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合作学习简介(共5页).docx
《美式合作学习简介(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式合作学习简介(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其它教学方法 全书介绍见简介材料近一百年间,人们逐渐认识到基于讲授法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探索和发展了众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合作学习、自主课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翻转课堂与慕课。简洁起见,把PBL方法归入案例教学法,把研讨式、发现式学习归入探究式学习。 本章将从一个新的视角下揭示这些方法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第一节 【美式】合作学习概述与分析一 主要类型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由于实效显著,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
2、十八世纪的英国,兰喀斯特和贝尔开始探索合作性学习小组。 教育家杜威是另一位重要的合作学习倡导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帕克的思想和主张。杜威提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在相互作用中学习,只有这样, 他们的智力才能得到提升。在他创立的著名的“做中学”教学法中,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普遍谈论的现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规定国家拨出巨款发展科学教育。在以后的十几年里,美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合作学习兴起后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在美、日、澳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很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
3、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更多在理论层面,形成了如“小组调查法”、“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等一些基本方法。70年代晚期,斯莱文提出“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凯根发展出“协同合作法”,艾洛森发展出“拼图法”(Jigsaw)。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等人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发展成为一种成熟、主流、系统性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体系。80年代末,合作学习被引入我国基础教育,早期尝试包括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等。合作学习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之后得到更多重视和推广,成为新课改方案中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不同的研究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常常有很大的区别。 可以认为,合作学习就
4、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课堂互动中同伴的互助配合,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依据不同的统计方法,有几十种到上百种。这里根据国内学者的总结,介绍其中最重要的五个大类,包含12种具体方法。 伍新春, 管琳. 2010.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 学生团队学习法第一个主要类别是学生团队学习法,包括学习小组成就区分法、小组游戏竞赛法、拼图法,小组辅助教学法和合作统整读写法。学习成就区分法 (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STAD)由斯莱文于1978年开发,是
5、学生团队学习法中的代表性方法。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全班授课,教师介绍教材内容;教师进行异质分组,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一起学习或完成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测验;教师根据学生测验成绩计算小组总分,对总分较高的小组给予奖励。 STAD体现了学生团队学习法中关键的三个合作原则,即小组奖励、个人责任、成功机会人人均等。小组总分是每个组员分数的总和,这就创造了所有组员互相依赖的场景,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小组做贡献,不仅要自己学好,而且要在合作中帮助其他成员,共同提高。STAD的一个创意是评分方法的独特设计,即根据学生的进步幅度来评分。这样不管学生原来的水平如何,只要努力取得进步,每个人都可以为小组做出显著的贡献,体
6、现了成功机会人人平等的原则。如果依照绝对成绩计算,后进学生的贡献比不上优秀学生,会打击后进生的积极性。小组游戏竞赛法 (Team Game Tournament, TGT), 由德弗里斯和爱德华兹于1980年创立。TGT包含与STAD一样的五个环节,只是其中的第三个环节由测验改为了小组竞赛。完成合作学习之后,把不同小组中水平相近的人组织到一起进行竞赛(每组内排序,如A、B、C、D,各自的A相互竞赛等),根据比赛名次计算对原来小组的贡献分。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每个学生不论基础如何,都是与自己水平相近的人比赛,都能为自己的小组贡献分数。这个设计,类似于STAD的按进步幅度评分,也是为了贯彻成功机会人
7、人平等的原则。由STAD的测验改为竞赛,进一步强化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拼图法 (Jigsaw)由阿伦森与同事于1978年设计,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学习相同的内容,但每组内的学生对内容进行分割,一人学习一部分。独立学习后,与其它组负责相同内容的学生讨论(跨组合作),讨论后回到本组,报告自己负责的内容,与其他组员合作完成对全部内容的学习(组内合作),然后进行类似STAD的测验和小组奖励。拼图法中,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内容,通过跨组合作,成为该部分的“专家”或“小老师”,向其他组员讲授,这是拼图法的主要特色。拼图法的缺点在于,学习任务进行分割后,每个组员负责一部分内容,虽然他可以通过跨组合作成为“小
8、老师”,但是其余组员对他负责的内容比较陌生,在他进行讲授的时候,产生不了多少共鸣。小组辅助教学法 (Team Assisted Instruction, TAI) 是斯莱文1985年为三到六年级的数学课程设计的。教师事先准备对教学内容的说明,上课后根据说明让学生自己学习,如果不会,随时可以向小组成员或教师请教。如果发现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随时中断合作做全班讲解。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基本学习后,每个人做教师准备的练习题,中间可以得到同组成员的帮助和评估。完成练习题后,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自我检查性测试,如果测试不通过,则重新学习或练习,随后再次进行自我检查性测试(用另外一套题目)。自我检查通过后,合作学习
9、阶段就完成了。最后,类似STAD,学生独立进行正式测验,教师评分后计算小组总分,然后进行奖励。与STAD或TGT相比,TAI方法中,教师的讲授部分以答疑、辅导的形式并入了合作过程。合作过程运用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方法,每个学生自定步调,反复学习直到学会,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帮助。特别的,根据学生的水平,每个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测试的内容和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用同样难度的材料,差学生可能一直无法通过,而好学生可能很快通过后无事可做。这对教师要求较高,工作量也较大。 总体来说,在过程环节上,学生团队学习法是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其核心是用小组的操练和练习,取代传统的个体化的操练和练习。在激励上,通过
10、小组奖励、个人责任、成功机会人人均等三个合作原则来促进合作行为,小组奖励的关键又在于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来促进小组内的合作。 (二)小组调查法 第二个主要类别是小组调查法 (Group Investigation, GI),由沙兰与同事于1976年开发,包括六个环节:(1)一开始,教师介绍研究主题,呈示一部分基本资料,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把大家的问题归类,确定几个分主题,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分主题,完成问题界定。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分主题,一个小组4-5个人。(2)各个小组的成员通过协商,为本组分主题设计研究方案,确立目标,明确思路,进行角色分工,分配各自任务。(3
1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通过大量的小组内互动,一起分析、讨论、评价,实施研究方案,完成小组研究。(4)每个小组整理结果,准备汇报内容。各组相互协调,确定汇报的顺序、时间,确保内容对其它小组有价值,避免重复。(5)各个小组分别报告,其它小组作为听众,倾听、提问、讨论,做记录、填写评价表。(6)教师根据学生的过程性报告和最终报告,全面评估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给予反馈。各个小组也鼓励进行反思,写出反思报告。可以看到,GI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区别,更注重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大量的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更强调合作,不看重小组间的竞争。 (三)共同学习法第三个主要类别是共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式 合作 学习 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