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七单元教案(共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七单元教案(共25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一、 教材简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意义、法则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刚刚学完,为解决本课整数减小数做了有力的铺垫。本课内容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等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
2、发展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三、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1)第1 课时教材分析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
3、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 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 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2.揭示课题。生独立笔算。 生回答。二、探究新知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出示例11.尝试笔算6.45+4.29=10.74 6.45-4.29=2.16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10.75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点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 4.38-1.28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
5、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生说一说。 生结合知识点回答。 三、实践应用P73做一做生独立完成作业,集体校对,说一说方法。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生说一说收获。作业设计一、计算。1.50.5 10.9 2.30.6 0.90.8 1.90.8 3.5 2.4 0.360.65 0.960.32 二、算一算,填一填。加数0.67.414.95加数0.360.576.3和 被减数2.31021.45减数0.353.418.32差 三、解决问题。1小红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一共
6、用去多少钱?2.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忽略不计,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6.45+4.29=10.74 6.45-4.29=2.166.45 6.45+ 4.29 - 4.29 10.74 2.16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2)第2 课时教材分析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
7、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异同点。生回答。二、探究新知1. 出示例2(1) 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3)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4) 百分
8、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5) 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1) 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2) 小结: 小数的加 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3.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 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生说一说异同点。 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独立完成。 生齐读注意事项。三、实践应用P74做一做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9、你有什么收获? 学会了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生说收获。作业设计一、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0.873.65 3.251.73 18.773.64 23.52.83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7+( )=9.69 ( )-1.7=8.5( )+1.27=2.53 1.87-( )=0.569.38-( )=0.42 ( )+9.27=18.54三、小林在读一个小数时,没有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九百五十二万零八。如果原来的小数一个零都不读,原来的小数是( );如果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原小数是( );这两个小数的和是( ),这两个小数的差是( )。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1.小数点对齐,也就
10、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材分析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一课时完成。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
11、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可以简便计算吗?156+48+244 1000-356-444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
12、系?说一说注意事项。 生计算。生回答。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1)(1)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竖式:7.45+5.8+4.69=17.94 递等式: 7.45+5.8+4.69(2)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出示例3(2)(1)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20-6.45-8.3 20-(6.45+8.3)3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运算。生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
13、行计算。 请生说一说方法。三、实践应用1.P77做一做1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作业设计一、计算下面各题。7.240.360.52 50.073.42 2.79.730.61 8.521.55.88483.439.598.8 9.547.41.09 40(2.750.86) 9.54.856.1317.529.873.65 92.3(84.5445.65) 55.24(16.387.88) 14.528.687.75二、列式计算。 1.从104里减去14.8与9.76的差,得多少? 2.一个数比3.42与2.16的和少1.5,这个数是多少? 三
14、、解决问题。1.某造纸厂七月和八月共造纸3.24吨,其中七月造纸1.56吨,八月比七月多造纸多少吨?2.小泉买词典用去23元5角,比买文具盒多用去8角3分。他一共用去多少元?(用小数计算)3.一桶油连桶共重12.6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6.85千克,原来的桶里有油多少千克?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混合计算7.45+5.8+4.69 20-6.45-8.3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第4 课时教材分析从课本的纵向联系来说,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的加法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也知道这些运算定律确实能够使运算更加简便,那么,整数的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在小数的运算中也同
15、样适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当然,结果是肯定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小数的加法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其次,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加法,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丰富其内涵。而且,加法运算定律字母表示形式,为以后代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已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概括、综合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理解并不难,关键是结合具体题目的灵活运用,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将紧扣这一中心
16、开展有效的教学。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1.计算 35+28+72 125+49+75 156-47-53 137+98+2+43 问: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师根据学生回答3.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
17、1) 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 (a+b)+c=a+(b+c) a-b-c=a-(b+c) (2)让学生说说它的实质内容 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生计算。 生回答方法。 生齐读字母表示。 生说一说。二、探究新知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3.2+0.5( )0.5+3.2 (4.7+2.6)+7.4( )4.7+(2.6+7.4)(1) 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 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右两边相等。 (4)从
