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0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讲义(共26页).doc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0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讲义(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0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讲义(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0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讲义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学生用书P67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1色素的种类和功能色素功能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胡萝卜素:橙黄色2.叶绿体(1)结构示意图(2)结构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证明(4)恩格尔曼的实验:好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叶绿体叶绿体膜两层,基质基粒来组成,类囊体来堆叠,上有色素
2、酶附着,吸收光能来转化,光合作用好场所。二、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和中科学家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得出实验结论?该技术手段有何用途?提示: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转移去向。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过程1反应式:CO2H2O(CH2O)O2。2过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光合作用过程的“一、二、三、四”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合作用强度(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2)指标:一定时间内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空气中CO2的浓度。(2)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3)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3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
3、作用的比较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本质都能将CO2和H2O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能量光能氧化无机物放出的能量代表生物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微生物1(必修1 P100基础题T3改编)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主要是 ()A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A2(必修1 P106基础题T6改编)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关于甲物质和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
4、 D无法确定答案:B3思维诊断(1)判断下列有关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xx高考重庆卷T1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2)判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xx南京市统考T11C)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3)判断下列有关影响光合作用的
5、因素及应用的叙述(xx高考山东卷T4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停止供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介质。()无色透明塑料大棚比绿色塑料大棚光合作用效率低。()考点一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分析学生用书P69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1)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2)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
6、吸收和释放气体的成分。2萨克斯的实验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1)该实验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2)该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在用碘蒸气处理之前应用热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3)本实验除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恩格尔曼的实验(1)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氧气。(2)该实验设置极细光束和黑暗、完全曝光和黑暗两组对照。自变量为光照和黑暗,因变量为好氧菌聚集的部位。4鲁宾和卡门的实验HOCO2植物18O2H2OC18O2植物O2
7、(1)该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O和C18O2),因变量是O2放射性的有无。(2)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CO2和H2O中的C、H、O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如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解析图示的两实验中,只有萨克斯的实验需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细胞中原有的淀粉。恩格尔曼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萨克斯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
8、射。恩格尔曼的实验中,黑暗与极细光束、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但不能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答案B1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CO2、H2O)和条件(光)(1)检测指标:是否有淀粉生成。(2)实验方法:实验植物先遮光进行饥饿处理再照光并给予相应条件处理后(施加变量)经酒精脱色碘液检验(能被碘液染成蓝色则说明有淀粉产生)。如图所示为验证CO2是光合作用必需原料的实验过程。2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1)检测指标:是否有淀粉生成。(2)实验方法:进行饥饿处理的植
9、物,经相应条件处理(是否有叶绿体)后,再经酒精脱色,能被碘液染成蓝色的则说明有淀粉产生。1(xx合肥高三质检)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以下哪项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的实验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解析:选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可以产生淀粉,说明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其他实验均无法证明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故C项正确。2用含18O的水浇灌
10、植物,经光照后,18O可最先发现于下面哪种产物中()A生成的葡萄糖中B生成的淀粉中C合成的蛋白质中D周围空气中的O2解析:选D。植物通过水的光解所释放O2进入空气,所以最先被发现18O。考点二以过程图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用书P701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光反应暗反应图解条件必须在光下有光、无光都可以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物质转化(1)水光解:2H2O4HO2(2)ATP的合成:ADPPiATP能量转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如图:2.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转移途径分析(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及各元素去
11、向(2)光合作用过程中O元素的转移途径HO18O2C18O2C3(CHO)HO(3)光合作用过程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g为物质,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_,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_。(2)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_,c为_,该物质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3)和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通过H和ATP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起来。(4)当g突然停止供应,则细胞内e的含量会_;当光照突然增强,细胞内e的含量会_ 。答案(1)红光和蓝紫光ATP中活
