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教案-新人教版(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教案-新人教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教案-新人教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两则古希腊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故事,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用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2生难字词溉汲(gi j)中伤(zhng)躇(ch)跐蹈(c do) 舍然(sh)3
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2)古今异义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知道)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2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3小组合作,复述课文。4各用一句话概括两则寓言的内容。【交流点拨】穿井得一人宋国姓丁的人家,打了一口井,节约了一个劳动力,被人误解为从井中得到了一个人。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总担心天会崩塌,被人开导后才放下心来。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1读穿井得一人后做题。(1)丁家为什么要挖井?【交流点拨】丁氏家中没有井,必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家
3、中经常有一个人要住在外面。(2)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什么意思?【交流点拨】意思是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3)传话的人把丁氏的话听成了什么意思?【交流点拨】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4)宋君是怎样知道“丁氏穿井得人”这个消息的?【交流点拨】丁氏告诉别人说自己家打了井之后得到一个人,后来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最后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5)丁氏是怎样向宋君解释的?【交流点拨】丁氏回答说:“我家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可以用,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6)从丁氏的角度来谈谈你得到的启示。【交流点拨】在交际中,语言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2 寓言 四则 教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