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知识培训教材(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安全知识培训教材(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车间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第一条公司对所用易燃、易爆物料和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及生产、贮运等过程必须严格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减少灾害损失,以保障公司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第二条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以辅”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灭火技术,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开展安全防火教育,加强防火检查和灭火器材管理。第三条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综合采取预防、消火和疏散的对策,做到: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局限在最小范围内;迅速扑灭火灾,防止蔓延和发生次生灾害;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第八条消防安全检查的目
2、的。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2.安全疏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火源情况;4.灭火器配置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11. 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第九条厂级每月20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各部门、车间每月进行两次消防安全检查,各班级每周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第十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每日防火巡查并记录:1
3、.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通畅,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第十一条消防安全检查的要求1.要认真观察、系统分析、实事求是。对消防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认真观察,对问题进行合乎逻辑规律地、系统地、全面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和主要方面。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2.要有政策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经济观念。要有政策和法制观念,具体问题的解决要以
4、政策和法规为依据,决不可随心所欲;要有群众观念,充分地相信和依靠群众,深入群众和生产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意见,以便更多地得到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达到检查的目的;要有经济观念,要把火灾隐患的整改建立在保证生产和促进生产这个消防安全的指导思想基础之上,当成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下大力抓好。3.要科学安排时间。由于检查时间安排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如,值班问题在夜间最能暴露薄弱环节,因此就应该选择夜间检查值班制度和值班人员尽责情况。4.要坚持原则,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在检查过程中,对于重大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但在具体方法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严得合理,宽得得当;
5、检查要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不仅要能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故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防止问题再发生的措施,且上级机关应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5.要注重效果,不走过场。消防安全检查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必须严肃认真、尊重科学、脚踏实地、注重效果,切不可图形式、走过场。要根据本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季节天气的变化情况,有重点地定期组织检查。但平时也要随时进行检查,不要使问题久拖,以防酿成火灾事故。6.要注意检查通常易被人们忽略的火灾隐患。如易燃物品储存和易燃废物的处置;在严禁用火的场所是否设有醒目的禁火标志,在“严禁吸烟”的区域内是否有烟蒂;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线路、开关等是否符合防爆等级要求,以及防
6、静电和防雷和接地问题等;查看出口是否锁着或阻塞、避难通道是否阻塞或标志是否合适;灭火器的质量、数量,以及与被保护的场所和物品是否相适应等。第十八条车间主任安全职责1.对车间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指示和决定。2.组织制订或修订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编制车间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实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4.负责组织对新工人的车间教育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技术教育,并定期组织考核。5.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落实措施、整改不安全隐患,使车间设备、安全装置处于良好状态。6.组织并参加各类
7、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及时上报。7.加强对群众性安全组织的领导,支持安全员工作,充分发挥班组安全员的作用。第十九条车间安全员职责1.车间安全员是车间主任安全工作的助手,在业务上受安委会指导,协助车间主任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执行情况。2.制定或修订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3.编制车间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做好防毒防尘工作。4.负责对班组安全员业务指导,协助车间主任搞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技术考核工作。5.参加车间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和设备改造、工艺条件变动方案的审查。6.深入现场检查,制止违章作业,对紧急情况或不听劝阻者,有
