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基本概念(共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基本概念(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基本概念(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德国物权行为理论的前提;:基本概念朱庆育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授课要点 导言 示例 概念用法 区分标准 一、 导 言 当法律行为效力出现瑕疵的时候来检验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解决纠纷。 德国法典编纂的体系特点既不在五编制,亦非前置总则之体例,而是物法与债法的截然区分。 H. H. Jakobsl 编制只是结果,而原因是债法与物法的区分,是真正的问题所在。l 民法对身份关系(纯身份关系,身份财产关系),伦理性越浓厚,法律能介入的程度越少,所以民法不以身份关系作为基础/原型展开,反则以财产规则为原型建立,再将
2、财产法的规则适用到身法关系中。l 德国法上对权利最重要的分类:相对权与绝对权:效力-内容-救济 侵犯物权适用侵权法;而债权受侵害则不适用。理由:1) 第三人很难侵害债权2) 相对方违反债权违约(调整) 绝对权的典型:物权;相对权的典型:债权l 民法中的权利很多,或者产生绝对效力,或产生相对效力,或兼而有之,可以类推适用物权或债权的规则。l 法律交往中最重要的交往手段:法律行为行为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由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决定(负担和处分行为)事实行为:法律效果不由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决定(不是交往手段,所以无行为能力要求)侵权行为:违法l 如果法律效果法律效果作为区分标准发生在物权领域物权行为如果法
3、律效果发生在债法领域债权行为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别,是民法的任督二脉。 王泽鉴债权行为是最典型的负担行为,负担债法的上的行为物权行为是典型的处分行为所以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是民法的任督二脉,涉及到民法的整体体系。二、 示 例 大学生甲每天上课都要在路过乙的报亭时买一份单价一元的日报。这天,甲把一张5元的纸币放在柜台,乙收下后,放回4个1元的硬币和一张日报,甲收起钱和报纸,继续走路。甲、乙共实施几项法律行为? 以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为前提:7项1) 买卖行为(契约)2) 交付报纸报纸哪来的?买来的,但不是说通过买卖契约获得了所有权;日常生活的语言需要翻译成法言法语;3) 交付货币-以上都是契
4、约行为三、 概念用法 (一) 负担行为 1. 负担行为(Verpflichtungsgeschft):使一方相对于他方承担一定行为(给付)义务买卖契约也让双方产生了权利,却我们却从义务角度讲:1、 与下处分行为设立负担区分;2、 没有权利就无法处分权利,契约行为产生请求权的法律行为。2. 负担行为以契约为原则,德国法上,单方负担行为仅限于悬赏广告、捐助行为与遗赠寥寥数种。(二) 处分行为 1. 处分行为(Verfgungsgeschft):直接让与权利、设定权利负担设立物/权利上的负担,是对权利的处分,如设定抵押权,抵押权对于所有权来说就是一种负担,虽从某种角度上抵押权是新生的,但是从所有权中
5、分立出来。、变更权利或废止权利之法律行为。2. 有如负担行为,处分行为亦以契约为原则。德国法上,单方处分行为对物权行为理论无意义抵消是形成行为,抵消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发生了消灭,形成行为与处分行为之间的关系?只是罕见的例外债务免除:我国单方行为德国契约,契约原则贯彻得更彻底,基本上只存在所有权之抛弃与抵销两种。 交付是处分行为吗?交付是事实行为,不是处分行为。(三) 概念关联 1. 首先,仅存在负担行为而无处分行为。例如,无偿的保管契约,保管人负有妥善保管并到期归还保管物之义务(合同法第365条)。 2. 其次,仅存在处分行为而无负担行为。典型者如,抛弃所有权。 3. 最后,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负担 行为 处分 基本概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