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共38页).doc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共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共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ISO14001-2015)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可以建立实施的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其环境绩效的要求。本标准的目的是使组织寻求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系统化的方式,提供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框架。 本标准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它为环境、组织本身和相关方提供了价值。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 提高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大小,类型和性质,并适用于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控制或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本标准不对环境绩效做具体要
2、求。 本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地改善环境管理。它的所有要求都被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才可以声称符合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标准:无3 术语和定义 共33个术语。其中新增16个,与ISO9000相同20个。 1)相关方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 2)环境 组织运行的周围事物,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外部存在可能从组织内廷伸到当地、区域和全球系统。 注2:外部存在可能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3)环境因
3、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注2: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 环境因素的描述(污染物排放、资源能源消耗): 名词动词 如:噪声排放;扬尘排放;污水排放;固废排放;电能消耗;钢材消耗。4)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有害或有益的变化。5)风险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4:风险通常以事件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与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的组合来表示。6)风险和机遇 潜在的
4、有害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7)环境目标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制定的目标。8)参数 对运行、管理或状况的条件或状态的可度量的表述。 9)环境绩效 与环境因素的管理有关的绩效。 注1:对于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可能依据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或其他准则,运用参数来测量结果。环境方针:降低噪声排放环境目标:噪声排放达标环境指标:噪声及限值(d B);昼间70dB, 夜间55dB。10) 合规义务 组织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注1:合规义务是与环境管理体系(3.1.2)相关的。注2:合规义务可能来自于强制性要求,例如: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或来自于自愿性承诺
5、,例如:组织的和行业的标准、合同规定、操作规程、与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议。11) 生命周期 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注1: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12) 环境保护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13)绿色建筑 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
6、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望对ISO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与培训有需求者或有疑问者的联系与沟通:胡新华,QQ,微信hxh9,竭诚互动)。【标准要求】4 组织所处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理解要点】该条款要求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个性化的体系,以尽可能达到环境管理“预期结果”的目的。环
7、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为环境、组织、相关方提供价值。 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三个方面:增强组织环境绩效、遵守法律法规的合规义务、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为此,组织的内外部问题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增强环境绩效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最主要的预期结果。环境绩效通常体现在:预防污染、降低污染、治理污染、节能降耗等方面。 这些方面要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和活动来确定。可能需考虑包括对气候、天气(雾霾、酸雨、风沙)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水环境、土质、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状况的要求。应考虑是可以影响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组织的环境因素所影响的环境状况。遵守法律法规合规义务是对组织的基本要求。其更多体现
8、在组织面临的外部的(国际、国家、区域、地方)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如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监管、技术、金融、自然、竞争环境等。要考虑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哪些事情,允许鼓励哪些事情,从而使组织的活动符合全社会利益并受到保护和支持。政治环境会影响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国家提倡的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政策。环境保护的技术发展促使组织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组织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可能会遵守更严格的环境政策。 实现环境目标是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志。环境目标是组织所做出的承诺,是环境绩效的体现,是要达到的环境保护的总目的。从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内部环境来看,作为现代化
9、的企业保护环境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应该就其活动的范围,考虑应开展的环境管理活动,树立一个负责任的组织形象。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不同,发达程度不同,所从事的活动不同,背景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如组织内部特点和条件、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战略方向、文化、岗位职责、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工艺流程、员工的环境意识、素质、环保能力等是应考虑的内部环境。组织在分析背景环境时,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SWOT分析法、PEST分析模型等。 对组织所处环境的认识可应用于建立、实施、保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明确组织环境管理体系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从中确定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会。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中国的
10、环境问题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浪费的基础上,而且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人口众多,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承载能力弱,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已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中国在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方面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部分重要资源人均占有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 我国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水环境状况严峻、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等。 在