8、权停止其工作并报请领导处理。7.负责车间安全装置、防护器材、灭火器材和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工作。8.负责事故统计、上报,参加各种事故调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第二十条工段长、班组长安全职责1.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厂、车间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决定。2.负责对新工人(实习、培训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教育。3.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4.搞好本工段安全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工作,使其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5.督促教育职工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6.发生事故立即报告,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分析并落实防范措施。7.搞好清扫、整理工作,保持作业场所整齐清洁。第二十
9、一条班组安全员职责1.协助班组长搞好安全工作,开展班前安全讲话,班中安全检查和班后安全总结。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3.协助班组长开展好各种安全活动,提出各种改进意见和建议。4.监督检查本班组人员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各种防护用品。第二十二条职工安全职责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劝阻他人违章作业。2.精心操作,严格工艺控制,记录整洁、准确、可靠。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事故。4.按时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加强设备维护,保持作业场所整洁,搞好文明生产。6.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器具。7.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
10、指令。第二十三条义务消防队的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颁的有关消防的各项法规。2.协助本单位订立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制度、公约等,并督促实施。3.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利用各种场合(会议、火灾现场等),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电影、幻灯、广播、板报、标语和讲座等)进行防火宣传,普及消防知识。4.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险隐患。并在节假日和火灾多发季节组织消防值班和巡逻,严防纵火破坏。5.负责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的装备的配制、管理、维修和保养,经常保持完整好用。6.负责制订本单位的灭火作战或人员疏散方案,并定期组织实地演练。7.当本单位一旦发生火
11、灾时,在报警的同时,应有组织地进行火灾扑救。8.扑救火灾时,要保护起火部位和火灾现场,并协助调查火灾原因,汲取经验教训,以利于改进消防措施,进一步加强保卫工作。术语培训教材1、 系统:由相互作用的活动及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条理的模式。2、 起始物料:药品生产中使用的符合特定质量标准的任何物料(不包括包装材料)。3、 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4、 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5、 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6、 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12、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7、 工艺规程: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工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组文件。8、 工艺用水: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9、 纯化水:为蒸馏水、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10、 蒸馏水:通过蒸馏法制得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规定的水。11、去离子水:指经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在25时电阻率大于0.5106cm的水。12、注射用水: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13、无菌:不存在活的生物。14、灭菌:使达到无菌状态的方法。 15、状态标志:用于表明原辅料、产品、
13、容器或机器之状态的标志。 16、中间产品:也称半成品,指仅部分处理过的材料,在它成为待包装产品或成品之前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17、待包装品:任何已完成所有生产加工步骤、有待包装的产品。 18、成品:所有制造步骤,包括其最后容器的包装均已完成的产品。 19、待验: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20、返工:在某一生产工序中,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再加工,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 21、交叉污染:原料或产品被另外的原料或产品污染。 22、合格:满足要求。 23、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24、洁净室: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的粒子
14、。室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25、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限定空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的粒子。室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洁净区可以是开放的或封闭的。工艺卫生培训教材1. 外环境卫生要求1.1 厂区公共场所、道路应有专人定期清洁,保持良好的绿化环境,废旧物资、垃圾应远离厂房集中存放,定期清理。下水道必须畅通,防止堵塞、溢流、积水现象。1.2 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合理,相互不妨碍。2. 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2.1 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卫生2.1.1 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包装要求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
