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共10页).docx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加工一、 条料弯曲1现象沿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2原因分析与“原料曲折”类似措施,可减轻条料弯曲程度。3治理方法直径为14mm和14mm以下的钢筋用钢筋调直机调直;粗钢筋用人工调直;可用手工成型钢筋的工作案子,将弯折处放在卡盘上板柱间,用平头横口板子将钢筋弯曲处板直,必要时用大锤配合打直;将钢筋进行冷拉以但直。二、钢丝表面损伤1现象冷拔低碳钢丝经钢筋调直机调直后,表面有压痕或划道等损伤。2原因分析(1)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太小。(2)调直模安装不合适。3预防措施(1)一般情况下钢丝穿过压辊之后,保证上下压辊间隙为23mm。(2)根
2、据调直模的磨耗程度及钢筋性质,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4治理方法取损伤较严重的区段为试件,进行拉力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如各项机械性能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钢丝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仅允许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而且在点焊网中应加强焊点质量检验。三、 剪断尺寸不准1现象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2原因分析(1)定尺卡板活动;(2)刀片间隙过大。3预防措施(1)拧紧定尺卡板紧固螺栓;(2)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mm为合适。4治理方法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四、钢筋调
3、直切断时被顶弯1现象使用钢筋调直机在切断过程中钢筋被顶弯。2原因分析弹簧预压力过大,钢筋顶不动定尺板。3预防措施调整弹簧预压力,并事先试验合适。4治理方法切下顶弯的钢筋,用手锤敲打平直手使用。五、 钢筋连切1现象使用钢筋调直机切断钢筋,在切断过程中钢筋被连切2原因分析弹簧预压力不足;传送压辊压力过大;料槽钢筋下落阻力过大。3预防措施针对以上几种原因作相应调整,并事先试验合适。4治理方法发现连切应立即断电,停止调直机工作,检查原因并及时解决。六、箍筋不规方1现象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2原因分析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
4、没有逐根对齐。3预防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参见11.2.7“成型尺寸不准”部分内容);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4治理方法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对于其它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七、成型尺寸不准1现象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2原因分析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3预防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形状钢筋下料下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
5、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画线方法: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扳距大小应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可参考表11-1的数值。扳距参考值 表11-1弯制角度 45 90 135 180扳距 1.52d 2.53d 33.5d 3.54d表11-1中的d为钢筋直径。为了保证弯曲角度符合图纸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6、。对于开头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进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板距等),以作为示范。4治理方法当成型钢筋各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特征分别处理。如其所处位置对结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应尽量用在工程上;如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略有偏差或弯曲角度稍有不准,应经过技术鉴定确定是否可用。但对结构性能有重大影响的,或钢筋无法安装的(如钢筋长度或高度超出模板尺寸),则必须返工;返工时如需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则仅限于级钢筋返工一次,并应在弯折处仔细检查表面状况(如是否变形过大或出现裂纹等)。八、成型钢筋变形1现象钢筋成型时外形准确,但在堆放过程中发现扭曲、
7、角度偏差。2原因分析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压弯;搬运频繁。3预防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推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4治理方法将变形的钢筋抬在成型案上矫正;如变形过大,应检查弯折处是否有碰伤或局部出现裂纹,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九、 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1现象同一编号的钢筋分几处布置,进行规格代换后因根数变动,不能均分于几处。2原因分析在钢筋材料表中,该号钢筋根数往往只写总根数,在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布置的情况。例如,原设计8根直径为2mm的级钢筋,根据强度计算用9根直径为18mm的级钢
8、筋代换,可是施工图上这8根钢筋是按每4根布置于两处的,改为9根后就无法均分了。3预防措施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预先参看施工图,看该号钢筋是否分几处布置,如果是,则应在材料表上将总根数改为分根数,然后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例如,8根钢筋分两处布布置,则将根数改写为“24”,并按4根进行代换作业。4治理方法按新方案重新代换,或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计算,补充不足部分。例如,上例中可按一处用5根,别一处用4根再补充1根直径为12mm的级钢筋。 钢筋安装一、骨架外形尺寸不准1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板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2原因分析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和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
9、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安装质量影响因素有两点: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3预防措施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4治理方法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它部位变形或松扣。二、 绑扎网片斜扭1现象绑好的钢筋网片在搬移、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扭曲。2原因分析搬运过程中用力过猛,堆放地面不平;绑扣钢筋交点太少;绑一面顺扣时方向变换太少。3预防措施堆放地面要平整;搬运过程要轻抬轻放;增加绑扣的钢筋交点;一般情况下,靠外转两行钢筋交点都应绑扣,网片中间部分至少隔一交点绑一扣;一面顺
10、扣要交错着变换方向绑;网片面积较大时可用细一些的钢筋作斜向拉结,绑扣和斜拉情况见图11-1。4治理方法将斜扭网片正直过来,并加强绑扎,紧回结扣,增加绑点或加斜拉筋。三、平板保护层不准1现象(1)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悬臂板的板面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不准。2原因分析(1)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2)当采用翻转模板生产平板时,如保护层处在混凝土浇捣位置上方(浇筑阳台板、挑檐板等悬臂板时,虽然不用翻转法生产,也有这种情况),由于没有采取可靠措施,钢筋网片向下移位。3预防措施(1)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
11、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上,或用钢筋承托钢筋网片(钢筋穿过侧模作为托件),再在翻转后(不是翻转模板则在浇捣后)抽除承托钢筋(图11-2)。4治理方法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成型构件保护层不准,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对平板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四、 骨架吊装变形1现象钢筋骨架用吊车吊装入模时发生扭曲、弯折、歪斜等变形。2原因分析骨架本身刚度不够;起吊后悠荡或碰撞;骨架钢筋交点绑扎欠牢。3预防措施起吊操作力求平稳;钢筋骨架起吊挂钩点要预先根据骨架外
12、形确定好:刚度较差的骨架可绑木杆加固,或利用“扁担”起吊(即通过吊架或横杆起吊,使起吊力垂直作用于骨架);骨架各钢筋交点都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用电焊适当焊上几点。4治理方法变形骨架应在模板内或附近修整平复,严重的应拆散、矫直后重新组装。五、 柱子外伸钢筋错位1现象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2原因分析(1)钢筋安装后虽已自检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2)浇筑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它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3预防措施(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