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实习指导》(共26页).doc





《《诊断学实习指导》(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实习指导》(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诊断学实习指导检体诊断 一、实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检体诊断的实习,要求掌握系统、全面的体格检查顺序和基本方法,熟悉各种生理和病理体征,并能正确地加以描述和记录。 (2)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典型体征,并能解释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3)在临床实习时,必须遵守医院的一切规章制度;必须具有高度的受伤观点,关心病人、注意保暖;在检查时如果病人有不适感或病情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检查、并报告教师;对检查不合作的病人,应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对恶性疾病或预后不良的患者不得对其透露病情,尽量避免增加病人负担。 二、实习方法,在整个实习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勤实践、多观察、好
2、学习,培养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分次分组循序进行,并应做到下列几点: (1)课前应充分作好预习,了解每次实习的内容、方法与要求,并准备好所需用的检查设施。 (2)检体诊断的基本操作方法,只有通过反复练习、体会方能掌握。因此、必须先在同学中互相检查,反复练习,基本掌握后才能进行临床实习。 (3)本指导重点描述检查方法,因此在实习中,应反复对照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学习,不断加深理解,提高诊断疾病的能力。 21 一般状态及头颈部检查【目的要求】 学会对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淋巴结及头颈部的检查方法及其顺序、并了解正常特征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实习方法】 一、实习前应备齐听诊器(每
3、人一具)、无菌压舌板、手电筒及棉签等。 二、分组进行,先由教师做检体示教,然后每两名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习后每人写出符合病历格式的实习报告,交教师批改。 【实习地点】 示教室 【实习时间】 3学时 【实习内容】 一、一般状态全身一般检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及步态等。 (一)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测体温 测量体温通常有三种方法: (1)口测法:将消毒过后的口表体温计水银柱端置于舌下,然后紧闭口唇,不用口唇,不用口腔呼吸,测量5分钟后读数。 (2)肛测法:被检查者取侧卧位,将肛表头部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
4、达肛表一半为止。测量5分钟后读数,此法较口测法温度高0.30.5,此法测的体温准确,适用于幼儿及昏迷的成人患者。 (3)腋测法: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测量10分钟后读数。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将体温计振摇,使水银柱降至36以下;患者及体温计附近应避免有影响体温的冷热物体,如冰袋、热水袋,火炉等;检查前患者不应饮热水或用热毛巾擦拭液部;腋测法腋窝应干燥。将测得的体温予以记录在病历上或按时间记录在体温单上。 2、呼吸:被检查者端坐或平卧,进行自然呼吸,必要时嘱被查者放松裤带,观察其呼吸类型(胸式、腹式及混合式)、深度、次数(以一分钟计)、节律、呼、吸气时长短的关
5、系、呼吸辅助肌运动的情况。 3、测脉搏:一般取挠动脉,必要时可取其他动脉。通常用食指、中指及元名指的指尖互相靠拢平放于所测动脉处的皮肤上,进行左右两侧仔细触诊,检查时应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动脉壁的状态。 4、测血压:先嘱被检查者安静休息片刻(510分钟),并应避免劳累和任何精神因素的影响。一般多检查肱动脉,测定时被检查者手臂应置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助软骨、仰卧位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并外展45。,将袖带展平,气袋中部对准肱动脉,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不可过紧或过松,将听诊器膜式体件放在肘部肱动脉上,然后向气袋内打气,待肱动脉搏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64.okPa
6、后缓慢放出气体,使汞柱徐徐下降(以每秒钟2毫米为宜),在下降过程中,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所示的压力值即为收缩压,此音逐渐增强后、又转为柔和的声音,继之性质突然变低沉而很快消失,一般取动脉音消失前突然变低沉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测血压时,一般右上肢为准,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测量结果用分数方式记录,分子为收缩压,分母为舒张压、并注明kpa。读数时,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最后读kpa。 测量血压时,必要时也应测定左上肢及下肢血压。测定下肢血压时取俯卧位,袖带缚于腘窝上方约34厘米处,听诊器体件按在腘动脉上,测定腘动脉的压力,其余方法同上。健康成人收缩压18.6KPa,舒张压12.OKpa,脉压为4.
