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宿舍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共5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层宿舍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共59页).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毕业设计计算书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年级专业: xx级土木工程专业 设计题目: XX宿舍楼设计 指导教师: xx xxxxxxx 2013年3月14日目 录1 绪论 1 2 结构设计32.1 工程概况 3 2.2 结构设计条件 3 2.3 结构选型和布置 3 3 框架计算简图 5 3.1 说明 5 3.2框架梁柱的界面特性53.3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64 荷载计算 9 4.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94.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1 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载总图 11 5.1 顶层梁柱13 5.2 标准层梁柱 15 5.3底层梁柱 17 6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与位
2、移验算 19 6.1 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统计 19 6.2 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21 6.3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21 6.4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水平侧移验算 23 7 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侧移与内力计算 29 7.1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侧移验算 29 7.2 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0 8 迭代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35 8.1 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36 8.2 弯矩调幅 41 8.3 内力组合 42 9 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 47 9.1 框架柱截面设计 47 9.2 框架梁截面设计 49 9.3 板的配筋 51 9.4 次梁配筋 54 参 考 文 献 57 致 谢
3、58 专心-专注-专业1 绪论 根据设计材料提供的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及所在地区的抗震烈度(8度),确定出拟建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我们主要以结构设计为主。建筑设计部分:对影响建筑物的各种因素加以考虑,使其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比较经济、美观。在高宽比、隔音、安全出口、消防、节能等方面,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结构设计部分:主要对结构的内力计算。包括地震计算、风荷载计算、恒载内力分析和进行主要方面的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的组合进行配筋。结构计算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构件布置,按建筑方案中的平、立、剖面进行设计,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及布置,绘出结构计算简图
4、并初选梁、柱截面;荷载统计,在初选截面的基础上,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荷载的取值按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位置查找荷载规范,完成恒载及活载的统计,并求重力荷载代表值;框架水平地震作用下侧移验算,先算出各个构件的侧移刚度,再根据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按底部剪力法求水平地震剪力,顶点无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横向框架内力分析,分析了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剪力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迭代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剪力;内力组合,对恒载、活载及地震作用下横的向框架的内力进行组合,找出最不利的内力组合,作为对框架梁、柱进行截面设计,和截面配筋计算的依据; 板的设计,用弹性理论对板进行设计,求出板的配筋;设计成果,
5、建筑图七张,平面图三张、立面两张、剖面图一张。配筋图三张,柱配筋图一张、梁配筋图一张、板配筋图一张。以及建筑和结构设计说明等;计算机应用,使用了AUTO CAD绘图、EXCL表格制作和WORD排版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并取一榀框架进行内力配筋计算,绘制结构配筋图。此外,还参考了有关的图集和教材,如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上、中册)、建筑抗震简明教程等,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设计中不合宜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2 结构设计2.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廊坊市xx宿舍楼设计 2.工程地点:河北省廊坊市市区 3.建筑面积约:4700平方米 4.建筑物为五层,底层层
6、高为3.6m,其他层高为3.3m,室内外高差450mm 5.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6.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7.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为二级 8.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9.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10.基本雪压:0.4kN/m2 11.基本风压:0.45kN/m2,地面粗糙度C类 12.场区内地势平坦,符合施工要求,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2.2 结构设计条件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廊坊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风压:0.45 kN/m2,雪压:0.4 k
