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自然教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自然教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材料,分为下列主题:l 木材l 橡胶l 棉花、羊毛和蚕丝l 给娃娃选衣单元目标:1、 识别木材、橡胶等材料,了解它们的来源、基本特点和用途。2、 知道棉花、羊毛和蚕丝可以分别制成棉布、毛呢和丝绸。3、 初步了解棉布、毛呢、丝绸在手感、吸水性、耐磨性等方面的差异。4、 初步尝试对比实验的方法。5、 能够运用对衣料特点的认识完成“为娃娃选衣”的任务。6、 初步具有节约材料的意识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1:以木材和橡胶为认识对象,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了解它们的来源、基本特点和用途。目标2: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
2、了解棉花、羊毛和蚕丝的纤维是不一样的。目标3:通过观察及实验,了解棉布、毛呢和丝绸在手感、吸水性和耐磨性方面的差异。目标4:通过“给娃娃选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看看、做做、想想、讲讲”中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它们的来源、基本特点和用途。本单元从学生的经验着手,从分辨常见的材料开始,并逐个对木材、橡胶、棉花、羊毛、蚕丝等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和研究。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并能辨别常见的材料,认识人们所用的材料在总体上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认识各种材料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加工方法;知道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了不同的
3、材料为自身服务;体会到自然界中资源的有限,所以在运用材料时要注意节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根据内容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收集、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思维和动手的机会。 1、木 材 日期 :教学目标:1、识别一些木制品,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2、初步了解木材的来源和加工,知道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培养“合理开发树木和节约使用木材”的意识,3、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木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木制品展开讨论,了解它的用途。目标2:知道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是不可再生的。目标3:通过“看、闻、掂、刻”等方法,比较各种木材在外观、气味、轻重和
4、致密度上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几种常见木材的特点。教学准备: 学具:松木片、樟木片、柚木片,图钉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生活中的木制品1、 出示图片:观察木玩具,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2、 出示图片:教室内有哪里木制品?3、 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木材?4、 小结:生活中许多物品是用木材做成的,它们有的用来存放东西,有的用来观赏,有的用来玩耍,真是各有各的用途。1、 看一看: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2、 找一找:教室内有哪里木制品?3、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木材?认识生活中的木制品,知道它们的用途。活动二:木材的来源1、 问题:木材是怎么来的?2、
5、 播放:木材来源的投影片。交流木材的加工过程。3、 问题: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多少时间?大量使用木材有哪些不良后果?从中有什么感悟?4、小结:树木要经过“砍伐、切割、干燥等过程才能变成木材。树木的生长期很长,我们要合理开发、节约使用。1、 说一说。2、 看一看:木材来源的投影片。交流。3、 讨论交流。了解木材来源,培养保护木材意识。活动三:不同木材的特点1、 出示图片:木材与其它材料相比,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3、 选木材:制作下列物品,选何种木材较合适,做家具、做砧板4、 出示阅读小资料:奇特的木材。1、 比一比:木材与其它材料相比,它们有什么特点?2、 说
6、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3、 讨论。4、 阅读小资料:奇特的木材。了解不同的木材有不同的特点。板书设计: 木材 天然资源 用途广泛 合理开发 节约使用 2、橡 胶 日期 :教学目标:1、 能识别一些典型的橡胶制品,了解它们的用途。2、初步了解橡胶的来源。3、初步了解几种橡胶制品的特点,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1:启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橡胶制品展开讨论,并了解它们的用途。目标2:通过一组照片帮助学生了解天然橡胶的生产过程。目标3:通过对橡胶制品的拉伸、摩擦等活动,发现橡胶制品具备“有弹性、耐磨、防滑”等的点,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将知
7、识运用到社会中去。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橡胶制品的特点。教学准备: 教具:常见的橡胶制品、橡胶来源的ppt,橡胶制品实物。学具:橡胶手套、一次性的塑料手套。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生活中的橡胶制品1、 出示:实物或图片。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2、 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有些什么用途?3、归纳:橡胶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1、 观察:各种用橡胶制作的生活用品。2、 讨论,交流。3、 讨论:从这么多的橡胶制品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橡胶制品及其用途。活动二:橡胶的来源1、 出示:橡胶来源图片。2、 介绍:天然橡胶的知识:天然橡胶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分为烟
8、片胶、颗粒胶、绉片胶和乳胶等。3、 问题: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橡胶都来源于橡胶树吗?它还来源于什么?4、 出示阅读小资料。小结:橡胶有些是天然材料,有些是人造材料。1、 讨论:讨论橡胶是怎么来的?了解天然橡胶的加工过程。2、 倾听。3、 讨论。4、 阅读:给橡胶分类。了解橡胶的生产过程及简单分类。活动三:橡胶制品的特点1、 实验:(1)拉伸橡胶手套,有什么发现?(2)一手戴塑料手套,一手戴橡胶手套,把两手放在桌面上摩擦,有什么发现?-2、 探究:橡胶除了有弹性和防滑外,还有什么特点?想想你是怎样发现的?(如:隔水隔气、抗拉、耐磨、耐热、耐腐蚀、防震、绝缘等。)3、 讨论:讨论橡胶用来制作轮胎的理由