7、05.3kpa。 (二)发育 发育通常可从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发育正常时,年龄与智力、体格的成长状态是均衡的。 通过观察区别被检查者的体型:瘦长型(无力型)者,体高肌瘦,颈细长,垂肩,胸廓扁平,腹上角小于90。,肥胖型(超力型)者,体矮健壮,颈粗短,面红,肩平,胸廓宽阔,腹上角大于90。,均称型(正力型)者,体格各部结构均称适中,正常人一般多为此型。 (三)营养 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充实状况综合判断。检查方法是观察前臂内侧及上臂背侧皮下脂肪的充实程度,营养状态常用:良好、中等及不良三个等级来概括。 良好:皮肤光泽、粘膜红润、皮
8、肤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光泽等;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有条纹或凹陷、毛发稀疏无光等;中等: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四)意识状态 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正常人意识清晰,反应敏锐,思维合理,语言清晰,表达能力如常,检查方法:问诊,通过与病人对话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对时间、人物、地点的分析为)。例如:问患者家住哪里?多少岁?家有几人?你现在在哪里?现在是什么时间?我是谁等等;作神经系统的反射检查,如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及瞳孔反射、角膜反射、肌腱反射等,以测定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的程
9、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谵妄等(详见诊断学)。 (五)面容与表情 正常人表情自如,无病容表现。通过望诊,观察某些疾病时特殊面容。 (六)体位是指患病时身体所处的位置,通过临床观察识别以下体位: 1、自动体位:身体可自由活动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体位。 3、强迫体位:患病后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病人常被迫采取某种体位(参阅诊断学)。 (七)姿势与步态:正常人躯干端正、肢体灵活适度。观察某些疾病时出现的姿势及步态异常。 二、皮肤粘膜 检查方法多用视诊,有时还须配合触诊才能获得更加清楚的印象。 (一)颜色 观察皮肤粘膜颜色时,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应注
10、意毛细血管的分布、血管的充盈度、色素量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等因素的影响。检查时注意有无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等改变。 (二)湿度与出汗 皮肤的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正常人出汗多少除与植物神经功能差异有关之外,尚受到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一通过临床观察了解风湿热,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的皮肤湿润情况。 (三)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厚薄及组织间隙所合液量有关。检查方法:用示指和拇指将手背或上臂内侧部的皮肤拈起,然后松手,观察松手后皱折平复情况,正常人立即平复,皱褶缓慢平复示弹性减弱。 (四)皮疹 正常人通常无皮疹。发现皮疹时,应详细询问,观察并记录
11、其出现与消退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形态、大小、颜色,以及压之是否退色、平坦或隆起,有无搔痒,脱屑等。 (五)出血点与紫癜直径小于2毫米者为出血点,出血点压之不退色,此点与红色的皮疹不同,出血点不高出皮面,此点与小红痣不同,35毫米者为紫癜:直径在5毫米以上者为淤斑,片状出血并有局部皮肤显著隆起者为血肿。 (六)蜘蛛痣 好发部位:面部、颈部、前胸及上肢等处的皮肤。检查方法:用火柴杆压迫蜘蛛痣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即退色,解除压力后又复出现。此征不仅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也见于健康孕妇。 附: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退色,称为肝掌。 (七)瘢痕 观察并记录其部位及大小。
12、 (八)水肿 检查水肿常用视诊及触诊法,视诊:观察眼脸、眶下、踝部或胫前等部位,重度水肿时须观察外阴部。触诊:用手指压迫踝部或胫前等部位,观察有无凹陷、凹陷深度及恢复情况。胸腹部水肿检查法:用钟形听诊器头压迫水肿部位数分钟后,遗留一园圈形凹陷,即为水肿征象。根据水肿程度和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参阅诊断学)。 (九)毛发 检查时应注意毛发颜色、分布、脱落的形式及疏密程度等。 三、淋巴结 临床上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部表浅的淋巴结。常用触诊法,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检查时局部肌肉及皮肤应放松,由浅入深进行触诊,应注意淋
