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专业技术方案(共29页).doc
《工程检测专业技术方案(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检测专业技术方案(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1工程简况本工程为窑街、天祝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二组团)幼儿园。建设地点位于红古区海石湾,建筑层数为二层。建筑规模为中班半入托式,班数为6个班,每班30人共容纳180名幼儿。结构类型为框架架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建筑占地面积为1181.66m2,总建筑面积为2060.41 m2,建筑主体高度分别为4.05m;4.95m。7.65m。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受兰州石化工程部委托,我公司承担本工程地基基础检测、钢铁合金理化检验、保温材料检验、管道防腐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工程测量、室内环境检测等第三方检验工作。2编制依据工
2、程检测委托书、施工蓝图及相关规范,详见本方案中分类检测方案。3检测人力、设备资源配置利用公司现有资源体系为该工程做好检测服务,根据检测方法规定每产品(或过程)检测参数配置不少于两名具有相应执业资格证的专业检测人员,和一到两名专业技术审核人员,并设有专业负责人员一名。为本工程配置的主要人力、设备资源见附录,人员见附录一(本公司主要检测人员一览表),检测设备见附录二(主要检测设备一览表)。4组织机构体系本公司对所从事检测过程均设有严格管理体系和三级审核制度,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组织机构体系见附录三。5检测周期控制在检测标准规定的实验周期内及时完成检测内容,对进场抽检做到提前沟通,早着手检测,
3、早完成检测,以不影响主工期为目标;对于过程检测,考虑检测作业面的允许和我公司仪器设备资源,安排多组检测人员同时进行,与加班加点相结合,以最小影响关键工序施工工期为目标。6第三方检测实施程序业主:工程检测委托书监理:依据标准及业主委托对需要实行第三方检测的材料或施工过程通知检测单位检测到现场取样、或到现场检测,并通知施工单位配合检测单位的检测工作;施工单位:依据施工规范要求配合监理单位及时通知检测单位,并积极配合检测单位的工作。检测单位:依据相关检测标准,在合理的检测周期中及时完成委托单中的检测工程。监督站:对检测过程进行抽查监督;为了便于工作联系及沟通,针对本工程特设一名工程联络员。7检测计划
4、7.1土建常规检测计划土建常规检测(验)分为室内检测(验)和现场检测(验):室内检测(验):在现场监理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填写委托票,并取样送至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验):由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填写委托票,送至实验室。实验室派出专业检测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测数据的采集,由现场监理人员见证。并将现场采集数据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7.2安装材料检测计划安装材料检测(验)进场检测(验)和施工过程检测(验):安装材料进场检测(验):安装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及时通知监理单位,依据设计图纸的材料表和进场清单,提供所有进场材料的明细和执行标准。监理单位通知我单位,我单位在
5、监理人员的见证下进行抽样检测,施工单位做好配合工作。施工过程检测(验):由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填写委托票,由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及时通知我单位到现场进行检测。7.3检测计划一览表检测数量及周期见附录四(检测数量及周期一览表)8检验方案(按检验专业)8.1地基基础检测8.1.1依据、实验方法及相关规范施工蓝图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123-1999土工实验方法8.1.2回填土密实度检测8.1.2.1检测方法a砂夹石检测方法考虑到砂夹石为粗颗粒土,压实系数检测方法可
6、采用灌水法或灌砂法,考虑经济便利,采用灌水法。(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一般选用直径:200mm,深度:250mm;(2)、把被选定实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并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10g,并测定本坑内试样的含水率;(4)、试坑挖好后,将塑料袋平铺于试坑内,并用带有刻度的容器向试坑内注水,直至袋内水面与试坑口平齐,精确到10ml;(5)、试坑体积等于注入水的体积,试样的湿密度等于试坑内的试样质量除以试坑体积;(6)、根据所测定的试样含水率和试样湿密度计算出试样干密度;(
7、7)、用实测干密度除以砂夹石标准击实实验所得最大干密度计算出现场回填砂夹石的压实系数;(8)、实验所得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否则继续碾压,直到符合为止。(9)、检测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测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b素土及3:7灰土检测方法素土及3:7灰土属于细颗粒土,此类土密实度检测采用环刀法。(1)、采用环刀法检测垫层的施工质量,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2)、环刀体积为100mm3;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环刀法检测时,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
8、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据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边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4)、本方法检测应进行两次平性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5)、检测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测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8.1.2.3密实度检测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收集相关施工图以及标准击实实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并进行现场踏勘;(2)、做好每个实验点的测前准备处理,如试坑地面是否平整,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是否正常;(3)、每个单元实验完成后,及时
9、整理资料,根据实验所得压实系数,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8.1.3地基承载力检测8.1.3.1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GB50007-2002)采用接近于地基实际受力状态的实验方法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通过现场测试,对设计要求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进行检验。具体实验方法及要点为:(1)、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取极限承载力不低于设计荷载的2倍进行检验。(2)、根据现场回填厚度及地质情况,采用圆形钢性承压板,面积为0.25m2;(3)、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采用对称安装的百分表进行沉降观测,加压前,每隔lO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实验。(4)、加荷分级:每级加荷,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8,第一
10、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5)、沉降观测:每级加荷后,间隔10、10、10、15、15min各测记一次,以后为每隔3Omin测记一次沉降量。每次测读值,记入实验记录表。(6)、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小时沉降不超过0.lmm,并连续出现两次,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级荷载。(7)、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荷: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陡降段;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最大加荷量达到不低于2倍设计荷载。(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
11、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极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m2,可取S/b=O.010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但实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9)、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
12、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M应有1点。8.1.3.2地基承载检测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收集并分析该工程的地质资料、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图以及设计对实验的要求等,并进行现场踏勘;(2)、做好每个实验点的测前准备处理,如载荷台底面,并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不受扰动,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是否正常;(3)、每个点实验开始后,昼夜连续测试,不间断工作,按三个小班或两个大班安排;(4)、每个点实验完成后,及时整理资料,分析确定每个点的承载力及变形参数,再综合整个单位工程的承载力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3、8.2 结构实体检测8.2.1依据、实验方法及相关规范施工蓝图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8.2.2检测方法8.2.2.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JGJ/T23-2001)(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两种方式,其使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5构件不少于5件。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
14、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用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侧区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结构或构件的侧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侧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应选在使用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测面。当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时,可使用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测面、表面或底面;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结构的重要部位
15、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侧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测区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8.2.2.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GB50204-2002)(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
16、0。(2)、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8.2.2.3保护层厚度检测注意事项(1)、检测前应收集并分析该工程资料,计算结构构件数量;(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构应判为合格;(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
17、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构仍判为合格。8.3金属材料材质分析8.3.1依据、实验方法及相关规范施工蓝图要求的标准8.3.2抽检数量(1)、碳钢:根据业主要求按到场材料逐批进行5抽检;(2)、合金钢:按国家及石化相关规范要求的比例进行抽检。8.3.3抽检程序:(1)、配合要求:现场监理要求各装置材料员在材料到达现场后,尽快将材料清单送往实验室,或打电话及时通知实验人员,以便实验室能及时的配合现场工作。(2)、委托书:按照材料清单将委托单按统一表格填好,由监理及甲方代表签字确认检验数量。8.3.4复检规定(1)、在检验过程中如有不合格的材料需加倍复检,加倍复检后仍有部分材料不合格,实验人员及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检测 专业技术 方案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