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共6页).doc





《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递进、条件、目的等关系。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所以动词、介词、连词需要区别。和=跟、=与、=及、=同。表示并列关系、联合关系。车上装的是机器和材料。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伤了。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同你一起去。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注意: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词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放在“及”的前面)以及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
2、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既=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紧纠正。你既然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既然这样,还不去做?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他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既然。就。 既然。也。 既然。还。继而=既而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先是一个人领唱,继而全体跟着一起唱。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词组、分句。(1)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
3、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2)连接肯定和否定相互补充的成分:此种花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有转折的意思。(3)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4)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过、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三十而立。而且表示更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性情温和而且心地善良
4、。他不仅会开汽车,而且会修汽车。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且获得了丰收。因而=因此表示结果。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因为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去成。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何况他又是新手。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even)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上海地方这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地址,一下子怎么能够找到他呢?然后=而后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学然后知不足。先研究一下,然后再决定。然而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1、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
5、形势。2、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然而并不灰心。甚至=甚而=甚或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参加晚会的人很多,甚至不少老年人也来了。乃至=乃至于=甚至他的发明,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上的重视。虽然=虽=虽说1、事情虽小,意义却很大。三月天气,虽没太阳,也不觉得冷了。房子虽旧,倒还干净。现在虽然我们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节约。他虽然工作很忙,可是对学习并不放松。虽说是开玩笑,也该有个分寸。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也”相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是不影响乙事的成立。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转折意味。2、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即使。固然1、表示承认某个
6、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这样办固然妥当,但是太费事。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以作为参考。固然与虽然的区别二者都是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的连词。区别在于:1、适用范围和呼应的词语不同。“虽然”只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然而”“却”等呼应;“固然”既可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却”等呼应,也可用于前后分句意思不矛盾、转折意味轻的句子,后面用“也”“就是”等呼应,如“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2、“虽然”能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如“虽然质量好,可是价钱太贵”,“质量虽然好可是价
7、钱太贵”;“固然”一般用在主语后,如“质量固然好,就是价钱太贵”。3、语体色彩不同。“虽然”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固然”一般用于书面语。即使=即便=即或=即令=即若=就算=就是=纵然=纵使=便是(1)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2)即使你当时在场,也未必有更好的办法。(3)即使穷,我们也要活得开心。(4)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5)即使神仙下凡,也难救活他。(6)即使学生有不敬行为,老师也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更不能和他们发生冲突,毕竟他们还是十六七岁的孩子.(7)我们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即使他不够朋友。(8)即使不批准也干。(9)这条生
8、产线十分先进,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10)只要依靠群众,便是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1、引入假设条件或范围条件(9)用来强调结果的不可改变性、结果的不可置疑、结果的重要性先进性,等等。总之为了强调结果。即使经常和“也、还、仍然”连用。即使所引入的可以现实的事情,如例(3)。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如例(4)(5),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如例(2)。尚未实现的事情还可以分为可以实现的(4)和不可能实现的(5)。即使分句和结果分句的主语可以是同一个 如(3)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如(7)。如果相同可以省略一个。“即使分句”如果放在后面,“事实分句”就不能用也、还、仍然!见例(7)。两个主语都省略的
9、情况也有。见例(8)。 2、即使用在单句中。连词“即使”还可以用在单句中,起强调作用。这时,“即使”后面往往是名词、名词短语或者介宾短语(限于“在”“跟”一类介宾短语)。“即使”部分说的是已经实现或者存在的事实,表示一种极端的情况。例如:(1)即使很细微的情节,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2)柳即使在沙漠中仍能生长。(3)即使一口水也好。(4)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 以上例(1)至例(4),带“即使”的部分所提出的让步条件,如“很细微的情节”、“在沙漠中”、“跟我没有直接关系”,都是已经成为事实或者实际存在着的。“即使”在上述四个例子中的作用不是在复句中的连接作用,“而是修辞上的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 连词 意义 用法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