13、巴结的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及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瘘管等。还应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正常人常可在腋窝、腹股沟等处触及直径约0.10.5厘米的表浅淋巴结,其质地较软、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法:检查者应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示指仔细触诊锁骨上窝有元淋巴结。 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以手扶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医生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直达腋窝顶部。检查时,应包括胸大肌群、肩胛下群淋巴结。检查滑车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左前臂,以右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向滑车上进行触摸。 四、头部及其器官 (一)头颅 头颅检查应注意颅围大小、外形改变及
14、运动异常,小儿注意囟门是否闭合、有无凹陷或膨隆.头围测量法,用软尺测量自眉间绕枕骨粗隆的周长。 (二)眼 1、眉毛:观察眉毛有无过于稀疏或脱落,尤应注意外13的改变。 2、眼险:注意眼险有无下垂、水肿或闭合障碍,有无内、外翻及倒睫等。 3、结膜:检查时须翻转眼睑才能进行,翻转眼睑的要领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上眼睑中部的边缘,嘱被检查者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食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翻转眼睑时动作要轻巧、柔和。首先要在同学间反复练习,然后才可检查病人。注意观察结膜有无充血、苍白、出血点、颗粒及滤泡等。 4、眼球:注意眼球有无外突及运动异常。 突眼
15、的检查:精确的检查可用眼球突度计测定。常用者有:上睑孪缩征,又名格雷夫氏征(Von Greefe氏征)。被检查者眼球随检查者手指由上向下移动时,上睑不能伴随眼球下旋的速度下垂,使角膜上方的白色结膜暴露。突眼不瞬征,又名斯蒂尔威氏征(Stellwag氏征)。由于提上睑肌痉孪,上睑退缩而使两眼突出,瞬目次数减少。眼球聚合试验,又名Mobius氏征:嘱患者凝视医生的右手示指,手指先放在远处约一米之外再缓慢移至患者的鼻前,此时两眼球均应向内斜视,如不能斜视或斜视能力减弱,即为本试验阳性。额纹消失试验,又名爵夫罗氏征(Joffroy氏征):嘱患者头、额略上抬,两眼突然向上看,如额部皱纹消失,则爵夫罗氏征
16、阳性,眼裂增宽征,又名达林普尔氏征(DalrymPle),眼裂较正常增宽。 斜视检查法:用不透明物遮住被检查者一侧眼,用另一侧眼凝视正前方光源,然后取下遮被物,如眼球偏斜,为斜视。 复视检查法:嘱病人注意光源,如看到两个光点即为复视。 眼球震颤检查法:嘱被检查者眼球随医生手指所示的方向(水平或垂直)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水平或垂直方向的不自主摆动。 眼压指测法:先令患者双眼很自然地尽量向下看,检查者以两手示指尖轻轻按压上眼睑的两侧,其余手指放在额及额都不应悬空,以一指固定在眼球,同时另一指尖压迫眼球,借传达到固定的指尖的波动感就可以估计眼球的硬度,同时以于测定自己的眼压,以与患者眼压进行对
17、比,正常值1.32.6kpa精确测量需用眼压计。 5、巩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巩膜有无黄染及黄染程度。 6、角膜:观察角膜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及新生血管等。 7、虹膜:正常为圆盘形。中央有园孔即瞳孔。东方民族虹膜多为棕色。正常虹膜纹理呈放射状排列。在充分光线下观察虹膜有无纹理模糊或消失,颜色是否变淡,虹膜有无裂孔或形态异常等。 8、瞳孔:正常人瞳孔直径约34毫米。检查时注意瞳孔的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园等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有无异常等。 对光反射检查法: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先令患者向远方平视,然后用手电筒突然直按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正常人瞳孔受光线剌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
