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解析(共16页).doc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解析(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解析(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引言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任务是快速跟踪电网负荷的需要和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当电网负荷变动时,从汽轮机侧看,只要改变汽机调速汽门的开度,就能迅速改变进汽量,从而能立即适应负荷的需要。但锅炉即使马上调整燃料量和给水量,由于锅炉固有的惯性及迟延,不可能立即使提供给汽轮机的蒸汽量发生变化。如果汽轮机调汽门开度已改变,流入汽机的蒸汽量相应发生变化,那么此时只能利用主汽压力的改变来弥补或储蓄这个蒸汽量供需差额,此时,主汽压力将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提高机组负荷适应能力与保持主要参数稳定存在一定的矛盾。 协调控制系统设计时将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锅炉、汽机同
2、时响应负荷要求,协调锅炉及其辅机与汽机的运行,以迅速、准确、稳定地响应负荷要求。协调控制系统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协调控制系统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认为是一种二级递阶控制系统。处于上位级的机炉协调级,也叫作单元机组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处于局部控制级的子系统包括锅炉以及汽机子控制系统。2 协调控制系统任务与作用2
3、.1 协调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作用: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协调控制系统任务: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在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轮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设备,从机组负荷控制角度来看,单元机组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控制对象,经适当假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的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互相关联的被控对象,其方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对象原理方框图
4、T- 通汽阀开度B- 燃烧率水平NE-实发功率PT-主蒸汽压力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认为是一种二级递阶控制系统。处于上位级的机炉协调级,也叫作单元机组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处于局部控制级的子系统包括锅炉以及汽机子控制系统。子控制系统作用于负荷被控对象,如图2.2所示。图2.2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简图2.2协调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在此方式下,汽机和锅炉两侧并行地接受负荷指令。锅炉侧通过改变燃烧率来维持主汽压力,汽机侧通过改变调汽门开度来调整机组出力的大小。当汽机机前压力与设定值偏差超过一定限值时,汽机调汽门开度将受到限制。属于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案。协调控制系统适用于定压或滑压运
5、行, 定压运行:是指无论机组负荷怎样变动,始终维持主蒸汽压力以及主蒸汽温度为额定值,通过改变汽轮机调节汽门的开度,改变机组的输出功率。 有四种控制方式:(1) 协调控制方式 在此方式下,汽机和锅炉两侧并行地接受负荷指令。锅炉侧通过改变燃烧率来维持主汽压力,汽机侧通过改变调汽门开度来调整机组出力的大小。当汽机机前压力与设定值偏差超过一定限值时,汽机调汽门开度将受到限制。属于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案。 (2) 锅炉跟随方式 汽机主控手动,锅炉主控回路处于自动方式,通过改变锅炉燃烧率进行主汽。(3) 汽机跟随方式 锅炉主控手动,汽机主控回路处于自动方式,通过改变汽机调汽门开度进行主汽压力调节。
6、 (4) 手动方式 锅炉和汽机主控回路均处于手动方式。 滑压运行 :则是始终保持汽轮机调节汽门全开,在维持主蒸汽温度恒定的同时,通过改变主蒸汽压力改变机组的输出功率。单元机组滑压运行时有2种机炉负荷控制方式。(1)锅炉跟随控制方式。(2)协调控制方式。3 协调控制系统组成3.1负荷管理控制中心(LMCC)负荷管理控制中心(LMCC)是对外部要求的负荷指令或目标负荷指令进行选择,并根据机组主辅机运行的情况加以处理,使之转变为机、炉设备负荷能力,安全运行所能接受的实际负荷指令N0,实际负荷指令又称ULD(Unit Load Demand)单元机组实际负荷指令。 负荷管理控制中心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7、1)机组负荷指令的方式及处理根据机炉运行状态,选择机组可能接受的外部负荷指令(ADS及运行人员设定负荷指令、f调频指令等),将机组的外部负荷指令处理成能够接收的机组负荷指令N0。(2)机组最大负荷/最小负荷限制运行人员可根据运行情况设置机组最大/最小负荷限制值。(3)负荷要求指令的增/减闭锁根据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某些故障,对实际负荷指令实施增或减的方向的闭锁,以防止故障的危害进一步扩大。如图3.1。图3.1 机组负荷指令形成及处理3.2机、炉主控制器机、炉主控制器是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机构,机、炉主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机组的运行条件和要求,运行人员可选择协调、锅炉跟随、汽机跟随等控制方式,给出合
8、理的控制方案提供机组全面的协调控制。根据锅炉和汽轮机的运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负荷控制方式,按照实际负荷指令N0与实发功率信号NE 的偏差和主汽压力的偏差DP以及其它信号,进行控制运算,分别产生对锅炉子控制系统和汽轮机子控制系统的协调动作的指挥信号,分别称为锅炉指令(Boiler Demand)NB 和汽轮机指令(Turbine Demand)NT 。 机炉主控制器的主要任务是产生各种控制策略和控制方式的切换。控制策略是前馈控制、反馈控制、非线性元件以及多变量控制理论综合的应用。机炉主控制器主要有以下两部分组成(1) 机炉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负荷指令NB、NT的形成。(2) 机炉的实际负荷指令N
9、B、NT的形成。4协调控制系统方案4.1 机组负荷设定 机组负荷通过二种方式设定(图4.1机组负荷指令P0原理图),一种方式是运行人员手动给定,另一种是网控 AGC 自动调整。当SP1 手动状态时,运行人员可以手动设定机组负荷,当 SP1 投入自动方式时,将接受网控 AGC指令来调整机组负荷。 SP1 的机组负荷输出信号加上频率修正指令后,将与运行人员手动给定的机组最大允许负荷(SP2)、最小允许负荷(SP3)以及 RUNBACK 回路给出的机组最大、最小允许负荷进行比较,再经过速率限制,形成最终的机组负荷指令。 当发生 MFT、RUNBACK 或非协调控制方式时,SP1 将切至手动方式,并跟
10、踪机组实际负荷, 当发生AGC调整指令信号坏质量、 负荷拉回或AGC指令推出时,SP1 将切至手动方式。机组负荷指令的速率限制由运行人员手动给定。图4.1 机组负荷指令P0原理图4.2 负荷速率限制及反馈当负荷指令产生时,速率限制器将对负荷调节进行限制,如图5.2。负荷指令P0产生以后通过速率限制器进行限制并根据限制前后信号进行比较得出负荷指令是否平衡。由sh3-5取值决定T,为0则由T1(SP0设定的速率值)决定。速率上线由主汽压力设定实际压力、燃料量设定实际燃料量、汽包水位设定实际水位任一情况发生时,T为2。否者T为1,由修正参数和设定平均值相加决定。下限Sh5 是由负荷指令限制决定尤其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00 MW 机组 协调 控制系统 设计 解析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