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寓言故事原文整理(共20页).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寓言故事原文整理(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寓言故事原文整理(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三年级语文 寓言故事 原文整理(篇幅较短的可背诵,国外寓言没有收录) 2019.8.17 张超目录1.守株待兔原文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五蠹译文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用来治理当今的,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注释1.株:树桩。2.走:跑。3.触:撞到。4.折:折断。5
2、.因:于是,就。6.释:放,放下。7.耒(li):一种农具。8.冀:希望。9.复:又,再。10.得:得到。11.身:自己。12.为:被,表被动。13.欲:想用。成语解释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出自五蠹2.南辕北辙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译文我今天来上朝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
3、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注释1.大行(hng):大:宽大。行:道路。大行:宽阔的道路。2.方:正在3.北:面向北方。4.持其驾:驾着他的车。5.之:动词,到去。6.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7.将:又。8.奚:为何。9.用:费用,钱财。10.御:驾驭车马。11.者:的人。12.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13.此数者:这几个条件。14.耳:语气词,而已,罢了。成语解释南辕北辙是一个,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
4、。出自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3.鹬蚌相争原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译文一只正从水里出来,一只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来,明天你的嘴取不出来,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注释1.方:刚刚。2.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3.曝:晒。4.支:支持,即相持、对峙。5.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
5、虫、河蚌等。6.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7.喙:嘴,专指鸟兽的嘴。8.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9.即:就,那就。10.谓:说。11.舍:放弃。12.相舍:互相放弃。13.并:一起,一齐,一同。14.禽:同“擒”,捕捉,抓住。15.且:将要。16.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17.禽:通“擒”,捕捉。18.恐:担心。19.为:替,给。成语解释鹬蚌相争是“”的省语,读音为y bng xing zhng,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 。4.狐假虎威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6、!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如百兽之畏虎也。”译文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各种野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觉得
7、狐狸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成语解释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拼音为:h ji h w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5.揠苗助长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
8、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公孙丑上)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注释1.(mn):同“悯”,担心,忧虑;揠,拔2.然:疲劳的样子;3.其人:他家里的人。4.病:累极了。5.趋,急行,
9、跑;6.槁:枯槁,枯死。7.寡:少。8.舍:抛开不管。9.耘:锄草。10.非徒:不但,不只;成语解释揠苗助长是一个,读音是y mio zh zhng,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出自公孙丑上 。6.邯郸学步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译文,燕国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结果,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成语解释邯郸学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n dn xu b,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出自:“子
10、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7.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选自吕氏春秋自知释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了。注释1.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2.得:得
11、到。3.钟:古代的。4.负:背、驮。5.走:跑。6.则:但是。7.以:用。8.椎(chu):槌子或棒子。9.“况”(hu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10.遽(j):急速地。成语解释掩耳盗铃,汉语成语,读音为yn r do lng。原为掩耳盗钟。意思是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出自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8.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
12、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得破所有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注释1. 楚人:。2. 鬻(y):卖。3.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4.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5. 利:锋利。6. 以:用。7. 弗:不 。8. 应:回答。成语解
13、释自相矛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z xing mo dn。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出自于韩非子难一9.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帮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成语解释刻舟求剑是一个演化
14、而成的,出自。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10.画蛇添足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成语 寓言故事 原文 整理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