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汇总(共21页).doc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汇总(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汇总(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高在三角形内),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认识等腰梯形;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 ,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
2、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第一课时 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师:同学们
3、,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师生交流后说一说。2.导入新课。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1.画三角形。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2)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三角形有3
4、条边,3个角。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3)观察比较。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1.课件出示教材第
5、76页例题2人字梁图。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2.组织交流。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
6、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出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3.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底 底强调: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第二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
7、系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3.导入新课。三角形还有什么特
8、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2.操作交流。(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2)小组交流。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回答预设: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
9、围成三角形。追问:第种情况和第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认识到:第种情况中,4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第种情况中,5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教师小结:因为4cm+2cm8cm,5cm+2cm8、4+85、5+84;第种情况:4+25、4+52、5+24。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4.验证规律。提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4)总结规律。提问:通过验证,你发现
10、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追问: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5.议一议: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长的小棒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2题。这道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题目提供了四个答案让学生
11、进行选择,降低了思维难度,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第三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12、谈话引入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口答。2.认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引导学生说出90、60、30。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45、45。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90+60+30=18090+45+45=1803.导入新课。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二、交流共享1.量一量,算一算。(1)从教材第113页剪下3
1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剪下三角形后,提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三角形名称3个内角的度数3个内角度数的和(2)汇报交流。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180,但一定会接近180。(3)回顾交流。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是180,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在测量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引导思考:看来用测量的方法还
14、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2.拼一拼,看一看。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2)组织观察。提问:观察这几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都拼成了一个平角。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现在我
15、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1)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2)将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3)量一量拼成了什么角。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3的度数的?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用180减去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二”第10题。这道题也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点来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前两小题和“练一练”的思路相同,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3.自学教材第79页“你
16、知道吗”。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第四课时 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三角形有哪些特点?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
17、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1.第1题。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2.第2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3.第6题。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三、综合练习1.第7题。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
18、三条边的长度。2.第11题。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3.第12题。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 补第五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了解各种三角形的特点。2.通
19、过观察、比较、归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钝角?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锐角:大于0且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2.课件出示下面三个角。提问:怎样把这三个角转化成三个三角形?学生回答:只要将角两边分别添上一个端点,再将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就转化成三角形了。3.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分类,那么三角形又可以
20、怎样进行分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题5。2.组织学生观察课件中的6个三角形,指名说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学生观察后得出:(1)号和号这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2)号和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直角,2个锐角。(3)号和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钝角,2个锐角。3.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分类。提问:你能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吗?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分类。小组内再互相分别说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4.组织全班交流。(1)通
21、过学生交流得出: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2)启发思考。提问: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为什么?引导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因为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追问: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引导学生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5.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教师介绍: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
22、第83页“练一练”第1题。通过这道题让学生经历“画三角形量角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每种三角形认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完成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当判断有一定困难时,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或量角器辅助判断。3.完成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3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围一围,然后互相评价。教师用投影展示个别学生围出的三角形,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第六课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认识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在探究图形特征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苏教版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单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教案 汇总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