9、。4、小结:橡胶制品具有有弹性、耐磨、和防滑的特点,因此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5、拓展:你还认识哪些橡胶制品?它们分被利用了橡胶的哪些特点?1、小组实验,讨论,交流。2、交流:交流各组的发现。3、讨论。完成活动作业第1页第二部分。了解橡胶制品的特点和用途。板书设计:橡胶的特点 耐磨 耐腐蚀 耐热 有弹性 防滑 隔水 隔气 抗拉 防震 绝缘 3、棉花、羊毛和蚕丝 日期: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对各种衣料的来源产生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棉花、羊毛、蚕丝可以分别制成棉布、毛呢、丝绸。 3、通过白面等活动,初步了解棉花、羊毛和蚕丝的纤维是不一样的。 4、通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衣料
10、的发展。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1:通过讨论、猜测自己所穿着衣服的材质,产生探究的兴趣。目标2: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了解棉花、羊毛和蚕丝的纤维是不一样的。目标3:通过观察及实验,了解棉布、毛呢和丝绸在手感、吸水性和耐磨性方面的差异。目标4:阅读资料,了解衣料的发展。教学重点:观察、比较棉花、羊毛和蚕丝的外观特征。教学难点:知道棉花、羊毛和蚕丝可以分别制成棉布、毛呢和丝绸。 为不同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教学准备:图片资料、棉花、羊毛、蚕丝以及不同材质的面料、酒精灯。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观察棉花、羊毛、蚕丝制成的衣料1、出示:棉花、羊毛和蚕丝的投影片。(PPT)2、提
11、问:说说用它们可以做成什么?3、出示:三组物品 棉花、羊毛、蚕丝 棉线、毛线、丝线 棉布、毛呢、丝绸4、 出示:衣物5、 提问:这些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小结:棉布是由棉花制成的,毛呢是由羊毛制成的,丝绸是由蚕丝制成的。1、 观察。2、 讨论。3、观察三组物品,寻找它们的相似之处。4、讨论:这些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学生知道棉花、羊毛和蚕丝可以制成棉布、毛呢和丝绸。活动二:比较棉布、毛呢、丝绸的纤维1、提问:棉布、毛呢和丝绸的纤维有什么不同吗?2、实验:烧面料提醒学生:不可擅自烧衣料3、出示:从布上拆下来的纱线 4、观看衣料发展的视频资料小结:衣料是在不断发展的。1、讨论、交流。2、闻面料烧
12、后散发的气味。3、观察纱线外观上有什么不同了解棉布、毛呢和丝绸的纤维是不一样的板书设计: 棉花、羊毛和蚕丝 棉花棉线棉布 羊毛毛线毛呢 蚕丝丝线丝绸 4、给娃娃选衣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及实验,初步了解棉布、毛呢和丝绸在手感、吸水性、耐磨性方面的差异。2、初步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和要求。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1:由“给娃娃选夏衣”这一实际任务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目标2:通过实验发现棉布、毛呢和丝绸这三种衣料的手感、吸水性、耐磨性不同,在此基础上完成最初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发现三种衣料特点的差异。教学准备: 棉布、毛呢、丝绸、水、砂纸和网球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13、图活动一:通过用手摸,感受不同衣料的厚薄、光滑程度1、问题:夏天就要到了,该选什么衣料做衣服,才能使娃娃穿得舒服?2、出示:服装店PPT3、问题:说说选择夏衣的衣料要考虑哪些因素?4、出示:棉布、毛呢和丝绸1、讨论、交流。2、学生到服装为娃娃挑选衣服。3、交流4、用手触摸布料,比较手感并交流。感受衣料的材质及光滑度。活动二:通过实验和比较,了解不同的衣料吸水本领及耐磨性不同。1、 实验:比较不同衣料的吸水本本领哪个强哪个弱。2、问题:说说实验的结果?3、拓展问题:该选什么衣料做冬衣?小结:夏天人体容易出汗,所以应该选择吸水性强、轻薄的衣料做衣服。4、实验:将衣料包住网球,放在砂纸上向前拖动,比
14、较不同衣料的耐磨性。5、问题:说说实验结果?1、 实验操作并记录2、 交流实验的结果。3、 讨论、交流。4、 实验操作并记录5、交流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料的吸水性及耐磨性。板书设计: 给娃娃选衣 衣料 吸水性 耐磨性 棉布 强 较好 毛呢 较强 好 丝绸 弱 差第二单元 地球的外表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介绍了地球外表的情况,主要有下列主题:l 我们生活的地球l 地球的表面l 认识地形图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2.初步知道地球周围包围着大气。3.初步知道地球表面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组成。4.知道地球表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5.初步知道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是高
15、低不平的。6.初步知道地形图中颜色与地形的关系。单元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1:通过观察和讨论,对地球的形状进行初步认识,同时对人类探索、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所作的努力有所了解。目标2:通过显示出大气层的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地球周围包围这大气。目标3:通过“用透明方格纸分别数一数世界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方格数”直观地认识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差异。目标4:通过观察“地球表面几种典型的自然景观“和地球上分布的常见生物”图,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表面有丰富的自然景物。目标5: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地球上陆地高低和海底起伏的情况,知道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目标6:通过观察地形图知道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地面的
16、高度和海洋的深度。单元教学设想: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对地球进行着探索,以期能对地球的整个概貌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上述主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表面的组成及地形的种类,从而对地球的外表情况建立起总体的认识。本单元从认识地球的外表特点入手,指导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第一课通过观察和讨论,对地球的形状进行初步认识,同时对人类探索、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所作的努力有所了解。第二课通过观察和计数,了解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通过观察和讨论,对地球上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情况有初步了解。第三课通过观察和讨论,知道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都是高低不平的,同时能通
17、过看地形图了解地面的高低和海洋的深度;通过在橙子上画出陆地和海洋的大致轮廓,对地表情况有总体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海拔”等专用名词。 1、我们生活的地球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知道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2、通过展现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过程。3、初步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标依据:目标1:通过讨论“地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使学生对地球的形状有进一步的认识,又通过“可以选择怎样的路线到美国”的讨论,使学生巩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目标2:通过从古人对天地的猜测到麦哲伦环球探险到从太空拍摄地球照片,