7、N/m2 ,地面粗糙程度类别为C类。本建筑物为单体建筑,可不考虑周围建筑物影响。本建筑功能要求:宿舍、卫生间、宿管办公室等。采用三跨柱网对称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C30。钢筋:本工程钢筋采用HPB235和HRB335级钢筋。墙体:外墙采用标准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小型砌块。2.3 结构选型和布置2.3.1 结构选型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3.2结构布置 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施工方案采用现浇整体式梁、板、柱。楼板为单向肋梁楼板结构,楼梯为整体现浇板式楼梯,外墙为370mm的标准砖,内墙为加气混凝土小型砌块。2.3.3 初估截面尺寸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
8、度为8度,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房屋高度为16.8m,长度为64.8m。查相关规范得出抗震等级为二级,全部混凝土标号为C30,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级钢筋,其他采用HPB235。楼盖和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板厚板跨(板跨为2m),且民用建筑楼板h=60mm,根据要求取h=100mm。 根据柱网平面布置图,边柱及中柱的承载力范围为7.2m x 3m和7.2m x 4.1m。估算截面尺寸时楼面荷载可以近似取为9.5kN/m2(以中柱计算为例)。 梁截面尺寸估算: 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和宽可由下式决定 h=()主梁跨,梁跨为6m,取h=600mm B=()h,取b=300mm 次梁高宽可由
9、下式决定 h=()次梁跨,梁跨为7.2m,取h=500mm B=()h,取b=200mm 柱截面尺寸估算: 所以得出柱子的尺寸为343mm x 343mm 。由于800mm以下的柱子截面宜取50mm的倍数,则可以取400mm x 400mm。抗震方面:梁内钢筋伸至边柱内长度,则柱截面满足要求。3 框架计算简图3.1 说明 框架计算单元:取三轴上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在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各楼层的柱截面不变故梁的跨度就是柱截面行心轴线之间的距离。首层层高3.6m,其它层层高3.3m。3.2框架梁柱的界面特由构件的几何尺寸、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则梁和柱的I和i等截面特征如下表。 表
10、3-1 梁截面特征表 中框架梁层数混凝土强度梁编号截面宽高b/mm h/mm梁跨L/mm混凝土弹性模量EC /Pa 截面惯性矩I/ mm4线刚度i/Nmm相对线刚度I1-5C30AB3006006000300005.41095.410100.28C30BC3006002200300005.41091.472710110.77C30CD3006006000300005.41095.410100.28边框架梁层数混凝土强度梁编号截面宽高b/mm h/mm梁跨L/mm混凝土弹性模量EC /Pa 截面惯性矩I/ mm4线刚度i/Nmm相对线刚度I 1-5C30AB3006006000300005.41
11、094.0510100.21C30BC3006002200300005.41091.104510110.57C30CD3006006000300005.41094.0510100.21 表3-1 柱截面特征表 层数混凝土强度柱子编号柱面宽高b/mm h/mm柱高L/m混凝土弹性模量EC /Pa 截面惯性矩I/ mm4线刚度i/Nmm相对线刚度I1C30A B C D4004004.6300002.131091.3910100.7225C30A B C D4004003.3300002.131091.9410101.03.3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3.3.1柱子计算 首层: 25层:3.3.2 梁
12、计算 3轴为中框架梁,考虑到整体现浇板结构中板对梁的有利作用,对中框架梁取I=2I0 ,边框架梁取I=1.5I0 ,其余梁截面相同。 边AB、CD跨梁: 中间BC跨梁:3.3.3 相对线刚度的计算 令二至五层柱子的线刚度为1.0,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 一层柱子: AB、CD跨梁: BC跨梁: 同理可得边跨的梁相对线刚度: AB、CD跨梁: BC跨梁: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画出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图: 注:括号内为边框架相对线刚度 图3.1 框架柱相对线刚度4 荷载计算4.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4.1.1 不上人屋面恒载 保护层:浅色涂料 忽略 防水层:防水卷材SBS(3+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3、0.4kN/m2 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4kN/m2 找坡层:30厚LC5.0轻集料混凝土 80.03=0.24kN/m2 保温层:100厚岩棉 2.50.1=0.25kN/m2 结构层: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0.1225=3kN/m2 板底抹灰:10mm厚 0.0117=0.17 kN/m2 合计 4.46 kN/m24.1.2 楼面恒载楼面:10mm厚花岗岩地砖,聚合物水泥砂浆铺砌 0.0135.4=0.354 kN/m2结合层:5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 0.00520=0.1 kN/m2 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 0.0220=0.4kN/m2
14、找坡层:5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 0.00520=0.1 kN/m2结构层:10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0.1025=2.5kN/m2 板底抹灰:10mm厚 0.0117=0.17 kN/m2 合计 3.454 kN/m24.1.3 梁自重 主梁:bh=300mm600mm 25kN/m3 0.3m(0.6-0.1)=3.75kN/m 次梁:bh=250mm250mm 25kN/m3 0.25m(0.5-0.1)=2.5kN/m 4.1.4 基础梁自重:bh=250mm400mm 25kN/m3 0.25m0.4=2.5kN/m 4.1.5 柱自重 KZ1:bh=400mm400mm 25kN/m
15、3 0.4m0.4m=4kN/m 抹灰层:10mm厚 17kN/m3 0.01m40.4=0.272kN/m 合计 4.272kN/m 4.1.6 墙自重 外纵墙自重 首层: 纵墙 11.8kN/m3 0.9m0.37m=3.93kN/m 铝合金窗 0.35kN/m3 1.5=0.525kN/m 外墙面贴瓷砖 0.5kN/m3 (3.6-1.5)m=1.05kN/m 内墙面20mm厚抹灰 17kN/m3 0.02m(3.6-1.5)m=0.714kN/m 合计 6.22kN/m 标准层 纵墙 11.8kN/m3 0.9m0.37m=3.93kN/m 铝合金窗 0.35kN/m3 1.5=0.5
16、25kN/m 外墙面贴瓷砖 0.5kN/m3 (3.3-1.5)m=0.9kN/m 内墙面20mm厚抹灰 17kN/m3 0.02m(3.3-1.5)m=0.612kN/m 合计 5.97kN/m 内纵墙自重 首层 纵墙(横墙) 11.8kN/m33.6m0.2m=8.50kN/m 抹灰层20mm厚(两侧) 17kN/m3 0.02m3.6m=1.22kN/m 合计 9.72kN/m 标准层 纵墙(横墙) 11.8kN/m3 3.3m0.2m=7.79kN/m 抹灰层20mm厚(两侧) 17kN/m30.02m3.3m=1.12kN/m 合计 8.91kN/m 女儿墙自重 墙重及压顶重 11.
