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方向(共7页).doc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方向(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方向(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状现尽管当今世界科技发达,但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决策失误、恐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仍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因此需要完善的措施。对于我国而言,应急物流还是一个新事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从宏观层面上看,从我国唐山大地震到“5.12”汶川大地震,从SARS、“禽流感”到近年频发的矿难、雪灾,人们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的被动局面
2、均暴露出现有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而且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国家处突的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急需对应急物流的规划、基础设施、实现途径等进行完善。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任何决策者都无法确保所有决策均正确无误,另一方面,因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使货物在途时间延长、交货期延长,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也会产生应急需求,企业迫切需要制定预案,对不可抗拒的和人为造成的紧急状况进行有效地防范,将应对成本降到最低。 问题应急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应急物资的保障能力。我国
3、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问题突出表现为: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骨干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铁路网络结构薄弱,民航支线机场数量缺乏,公路通达度与衔接度明显不足,内河航道等级偏低等。东、中、西三大地带交通设施依次弱化,部分区域运网稀疏。此外,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2、组织机制不健全。应急物流的组织协调人员大多临时从各单位抽调,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拨、配送、回收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尚未形成中央有关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中央、地方和有关企业之间联动的组织机制。应急物流组织更多为临时性的,彼此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缺乏
4、系统性和预见性,组织效率不高。3、应急物流企业发展严重不足。专业化的应急物流企业是应急物流体系中的重要市场实施主体,而国内专门从事应急物流的企业(如应急物流基地、应急物流园区、应急配送中心、第三方应急物流企业等)还相当缺乏。4、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不合理。一是救灾储备中心布局不合理。从物流合理化角度看,救灾储备中心应尽可能靠近受灾地区,以对灾情做出快速响应。二是救灾物资储备分散于各部门,物资保障成本较高。三是救灾物资供需失衡。我国救灾物资捐赠基本属于应急捐赠,而社会捐助物资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失衡以及救援初期易出现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物资超常饱和,造成供应过多、浪费严重等问题。5、从业人员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应急 物流 发展 现状 问题 方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