18、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目目标3:过程,使学生既了解科学史,又初步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在人类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准备:地球仪、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资料图片或录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1、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你是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3、讲故事:(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争议。(2)麦哲论环球航行的故事(3)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4、从上面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结:人类为了探索、认识地球形状做出极大的努力。1、 交流:说说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2、 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圆球形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19、3、 听故事: (学生体会到: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猜测到实践证实,最后借助科学仪器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二:地球的外形1、出示:一只篮球。 这只篮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那么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标准的圆球吗?2、出示地球仪:介绍南北极之间的距离和赤道的直径。3、出示小资料:地球的形状小结:地球是一个赤道略微有的鼓,南极和北极略微有点扁的球体,它的外形近似一个球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取得这些数据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1、讨论: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吗?2、交流:你认为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吗?3、阅读:小资料地球的形状初步知道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活动三:去美国可以怎样
20、走1、思考:如果我们要到美国去旅游,该怎么走呢?请同学们先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美国所处的位置。2、想一想:到美国去该怎么走?3、为什么去美国旅游,往东走和往西走都可以到达?小结:地球的外形近似一个球体。1、调查:认识中国和美国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2、讨论交流。3、交流:谈自己的观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地球形状特点的认识。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的地球 郑 和 七次下西洋 麦哲伦 环球航行 地球的外形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 近似一个圆球 宇航员 拍摄地球照片2、地球表面 日期: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表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2、 知道地球表面有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组成。3、
21、知道地球周围包围着大气。4、 初步学习测量的方法。目标依据: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表面几种典型的自然景观图,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表面有丰富的自然景物。目标2:通过“用透明方格纸分别数一数世界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方格数”直观地认识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差异。目标3:通过观察地球外面一层厚厚的空气,让学生知道这一层气层叫“大气层”。目标4:通过用透明方格纸数数了解绿地和海洋的大小差异,初步学习测量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生活着各种生物,分布着陆地和海洋以及大气层。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部分动植物(食物或标本)、透明方格纸。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地球表面的自然景物1
22、、 出示:各种地貌和不同生物的图片,2、 思考:说说地球上有哪些景物?3、说说:你知道的生活在地球上动物和植物。4、出示阅读资料:学习小资料。小结:地球表面有多姿多态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1、 观察:教材第12页图片。2、 讨论:除了教材上看到的,你还知道哪些?3、 讨论:地球上生活着哪些动物?生长着哪些植物?还有什么生物?4、阅读:教材上有关生物种类的资料。知道地球表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活动二:地球上陆地和水域1、 出示:世界地图,谁知道地球上海洋和陆地一样大吗?2、 我们如何来准确判断海洋和陆地的大小呢?3、 请同学们说说各自的测量方法,再比较哪种方法测量最精确,
23、最后确定测量的方法。要求:测量数方格,不满半格不数,满半格或超过半格数一格。5、指导计算。6、说说计算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通过计算发现地球的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1、 预想:地球上海洋和陆地一样大吗?2、 研讨:用什么方法测量出海洋和陆地的大小?3、交流:测量方法。4、测量:把透明方格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再数数陆地和海洋的方格数,确定海洋和陆地的大小。(完成活动作业)5、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地球表面的多少?6、交流:计算情况。了解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差异。活动三:地面上空还有东西吗?1、你们知道地面上空还有什么东西吗?2、出示:教材第13页图片。3、你们发现了什么?4、介绍:有关大气层的资料。小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一空气层叫“大气层”。1、 讨论:地面上空还有什么东西吗?2、 观察:教材第13页图片。3、 交流:大家有什么发现?4、 阅读:教师准备的关于大气层的资料。初步认识大气圈的存在。板书设计: 地球表面 海洋 70% 陆地 30% 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160万种左右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