17、8kN/m3 0.9m0.2m + 25kN/m3 0.2m0.3m= 3.624kN/m 外墙面贴瓷砖 0.5kN/m3 (0.9 + 0.3)m=0.6kN/m 水泥粉刷内面 0.36kN/m3 (0.9 + 0.3)m=0.432kN/m 合计 4.656 kN/m 4.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4.2.1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不上人屋面:0.5kN/m2,楼面:宿舍楼楼面为2.0kN/m2,宿舍楼走廊为2.0kN/m。综合考虑为4.0 kN/m24.2.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Wk=0.4kN/m2,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大值。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载总图
18、 结构的布置已经确定,则荷载的传递路径已经可以知道了。从结构布置图中可以知道:屋盖和楼盖的梁格将板划分为单向板(),则可知道板面均布荷载传给纵向次梁及纵向框架梁,纵向框架梁及次梁以集中力的方式传给横向承重框架梁,为计算方便将框架梁的自重化为集中荷载。图5.1 计算单元图5.1 顶层梁柱5.1.1 恒载计算 AB和CD跨梁 板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gk =4.46kN/m22m=8.92kN/m 边框架梁 gk1=4.46kN/m21m=4.46kN/m A轴和D轴 gk2=4.65kN/m(女儿墙) 中框架梁B轴和C轴 gk =4.46kN/m2(1.1 + 1)m=9.366kN/m 次梁传
19、给横向框架梁 中间次梁传递 次梁自重 Gk1=2.5kN/m2(7.2-0.3)m=17.25kN 板到次梁到主梁 Gk2=8.92kN/m27.2m=62.22kN 小计 G1k=17.25kN + 62.22kN =81.47kN 横向框架梁自重 gk =3.75kN/m 折算为集中荷载 G2k=3.75kN/m22m=7.5kN 合计 Gk = G1k + G2k =88.97kN 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gk =4.46kN/m21.1m=4.906kN/m 次梁传给主梁 次梁自重 Gk1=2.5kN/m2(7.2-0.3)m=17.25kN 板传递 Gk2=4.906kN/m27.2m
20、=35.32kN 小计 g1k =52.57kN 框架梁自重 gk =3.75kN/m 折算为集中荷载 G2k=3.75kN/m22m=7.5kN 合计 Gk = G1k+ G2k=60kN 柱子 边柱 (A轴和D轴) 边框架梁传递 Gk1=(4.46 + 4.65)kN/m7.2m=65.59kN 边框架梁自重 Gk2=3.75kN/m(7.2-0.4)m=25.5kN 合计 91.09kN 中柱 纵向中框架梁传递 Gk1=9.366kN/m7.2m=67.44kN 纵向中框架梁自重 Gk2=3.75kN/m(7.2-0.4)m=25.5kN 合计 92.94kN5.1.2 活载计算 AB和
21、CD跨梁 板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qk =4.0kN/m22m=8.0kN/m 边框架梁 qk=4.0kN/m21m=4.0kN/m 中框架梁B轴和C轴 qk =4.0N/m2(0.55 + 1)m=6.2kN/m 次梁传给主梁 中间次梁传递 QK=8.0kN/m27.2m=57.6kN/m 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qk =4.0N/m21.1 m=4.4 kN/m 次梁传给主梁 QK=4.4kN/m27.2m=31.68kN/m 柱子 边柱 (A轴和D轴) 边框架梁传递 QBK = QEK =4.0kN/m7.2m=28.8kN 中柱 QK =6.2kN/m7.2m=44.64kN5.2 标准
22、层梁柱5.2.1 恒载计算 AB和CD跨梁 板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gk =3.54kN/m22m=7.08kN/m 边框架梁 gk1=3.54kN/m21m=3.54kN/m A轴和D轴 gk2=5.97kN/m(墙) 中框架梁B轴和C轴 gk =3.54kN/m2(1.1 + 1)m=7.43kN/m 次梁传给横向框架梁 中间次梁传递 次梁自重 Gk1=2.5kN/m2(7.2-0.3)m=17.25kN 板到次梁到主梁 Gk2=7.08kN/m27.2m=51kN 小计 G1k =68.25kN 横向框架梁自重 gk =3.75kN/m 折算为集中荷载 G2k = 3.75kN/m22m