15、虫蛀、鼠咬等,各种标记齐全,符合药用标准,有检验报告单,方可进入生产区。2.1.2 原辅料、包材存放在规定区域,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有状态标记,必须放在垫仓板上。2.1.3 原辅料、包装材料进入操作间,须在外清间脱去外包装(如不能脱去的外包装须擦洗干净),保证清洁、无尘,码放在规定位置,不能随意堆放。2.1.4 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原辅料、包装材料整理、包装好(封口),放好标识,标明品名、批号、数量,要及时结料、退料。工作区域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避免交叉污染。2.2 生产过程的卫生2.2.1 产品生产车间各工序、岗位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建立相应清洁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
16、,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卫生状态良好。2.2.2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2.2.3 清洁用具及清洁剂、消毒剂应存放在清洁间专柜内,专人保管,以免产品生产过程造成污染。2.2.4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须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潮湿、高温区域应注意防止发霉及微生物污染,不得有霉斑、菌团。容器具在用后应立即按清洁规程清洗干净,并有状态标记。2.2.5 在生产工作间,设备、容器具均应有卫生状态标记。2.2.6 更换品种或批号时必须严格执行清场制度。2.2.7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
17、体应按生产要求进行净化处理。2.3 设备卫生2.3.1 机器、设备、管道应按规定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消洗规程定期检查、维修、清洗、保养。2.3.2 产尘间有捕吸尘装置,暴露的设备应加以封盖或遮盖。2.3.3 设备主体要清洁、整齐,无跑、冒、滴、漏,做到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设备周围要做到无油垢、无污水及杂物。2.3.4 设备的表面与加工的物料接触后不得发生反应,不得向加工物释放出物质或吸附加工物,不得结垢。2.3.5 设备使用的润滑剂或冷却剂不得与药品本身接触。应将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位尽可能与设备和产品接触的开口处或接触表面分隔开,防止对药品产生污染。2.3.6 设备尽可能安装为可移动
18、式,便于将设备移动到清洁间进行清洁保养。不能移动的设备要在安装时充分考虑到利于就地清洁保养。2.3.7 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层要求全部包扎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物质脱落,并能承受清洁、消毒而不渗漏。2.3.8 要求所有的管道做好色标,标明输送的介质内容及流向。2.3.9 不用的工具不得存放在操作间,应存放在指定的工具柜内,整齐码放,专人保管。2.3.10 一般生产区内的风扇、通气扇必须定期清洁,保持洁净,不得有污物及浮尘。2.3.11 管道安装要充分考虑到清洁、消毒的方便,不得有盲端、死角。安装管道要求材质光滑,无粒子脱落,不与介质发生反应。2.3.12 生产设备中的各种过滤器应采用不吸附药液组分
19、和释放异物的过滤器并及时清洗更换,禁止使用含有石棉的过滤器材。3. 洁净生产区工艺卫生3.1 洁净度级及级区3.1.1 除应达到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的全部要求,必须做到设备、容器、工具、管道保持清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否则须再次清洁或消毒,外包材未彻底清洁前不得进入本区域。3.1.2 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连接部位应密封。3.1.3 洁净区清洁必须在工艺操作结束后进行,如超出清场效期,则必须在生产前再次进行清洁。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达到自净时间(1小时)以后,方可开始进行。3.1.4 对进出洁净室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监督,非洁净区人员
20、未经批准不得入内。严格控制洁净区的人数,对进出洁净区的人员进行登记。如因工作需要进入洁净室时,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生产部长批准后,在相关人员指导下进入。3.1.5 不允许未穿洁净服或剧烈活动后的人员进入洁净区。洁净室内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动作要稳、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过多的积尘,产尘及空气污染。3.1.6 尘粒、沉降菌、浮游菌测试见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3.1.7 更换品种、批号、生产结束,必须清场,由质检员检查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方可再生产。3.1.8 定期检查本区房内卫生要求及洁净度,检查后记录。3.1.9 传递窗、缓冲间是洁净区与一般生产区,或不同级别洁
21、净区之间的隔断设施,用来防止低洁净级别空气对高洁净级别空气的污染。传递窗、缓冲间应设紫外灯、互锁装置,两边门不能同时打开,清场时,须对其清洁。3.1.10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区产生不良影响,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净化空气循环使用时有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3.1.11 洁净区清洗工具用不掉纤维的材料,清洁工具存放于卫生洁具间内。用于清洁设备表面和药品表面相接触的容器具的清洁用具,应按容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管理。3.1.12 禁止携入洁净区的物品。3.1.12.1 未按规定进行净化的物料、容器、工具、仪器等。3.1.12.2 未确定为低发尘性的记录用纸。3.1.12.
22、3 记录用铅笔、蘸水笔等。3.1.12.4 未经允许的放射性物质。3.1.12.5 作业人员的香烟、火柴、打火机、手表、首饰、化妆品、手纸、手帕、钱包、钥匙、笔记本、食品等与生产无关物品;寻呼机、手机等通讯工具。3.2 洁净度100级(局部100级)及10000级区3.2.1 除符合一般区、级及级区要求外,还须按以下管理制度管理。3.2.2 10000级洁净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3.2.3 100级洁净区域不得设水池和地漏,其他区域的地漏应有液封或防止水倒流的有效措施。局部净化设施要求按规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保养、清洁、更换,每次必须在工艺操作后对设施进行清洁,开机30分钟后方