18、这三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学生把规律读一遍。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出示题目:0.6+7.91+3.4+0.093.怎样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4.比较不同的算法,发现规律:那种方法简便?第二种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证明了什么?5.小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使用,那么我们在进行小数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的去采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生观察比较。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生进行交流。 生小组合作验证方法。 说一说自
19、己的发现。 生汇报:0.6+7.91+3.4+0.09 采用加法结合律。 说一说。三、实践应用做一做1、2生做一做,集体校对。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说收获。作业设计一、能用简便算法就用简便算法。 63.532.4526.5 70.6(4.717.5) 19.253.75.25+9.357.143.2621.75 35.6814.9324.32+25.07 303.1512.85二、辩对错,并改正。1. 13.542.450.55 2. 32.43(5.4312.76)13.54(2.450.55) 32.435.4312.7613.543 2712.7610.54 (
20、 ) 39.76 ( )三、下面是去年我校前四个月的用水情况的统计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用水量:吨10.057.88.9512.2请你算一算,学校这四个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四、解决问题。1许老师身高1.70米,张老师比许老师高0.04米,王老师比张老师矮0.12米,王老师身高多少米?2熊大和熊二采集树种,第一天采集了3.2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采集了1.59千克,两天一共采集了多少树种?3 灰太狼为红太狼买了一束花,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4.6元,灰太狼发现售货员多给了他9.6元,这本书的实际价钱是多少?板书设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0.6+7.91+3
21、.4+0.09 =(0.6+3.4)+(7.91+0.09) =4+8 =12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 到目前为止,“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的学习之前只经历过一次。这次是认识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轴对称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另外还要会画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平移主要是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并会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
22、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知道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轴对称第1 课时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
23、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
24、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2.复习旧知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生观察图片,发现对称。 生答。 生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生动手画一画。二
25、、学习新知 1出示例1(1) 这幅图对称吗? (2)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 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4) 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5) 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6) 说一说你的发现。师生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2出示例2(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师生小结。生欣
26、赏。生说一说,得出结论。这就是对称轴,用虚线表示。生数一数格子并回答。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观察、思考。生同桌探讨,各抒己见。生试画。生小结: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实践应用P84做一做生完成练习,师生校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填空。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27、)条。3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4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5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二、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 ) ( ) ( ) ( ) ( ) ( ) ( ) ( )三、 操作题。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2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板书设计轴对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平移(1)第2 课时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
28、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同轴对称一样,平移也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初步体会到平移的特征。有价值的平移和各异的色彩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体现出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判断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
29、平移后的图形。2能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3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导入教师课件示范。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得出结论: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生举例说一说。二、学习
30、新知1出示例3(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 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 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生说一说方法。 生用尺子在格子图上试着画一画。生根据示范再重新画一画。对照刚才所画的,看一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正。 齐读特点,做笔记。三、实践应用P87做一做生独立练习,集体校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
31、平移变换前后图形大小改变。 ( )2.平移变换前后图形形状改变。 ( ) 3.图形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 )4.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 二、 数一数,填一填。1.图形向( )平移了( )格。 2. 图形向( )平移了( )格。板书设计平移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平移(2)第3 课时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同轴对称一样,平移也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
32、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初步体会到平移的特征。有价值的平移和各异的色彩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体现出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 1巩固熟悉平移的基本概念,掌握平移变换的描述方法。 2学会用平移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变化。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
33、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平移: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学的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起来看看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二、学习新知1. 出示例4。 大家仔细观察题目图形,思考问题。2.这个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么计算面积啊? 提示:可以试试用我们刚学过的平移的知识来想想看。3.仔细观察图形,发现图形形状的特殊性,合理利用平移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说说如何进行变换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集体反馈学生的想法。如上图把不规则半圆平移后拼在右边,使原图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这样就可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4.出示书本例4平移前后的图片。分析:可根据平移的特点,将图形的部分平移,然后与原图形适当地结合,组成一个规则的图形,方便求解面积。学生观察。同桌合作探究。学生发现图形形状的特殊性,合理利用平移的方法解决问题。三、实践应用P86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按要求画一画。1画出三角形向左平移5格的图形。2.分别画出梯形向右6平移格、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二、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板书设计平移(2)教学反思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