23、=7.5kN 合计 Gk = G1k + G2k=75.95kN 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gk =3.54kN/m21.1m=3.89kN/m 次梁传给主梁 次梁自重 Gk1=2.5kN/m2(7.2-0.3)m=17.25kN 板传递 Gk2=3.89kN/m27.2m=28kN 小计 g1k=45.25kN 框架梁自重 gk =3.75kN/m 折算为集中荷载 G2k = 3.75kN/m21.1m=4.125kN 合计 Gk = G1k + G2k=49.375kN 柱子 边柱 (A轴和D轴) 边框架梁传递 Gk1=(3.54 + 5.97)kN/m7.2m=68.59kN 边框架梁自重
24、Gk2=3.75kN/m(7.2-0.4)m=25.5kN 柱自重 Gk3 =4.272kN/m3.2m=13.7kN 合计 94kN 3.2m是为柱高减去板厚100mm 中柱 纵向中框架梁传递 Gk1=7.43kN/m7.2m=53.5kN 纵向中框架梁自重 Gk2=3.75kN/m(7.2-0.4)m=25.5kN 柱自重 Gk3 =4.272kN/m3.2m=13.7kN 合计 78.6kN5.2.2 活载计算 AB和CD跨梁 板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qk =4.0kN/m22m=8.0kN/m 边框架梁 qk=4.0kN/m21m=4.0kN/m 中框架梁B轴和C轴 qk =4.0N/
25、m2(1.1 + 1)m=8.4kN/m 次梁传给主梁 中间次梁传递 QK=8.0kN/m27.2m=57.6kN/m 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qk =4.0N/m21.1 m=4.4 kN/m 次梁传给主梁 QK=4.4kN/m27.2m=31.68kN/m 柱子 边柱 (A轴和D轴) 边框架梁传递 QBK = QEK =4.0kN/m7.2m=28.8kN 中柱 QK =8.4kN/m7.2m=60.05kN5.3底层梁柱5.3.1 恒载计算 AB和CD跨梁 板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gk =3.54kN/m22m=7.08kN/m 边框架梁 gk1=4.0N/m21m=4.0kN/m A轴和
26、D轴 gk2=6.22kN/m(墙) 中框架梁B轴和C轴 gk =3.54kN/m2(1.1 + 1)m=7.43kN/m 次梁传给横向框架梁 中间次梁传递 次梁自重 Gk1=2.5kN/m2(7.2-0.3)m=17.25kN 板到次梁到主梁 Gk2=7.08kN/m27.2m=51kN 小计 G1k=68.25kN 横向框架梁自重 gk =3.75kN/m 折算为集中荷载 G2k= 3.75kN/m22m=7.5kN 合计 Gk = G1k + G2k =75.95kN 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gk =3.54kN/m21.1m=3.89kN/m 次梁传给主梁 次梁自重 Gk1=2.5kN/
27、m2(7.2-0.3)m=17.25kN 板传递 Gk2=3.89kN/m27.2m=28kN 小计 g1k =45.25kN 框架梁自重 gk =3.75kN/m 折算为集中荷载 G2k= 3.75kN/m21.1m=4.125kN 合计 Gk=G1k+G2k =49.375kN 柱子 边柱 (A轴和D轴) 边框架梁传递 Gk1=(3.54 +6.22)kN/m7.2m=70.03kN 边框架梁自重 Gk2=3.75kN/m(7.2-0.4)m=25.5kN 柱自重 Gk3 =4.272kN/m3.5m=15kN 合计 95.8kN 3.5m是为柱高减去板厚100mm 中柱 纵向中框架梁传递 Gk1=7.43kN/m7.2m=53.5kN 纵向中框架梁自重 Gk2=3.75kN/m(7.2-0.4)m=25.5kN 柱自重 Gk3 =4.272kN/m3.5m=15kN 合计 94kN5.3.2 活载计算 底层活荷载与标准层相同不再计算。 注:图中单位为kN,括号内为活荷载,括号外为恒荷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