11、18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地位。” “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
12、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015.1.1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建立了严厉的行政问责机制。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在不断更新和颁布,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准要求】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理解要点】4.2条款明确要求组织在环境管理时,对那些与其有关的内外部相关方所明示的需求和期望有一个总体的(即高层次非细节性的)理解。组织要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环境利益相关方包括两方面:
13、从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中获得利益,比如社区的邻居;另一类相关方会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产生影响,比如行政监管。 由于相关方环境意识提高和政府依法加强环境治理,对组织保护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 组织应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了解相关方对环境的需求和期望,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组织环境管理涉及到的相关方: 顾客; 股东、投资者; 员工; 外部供应商; 政府监管机构; 非政府环保组织; 银行; 社区邻居等。不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股东、投资者:管理影响投资收益的风险和机会; 客户、供方:共同面对环境问题和环境利益寻求合作 员工:安全、有益健康的工作环境; 对外部供应商施加的环境保护影响; 政府:良
14、好的合规表现、良好的环境绩效; 非政府组织:为实现NGO环境目标,寻求支持与合作; 银行出于社会责任对组织要求; 社区:可接受的环境表现,真实诚信的环境信息等。组织可通过:识别法律法规要求、网络信息、主动调查、监视相关方需求期望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需求【标准要求】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 b)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
15、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理解要点】知识的需求。 组织需建立有关的准则,评价并判定这些信息,对组织环境绩效或决策的潜在影响、利益相关方产生风险及机遇的能力、被组织决策或活动影响的能力等。一旦利益相关方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组织的决策和活动相关的环境绩效影响时,组织应充分考虑。 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不是组织必须遵守的要求,除法律法规等强制要求外,由组织决定自愿接受或采纳。标准要求组织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及适用性,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应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所能控制和影响的程度;临时场所包括重要环境因素或合规性义务的,必须包含在范围内;在交通运输活动占比较大或比较重要
16、的组织,交通运输及沿线活动应包含在体系内。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界定一般需要考虑: 组织的行政办公区域(含组织各层次); 生产、辅助生产、生活区域; 组织单元(职能管理部门)、活动场所; 组织可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 过程、产品和服务活动全生命周期。【标准要求】4.4 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和4.2获得的知识。【理解要点】该条款提出了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组织应根据4.1和4.2的要求,即组织实际情况,建立、实施、
17、保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组织自主决定如何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一个和多个过程,包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实现期望的结果。(标准一共30个条款) 组织应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各项业务活动,如设计和开发、采购、人力资源、生产、市场、销售、服务等。 组织应将组织所处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5 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
18、系所需的资源;领导作用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理解要点】标准对最高管理者共提出了9个方面的职责的要求。 与04版标准相比,增加了“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承担责任”、“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环境信息的内外部交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指导和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
19、出贡献的” 、“推动持续改进”、“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展示其领导作用”等要求。 这些要求中有的要亲自参加,有的可委派授权,当委派授权时要保留确保这些活动得以实施的责任。最高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负责的有关证据:理解需要应对的环境风险和业务风险: 理解对环境有益、经济有利的机会; 指导战略决策时考虑环境事项; 把握环境方针导向与战略方向一致; 指导战略目标策划考虑环境目标; 推动EMS要求融入业务过程和运行活动; 指导组织的绩效管理中考虑环境绩效; 为有关业务管理者分配EMS职责并授权; 授权提供资源(人、财、物、技术等); 推动建立和运行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 推动建立和运
20、行EMS、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机制;组织EMS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标准要求】5.2 环境方针 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所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与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一项或多项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和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相关的特殊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殊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d)包括履行合规性义务的承诺 ; 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组织应对所确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有一总体了解
21、。考虑其中的合规性义务和对有关知识的需求。环境方针应: -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 -在组织内得到交流; -可为相关方获取。【理解要点】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是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宗旨和方向。其内容应满足: 方针应适合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性质,即组织的特点;反映对重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 方针还应体现三个方面的承诺:履行合规性义务、保护环境、持续改进提高环境绩效。 方针应为建立目标,指标提供框架。 三个承诺中,合规性义务承诺最为重要。 方针的有关具体承诺应与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关,包括地区的环境状况。具体承诺的内容可能涉及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再循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
22、生态系统、环境修复等。举例: 关爱生命,保护环境,营造绿色建筑;遵守法规,注重预防,追求自我超越。 坚持人文精神,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 应有对方针内涵的解释,使全体员工的理解一致,真正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 方针应形成文件的信息,易为相关方获取。向为组织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传达、贯彻,并定期评审其适宜性。(期望对ISO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与培训有需求者或有疑问者的联系与沟通:胡新华,QQ,微信hxh9,竭诚互动)。【标准要求】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为相关的岗位分配职责和权限,并在组织内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为下述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 a)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SO14001 2015 环境管理 体系 标准 理解 要点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