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说课稿(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平均数》说课稿(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说课稿(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平均数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节平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节平均数的第一课时(第42、43页例1、例2)。2、教材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
2、的计算方法。难点: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4、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1、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2、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8-9岁,心理发展仍然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需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游戏,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明白事物,把握事理。故本节通过情景导入,观察思考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