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案一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df





《2022年教案一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案一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能力目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三、德育目标 1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 1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2实
2、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具准备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投影仪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长度的测量 师 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 生甲 直尺、三角板、卷尺 生乙 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 师 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 也叫螺旋测微器)
3、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 师 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 生甲 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的身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高、“一柞”的长度,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 生乙 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
4、 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 生丙 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师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 (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 投影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单位:千米 (km)、米 (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 m)、纳米(nm)换算关系: 1 km103 m 1 dm 10-1 m 1 cm10-2 m 1 mm10-3 m 1m 10-6 m 1 nm10-9 m 师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5、(meter) ,符号是 m 1 m是如何规定的呢 ?同学们看书 P11. 生1983 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2997924581s 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 1 m. 师 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 生甲 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 ( 学生示范说明 ) ;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 生乙
6、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 生丙 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 学生示范 ) ,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 生丁 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 师 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
7、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 投影 师 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 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1 mm ,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 师 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 生甲 我觉得是 6.35 cm 生乙 我看是 6.38 cm 生丙 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 cm 师 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 ? 生 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 师 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
8、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 生甲 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 生乙 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师 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生 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 师 说得 非常 好在书 写测 量结 果的 时候, 为了 说明 你的 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
9、 生 用最小刻度是 mm 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 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 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 师 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 也叫分度值 ) 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 生 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 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 1 mm的尺子测 师 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刚才投影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生 因为零刻线不是和被测物的一端对齐的,所以应将另一端读出的值减去前面刻度的值根据他们三个读出的6.35 cm、6.38 cm、6.36 cm能算出被测物的长可能是
10、 6.35 cm-4.00 cm 2.35 cm、6.38 cm-4.00 cm 2.38 cm、6.36 cm-4.00 cm=2.36 cm 师 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 ? 生甲 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 生乙 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师 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师 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案 长度 时间 测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