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分类练习题(共7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原理》分类练习题(共7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分类练习题(共79页).doc(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械原理分类练习题一 填空题(70题)第2 章 机构结构分析1. 构件和零件不同,构件是( 运动的单元 ),而零件是( 制造的单元 )。2. 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 运动副 ),按照其接触特性,又可将它分为( 低副 ) 和( 高副 )。3.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 ( 低副 ),在平面机构中又可将其分为( 转动副 ) 和( 移动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直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4.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 一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 两 )个约束。5. 在运动链中,如果将其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
2、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 机构 )。6. 在机构中与其他约束重复而不起限制运动的约束称为( 虚约束 )。7.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自由度 )等于( 原动件个数 ),且( 自由度0 ) 。8.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中,基本杆组的结构公式是( 3n = 2PL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9. 机构中的速度瞬心是两构件上( 相对速度 )为零的重合点,它用于平面机构( 速度 )分析。10. 当两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 移动副导路的垂线的无穷远处 )。11. 当两机构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与( 转动副中心 )重合。12.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三心定理”是指( 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
3、心必定在一条直线上 )。第8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3. 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固定件称为( 机架 ) ,与其用( 转动 ) 副直接相连接的构件称为( 连架杆 ),不与固定件相连接的构件称为( 连杆 ) 。按照( 连架杆 ) 是曲柄还是摇杆,可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三种基本型式:( 曲柄摇杆机构 )、( 双曲柄机构 ) 和( 双摇杆机构 )。14. 下列机构中,若给定各杆长度,以最长杆为连架杆时,第一组为( 双摇杆机构 )机构;第二组为( 曲柄摇杆机构 )机构。(1) a = 250 b = 200 c = 80 d = 100 (2) a = 90 b = 200 c = 210 d = 100 1
4、5. 如图铰链四杆机构中,d的长度在( 28 d 44 )范围内为曲柄摇杆机构;在( d 12 )范围内为双曲柄机构。16. 下列机构中,若给定各杆长度,以最长杆为机架时,第一组为( 曲柄摇杆机构 )机构;第二组为( 双摇杆机构 )机构。(1) a = 150 b = 280 c = 250 d = 300;(2) a = 80 b = 150 c = 200 d = 100 。17. 平面机构中,压力角( 越小 ),则传动角( 越大 ),机构的传动性能越好。导杆机构的传动角是( 900 ) ,压力角是( 00 ) ,其传力性能( 很好 )。18. 在连杆机构设计中,习惯上用传动角来判断传力性
5、能。在出现死点时,传动角等于( 00 ) ,压力角等于( 900 ) 。在机构设计中,若要提高传动效率,须 ( 增大 ) 传动角。19. 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是( 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 )。20.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曲柄 )与( 机架 )两次共线位置时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21. 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用( 行程速比系数K )表达。22.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极位夹角越大,则行程速比系数就 ( 越大 ),急回性能也( 越明显 );若极位夹角为零,则其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 ),就意味着该机构 ( 没有 )急回性能 。23. 指出两种一定存在有急回特性的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 )、( 偏
6、置滑块机构 )。24. 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 摇杆 )为主动件时,在( 曲柄 )和 ( 连杆 ) 共线时,会出现死点现象。25.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为 ( 零 ),所以 ( 没有 ) 急回特征。第9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6. 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可分为( 盘形凸轮机构 )、( 移动凸轮机构 )和( 圆柱凸轮机构 )。按从动件的型式可分为( 滚子从动件 )、( 尖顶从动件 )和( 平底从动件 ) 三种。27. 凸轮机构中,从动件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将引起 ( 柔性 ) 冲击,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会引起 ( 刚性 )冲击。28. 当要求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没有冲击时,应选用( 摆线
7、运动 )规律。29. 凸轮的形状是由( 从动件运动规律和基圆半径 )决定的。30. 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凸轮中,把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 理论轮廓 );为使凸轮型线在任何位置既不变尖,更不相交,就要求滚子半径必须小于( 理论轮廓外凸部分 )的最小曲率半径。31. 选择凸轮基圆半径时,要保证其压力角的要求,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结构越紧凑,基圆的半径越小,压力角就( 越大 ),机械效率 ( 越低 )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随基圆半径的减小而( 增大 ),为减小推力和避免自锁,压力角应( 越小越好 ) 。32.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减小(其它条件不变)时, 压力角会( 增大 )。最终会
8、导致( 机构自锁 )。为使机构有良好的受力状况,压力角应越( 小 ) 越好。33. 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尺寸( 越小 ),但过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 增大 ),使凸轮机构发生( 自锁 )。第10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34. 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是变化的,国家标准规定( 分度圆 )上齿廓的压力角为标准值且等于( 200 ),而齿顶圆上的压力角( 大于 )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大于200 ),齿条的齿顶线上的压力角( 等于 )分度线上的压力角。35. 标准渐开线直齿轮齿顶圆上的齿距( 大于 )分度圆上的齿距。36. 在渐开线齿轮啮合过程中,其齿廓间的压力方向 ( 不变 ) ;37. 一对
9、渐开线齿轮制成后,若安装时两轮的中心距稍有偏差,与标准中心距相比,其传动比( 不变 ),啮合角( 变大 ) 。38. 一对外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基圆的内公切线,既是( 啮合线 ),又是( 接触齿廓的公法线 )。39. 渐开线齿廓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半径越大,则齿廓的曲率半径( 越大 ) ,基圆半径无穷大时,齿廓曲线为( 直线 ) ,称之为 ( 齿条 )。40. 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较,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 大 ),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 少 ) 。41. 对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 ( 大于 )实际齿数,端面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大于 ) 200。42. 斜齿轮分端面和法向,在分
10、析轮齿强度问题时,应从 ( 法向 )来分析;在计算几何尺寸时,须按 ( 端面 ) 参数进行 。锥齿轮的标准模数选在( 大端 )。43. 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非标准安装时,节圆和分度圆( 不重合(或不相等) )。分度圆的大小取决于( 模数与齿数 ), 节圆的大小取决于( 实际中心距或啮合角 )。44. 所谓标准齿轮是指( h*a )、( c* )为标准参数,( s 和 e )相等。45. 标准直齿轮的基本参数是( z、 m 、 h*a 、 c* )。46. 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为( m1=m2=m )和 ( 1=2= ),连续传动的条件为 ( 重合度1 )。47. 标准斜齿轮正确
11、啮合的条件为( 法向模数相等 )、( 法向压力角相等 )和( 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mn1=mn2=m、n1=n2= 和 1=-2 );48. 一对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R1=R2 ),( m1大=m2大=m )和( 1=2= )。49. 齿轮的加工方法按其切齿原理可分为 ( 仿形法 ) 和( 范成法 )两种。50. 渐开线齿轮传动须满足三个条件为( 正确啮合条件 )、( 连续传动条件 )、( 无侧隙啮合条件 )。5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重合度大于或等于1 )。52. 斜齿轮的端面压力角( 大于 )法向压力角,其( 法向 ) 参数( 法向 ) 模数和压力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原理 机械 原理 分类 练习题 7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