扩充的请看书。) 诊断依据:有急性腰部扭伤史,损伤后立即疼痛;损伤部位肌肉痉挛,压痛,运动受限;x线见脊柱側弯,两侧后关节不对称,锥间隙左右不等宽等。鉴别诊断:棘上、棘间韧带撕裂:有极度前屈史,压痛、疼
17、痛局限,x线见棘突间隙增宽。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沿脊柱纵向损伤史,x线见锥体前缘楔形改变。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操作方法:1.滚揉舒筋法 患者卧位,医生站于一侧,用滚法,揉法,推法等在脊柱两侧腰背肌及损伤局部施术,手法宜轻柔,以缓解肌肉痉挛。时间约5分钟。2.点拨镇痛法 用拇指点压、弹拨等手法点按肾俞、阳关、志室、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配合按揉法,以有酸、麻感觉为度。时间5分钟。3.活血化瘀法 急性腰肌筋膜损伤者,手法宜深重,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者在损伤部位用轻柔的按揉法、摩 法操作,骶部韧带损伤手法宜深重。时间5分钟。4.整复错位法 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数次,后行腰部斜扳法。5.推
18、膀胱法 以手掌根部着力沿膀胱经自上而下直推。6.擦法 腰肌筋膜损伤者,直擦两侧膀胱经,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时直擦督脉及其两侧,骶部韧带损伤时横擦腰骶部。慢性腰肌劳损 (重点病案候选)定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行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病理:慢性劳损,迁延性因素,先天性畸形,风寒湿邪侵袭。临床表现:腰痛时痛时轻,反复发作;腰部无明显活动受限,有不适感;急性发作时,腰痛加重,腰部运动可因此而活动受限。检查:压痛点常在一侧或两侧骶棘肌、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直腿抬高试验基本正常;x线可见脊柱生
19、理曲度改变以及解剖结构缺陷。诊断依据:有慢性损伤史或急性损伤未痊愈史;腰痛以酸痛为主,运动根本正常,阴雨天、劳累后加重;x线可见有先天性畸形或解剖结构缺陷。鉴别诊断: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以夜间、清晨明显,稍作运动后症状减轻,x线可见锥体边缘骨赘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重点病案候选)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及MRI等有助于鉴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位,医生用掌推法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直推,2分钟。2.沿腰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用掌跟揉法、滚法施术,手法宜深沉而柔和,5分钟。3.双手拇指点揉两侧穴位(具体的看书),配合弹
20、拨法。5分钟。4.有下肢疼痛者,在患侧臀部及下肢前外侧用滚法、按揉法施术。5分钟。5.沿腰部两侧膀胱经用掌擦法施术,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肩关节周围炎定义: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简称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好发50岁左右中老年,女高于男,属肩痹范畴)临床表现 A,肩部疼痛,急性期(炎症期)疼痛初为阵发性,后发展成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肩部受牵拉或碰撞后,可引起剧烈疼痛,疼痛有时可向颈部及肘部扩散。慢性期(粘连期)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恢复期(肌肉萎
21、缩期)疼痛基本消失。B,肩周压痛,在肩关节周围可找到相应的压痛点。 C,功能障碍,多因疼痛引起。诊断依据:a,起病缓慢,中老年发病。b,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c,有明显的炎症期、粘连期、肌肉萎缩期三期症状。d,肩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功能均障碍。鉴别诊断 a,神经根颈椎病:颈椎中上段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本病症状相似,但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放射痛,且有麻木感,肩关节运动无障碍,臂丛神经牵拉等试验阳性。 b,冈上肌肌腱炎:压痛点局限在肩外侧冈上肌肌腱止点处,疼痛弧试验阳性。治疗原则:急性期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主;慢性期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恢复期以促进功能恢复为主。主要手法:滚、揉、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拿 考试 资料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