23、操作。3.2.4 尘粒、沉降菌、浮游菌测试见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3.2.5 带入洁净室的物品必须按规定灭菌(见3.3.5.1条b项)。3.2.6 每周更换品种时,必须将顶棚、墙面、地面用消毒剂擦拭干净。接触药物的容器、器具洗涤干净后灭菌。3.2.7 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须有足够时间消毒自净。每班次必须至少有6小时间歇。3.3 洁净室的环境控制3.3.1 温度和湿度:除品种特殊规定外,洁净区控制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生产特殊品种洁净室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3.3.2 压差 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相同洁净级房间之间静压差应
24、随靠近洁净级别低的房间静压差逐渐降低,不同等级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静压差应大于或等于5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大于或等于10Pa。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的工序,其操作室与其他房间或区域之间应保持相对负压。3.3.3 送风量一般情况下要求100级垂直单向流洁净室断面风速0.3m/s,水平单向流洁净室断面风速0.35m/s;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换气次数,洁净度100级的为300-500次/h,洁净度10000级的为25次/h,洁净度级的为15次/h,洁净度级的为12次/h。3.3.4 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内应保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非单向流洁净
25、室为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为总送风量的24%;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为所需的新鲜空气量。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少于40m3。3.3.5 洁净室的管理3.3.5.1 洁净室的使用不同空气洁净等级的洁净区人员和物料出入,有防止交叉污染措施。进入本区人员需进行无菌知识培训、考核后方可进入本区。a.人员进入洁净室必须穿戴本区域工作服装,按净化程序进入洁净室。洁净区内操作人数应控制到最低限度1人/4-6,限制非操作人员进入。b.凡洁净区使用的物料、器具等物品进入无菌室,须在缓冲间去掉外包装,在无菌室外用75%乙醇擦外壁,经传递柜,紫外线照射30分钟以上,开无菌室内侧门取走物
26、品,物料进入无菌室后用75%乙醇擦洗消毒。由无菌室传出物品先从无菌室内侧门送入传递柜,关闭传递柜内侧门后开启传递柜外侧门,禁止双侧门对开。灭菌后经过传递窗或气闸室送入无菌室内。c.洁净度10000级区域的空调宜连续运行。非连续运行的洁净室,可根据生产要求在非生产班次时,空调系统作值班运行,使室内保持正压并防止室内结露。3.3.5.2 洁净室的维护:A 建立洁净室安全措施综合系统,设置消防、事故照明等设施。对生产中使用化学药品、气体的洁净室,还应根据腐蚀、爆炸、可燃、自燃、有毒等物品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B 洁净室维护管理应包括对洁净室空气净化设备、生产中使用物料、设备和洁净室的操作人员等管理
27、。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内容、方法和责任者,执行情况应有记录。4. 个人卫生4.1 一般生产区4.1.1 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并持证上岗。4.1.2 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工作。4.1.3 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换洗衣服、保持个人清洁。4.1.4 操作者进出一般生产区的更衣顺序进入车间,先更鞋(污染鞋与洁净鞋不能放在一起),进入更衣室,脱去外衣,换工作服,进入工作区。下班时,返回男、女更衣室脱去工作服后,同进入顺序逆向离开车间。4.2 洁净区:4.2.1 除符合第4.1条要求外,带菌皮肤病如皮癣、灰指甲等操作人员皮肤不得有外伤以及
28、其他有可能污染影响药品质量的人,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生产。宜每天换内衣一次。4.2.2 洁净度100级无菌室(局部100级)操作人员应戴无菌手套,不得裸手操作。操作人每15分钟用75%乙醇1%甘油溶液消毒手一次,操作者手每日菌检抽查至少1人/次,检查手套(5个手指):每次每个平皿菌落数级洁净度不超过15个;每次每个平皿菌落数级洁净度不超过10个;每次每个平皿菌落数10000级洁净度不超过3个,100级洁净度不超过1个。4.2.3 工作衣帽鞋等不得穿离本区域。4.2.4出入本区的人员净化程序见更衣程序。4.3 操作者进入有洁净级别要求区域的更衣顺序。4.3.1 操作者进入有洁净级别为级区更衣顺序
29、 操作者更鞋后进入更衣室,脱衣、手消毒,穿洁净度为级区工作服(自上而下穿着),手消毒后通过缓冲间,进入生产区。4.3.2 操作者进入洁净级别级区更衣顺序操作者脱衣更鞋后进行手消毒,进入更衣室,穿洁净度为级区工作服(自上而下穿着),进入缓冲间,手消毒,进入生产区。4.3.3 操作者进入洁净级别10000级更衣顺序。4.3.3.1 操作者更鞋后脱去外衣,进入缓冲室,手消毒。4.3.3.2 按自己编号穿洁净度为10000级区工作服,按顺序穿戴好工作帽,头发不准露在外面,穿好外衣、系好衣带、袖带,戴口罩,穿外裤,上衣放在裤子内,进入缓冲室,手消毒,进入10000级洁净生产区。4.3.3.3 进入操作室
30、,上岗前手消毒后方可开始工作。4.3.4 离开时,更衣顺序与进入时反向,中午或中途离开时,除背心、短裤外,无菌服装入袋内,洁净鞋要放到原处。再进入时,要手消毒,其它要求同初次进入。4.3.5 消毒液定期更换。5 工作服装管理5.1 服装(包括帽子、手套、口罩等)材质、颜色要求5.1.1 发尘量小,不易发生纤维剥落、断丝现象;不易产生静电,不易粘附粒子;耐有机溶媒、耐清洗、耐蒸汽灭菌;洗涤后不易皱折,能保持平直;透明度低、柔软、穿着舒适,不妨碍动作;不发霉;易加工缝制。洁净度万级服装为白色、洁净度十万级和三十万级为蓝色。5.2 服装标准5.2.1 各区工作服式样标准应按不同洁净要求明显颜色区分,
31、不能混用。5.2.2 对工作人员穿戴工作服进行严格训练并遵守着装要求。5.2.3 无菌工作服的式样及穿戴方式应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5.3 更换次数5.3.1 一般生产区工作服至少每周二次。洁净度级及级区每天洗一次。洁净度100级10000级区应每班换洗。5.4 洗涤和灭菌5.4.1 洗涤前要检查工作服磨损、破损情况,按需要进行修补、更换或弃之。接触有毒有害药物的工作服,洗涤前要妥善处理以保安全;一般生产区工作服与洁净区工作服要分机洗涤。5.4.2 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宜要分开洗涤,干燥和包装应在洁净环境下进行。5.4.3 干燥后的灭菌服装,逐件配套装入灭菌袋中灭菌。灭菌后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使用前要重新灭菌。灭菌无菌服装每使用前抽检,检查中每25cm2:每次每个平皿菌落数洁净度10000级区不超过3个;每次每个平皿菌落数洁净度100级区不超过1个。非无菌服装干燥后要放入洁净的塑料袋保存。5.5 保管发放5.5.1 工作服保管室洁净度宜与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洁净度相一致。5.5.2 工作服由保管员或指定专人发放。无菌服的洗涤发放由专人负责并记录。5.5.3 工作服使用前要检查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报告并更换。5.5.4 工作服应编号,做到专人专用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