12、跃的化学能(2)水的光解ATP(3)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4)上升上升模型法分析C5、C3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中C3、C5及ATP和ADP含量变化可以采用如图分析:(1)停止光照时:ATP,ADP,C3,C5,分析如下:(2)CO2供应停止时:C5,C3,ATP,ADP,分析如下: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析:选D。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含的化学元素相同,都由C、H、O、N、Mg组成
13、,故A项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故B项正确。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约为663 nm,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约为645 nm,故C项正确。绿叶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极少,绝大多数绿光被反射出来,因此植物呈现绿色,故D项错误。2(xx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或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H并消耗ATP的场所D叶绿体以图甲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解析:选D。图乙所示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
14、素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对应于图甲中的,A项错误;在叶绿体的基质(图甲)中,也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B项错误;消耗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图甲),C项错误;是叶绿体的类囊体,叶绿体以图甲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D项正确。光合作用过程分析3(原创题)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C、D表示叶绿体的结构,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A部位BCO2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物质C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会升高D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中测到较高放射性解析:选B。CO2通过固定形成物质。4(xx北京东城期末)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
15、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1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22012种磷酸化糖类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解析:选C。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原料,A正确;每组照光后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其目的是终止相关的反应,这样测定的数据
16、,才能准确反映光照时间内放射性物质的分布,B正确;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O2先进行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是三碳化合物被还原,从表中可以看出,放射性首先出现在3磷酸甘油酸中,C错误;表中信息显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D正确。误区1认为用光照射光合色素就能发生光反应点拨叶绿体中的色素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但发生光反应除色素、光照之外,还需ADP、Pi、H2O、NADP、酶等。误区2认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其他生命活动,线粒体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点拨光反应产生的ATP仅用于暗反应C3化合物的还原,线粒体产生的ATP用于除光合作用之外的其他生命活动。
17、误区3认为白天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点拨植物在白天时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条件骤变细胞内H、ATP、C3、C5等物质的变化5(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解析:选B。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说明绿藻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用黑布遮光后,改变了绿藻光合作用的条件,此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光反应的产物O2、ATP和H(即NADPH)停止产生,所以A、C、D项所叙述现象会发生;光照停止,暗反应中C3还
18、原受影响,C5减少,CO2的固定减慢,B项所叙述现象不会发生。6.(原创题)右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的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的改变的分析,正确的是()A突然停止光照B突然增加CO2浓度C降低环境温度D增加光照强度解析:选D。突然停止光照时,H和ATP减少,C3被消耗的量减少,故其含量增多,而C5的来源减少,故其含量降低。突然增加CO2浓度时,合成C3的原料增加,导致C3含量增加。增加光照强度时,H和ATP增多,C3因大量消耗而减少,C5的含量增加。考点三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学生用书P711光照强度(1)原理:影响光反
19、应阶段ATP、H的产生。(2)曲线(3)分析:P点的限制因素(4)应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大棚蔬菜生产时,可在夜间进行人工光照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大田作物可采用轮作,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2CO2浓度(1)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2)曲线(3)分析:P点的限制因素(4)应用种植大棚蔬菜时,多施有机肥、人工增施CO2。大田作物应多施有机肥和实施秸秆还田,或南北向种植以保证空气顺畅流通。3温度(1)原理: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2)曲线(3)分析:P点对应的温度为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4)应用4矿质元素(1)原理:N、Mg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P
20、是辅酶NADPH的成分,K有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2)曲线(3)PQ的形成原因:施肥过多,植物吸水困难甚至失水,进而影响光合作用。(4)应用:合理、适量施肥。 (原创题)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强度为a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其直接影响是使光合作用产生的_和ATP过少,进一步限制了光合作用下一反应阶段中_过程的速率。(2)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和、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分别是_和_不同。(3)根据上述已有条件,在光照强度为c时,_(填“能”或“不能”)确定、哪种条件下人们获得的光合产物
21、较多。解析(1)a点时光照强度较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较低,因此该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原因是光反应弱,产生的H和ATP少,限制暗反应中C3的还原。(2)b点时,曲线和的自变量为温度,曲线和的自变量为CO2浓度。(3)人们获得的光合产物应为有机物的积累量,因为在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呼吸强度未知,因此无法判断光照强度为c时,哪种条件下获得的光合产物最多。答案(1)光照强度HC3还原(2)温度CO2浓度(3)不能1多因子变量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方法(1)当在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2)当在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细胞 能量 供应 利用 10 光合作用 讲义 26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41601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