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备考:饮酒知识点总结(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备考:饮酒知识点总结(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备考:饮酒知识点总结(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考语文备考:饮酒知识点总结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原文呈现饮酒其五魏晋 陶渊明结庐1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问君3何能尔4?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5见6南山7。山气日夕8佳,飞鸟相与还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
2、的喧扰。(3)君:指作者自己。(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5)悠然:自得的样子。(6)见:看见(读jin),动词。(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
3、志。 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
4、”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备考 饮酒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