18、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间接对光反射。用左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情况。正常人当一侧受光线刺激后,对侧瞳孔也立即缩小。 调节反射检查法:嘱被检查者注视一米以外的检查者的食指,然后将食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厘米处)。正常人瞳孔应逐渐缩小,称为瞳孔调节反射,同时双侧眼球向内聚合,称为辐辏反射。 9、视力:在眼科实习进行。 (三)耳 注意耳廓形态,有无外伤、结节及畸形。外耳道有无疖肿、分泌物,乳突有无压痛。听力检查:粗测法:在安静室内嘱被检查者闭目坐于椅子上,并用手指阻塞一侧耳道,检查者持手表自一米以外逐渐移近被检查者耳边,直到听到声音为止。听力正常者一般在一米左右处
19、即可听到机械表声。两侧听力大致相同,精测法需用音叉或电测听器进行。 (四)鼻 注意鼻外形,有无鼻翼扇动。鼻前庭有无疖肿,鼻中隔检查法:检查者将拇指置于被检查者鼻尖,其他四指置于额部,以拇指上推鼻尖,即可粗略观察鼻中隔,注意有无穿孔,是否居中,鼻粘膜有无充血及分泌物,鼻通气检查法:医生用示指或拇指压一侧鼻孔,嘱被检查者用另一侧鼻孔吸气。 鼻窦压痛检查法:上颌窦:医生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或右额部向后按压。额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手示指置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向上按压。筛窦:双手固定病人两侧耳后,双侧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耻之间向后方按压。 (五)口 口的检查包括口唇。
20、口腔粘膜、牙齿、舌、咽部及扁桃体、喉等内容,应依次从外向内进行。 1、口唇:注意色泽,有无苍白、紫绀、干燥、皲裂、口唇疮疹、口角腐烂等。 2、口腔粘膜:检查时应在充分的自然光线下或用于电筒照明进行。观察有无出血点、淤斑、溃疹、疹子及色素沉着。 3、气味:有无口臭及其他气味。 4、牙齿与牙龈:有无龋齿、义齿、残根及缺牙。如发现可用下列格式标明所在部位: 注意有无出血、肿胀、牙龈缘有无铅线。用压舌板轻压牙跟根部检查有无溢脓。 5、舌:注意舌苔,舌形态,舌伸出后有无偏斜及震颤。 6、咽部及扁桃体:被检查者坐在椅子上,头略后仰,口张大并发啊音,此时医生将压舌板置于舌前去与后去交界处迅速下压,在手电筒照
21、明下或充分的自然光线下,可见软腭、悬雍垂、咽腭弓、舌腭弓、扁桃体及咽后壁。注意咽部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咽后壁有无淋巴滤泡增生,扁挑体有无肿大。扁挑体肿大程度分三度:I度,不超过咽腭弓;度,超过咽腭弓;度、超过咽后壁中线(图21)。 7、腮腺:正常人触不出腺体轮廓,肿大时可见到以耳垂为中心的隆起,触之界限不清,注意有无压痛。检查腮腺导管开口处(位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有无分泌物。 五、颈部 (一)外形 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 (二)活动度 正常人伸屈及转动自如。注意有无斜颈及活动受限。颈抵抗(或称颈强直)检查法:嘱患者仰卧,去掉枕头,两下肢伸直,医生以右手轻压胸部,左手置于患者枕后
22、轻轻抬头向前屈曲,然后左右转动颈部。观察有无抵抗以及能否充分前屈曲。有抵抗者及不能充分向前屈曲者为颈强直阳性。如抬头对患者的两膝关节层油,叫做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三)血管 颈静脉怒张检查法:当患者立位与坐位时可见明显颈静脉充盈;当患者平卧时颈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处以上;当患者半卧45。时颈静脉充盈超过锁骨至下颌角距离的下1/3处以上。均称为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观察:正常人一般不易见到,仅在剧烈活动,心搏出量增加时可见微弱搏动。如观察到颈动脉搏动,表示脉压明显增加.在颈静脉怒张的患者中,应观察颈静脉有无搏动。颈部大血管杂音检查法:正常人一般无血管杂音
23、。检查时可用听诊器膜式体件置放于椎动脉,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的体表处,听有无血管杂音。杂音一般在收缩期明显,提示该动脉狭窄。 (四)甲状腺 甲状腺肿大可通过视诊及触诊检查。 触诊方法: 双手触诊法:检查者可位于病人背面,触诊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即为甲状腺。检查左叶时,右手食指及中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左轻推甲状腺右叶,左手食,中环食指触摸甲状腺。用同法检查右侧。也可在病人前面进行,检查者以左手拇指置于甲状软置下气管右侧向左轻推右叶,右手之指触摸甲状腺左叶。换手检查右叶。 单手触诊法:检查者右手拇指置于环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将甲状腺轻推向左侧,其余食中环三指触摸甲状腺左叶,也可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学实习指导 诊断 实习 指导 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