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5页).doc
《新课标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5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一、课程说明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并加以初步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公式和例题的教学,渗透类比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以及从特殊到般等数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并进步培养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中
2、生与初中生相比,心理和心里都日趋成熟,认识能力也有提高,对事对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思维的独立性也较为成熟,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以获取答案,还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将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新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差与等比数列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难度不是很大。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与解题思路。3、难点、重点分析教学重点: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概念的形成与深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等差与等比数列性质的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二、课前准备1、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发现教学法。2、
3、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工具。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先由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概念,再由归纳演绎法得出通项公式,既让学生感受到等比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也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过程。4、时间分配:(一)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概念(10分钟)(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基本性质。(20分钟)(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基本性质。(20分钟)(四)、总结 (10分钟)三、课程设计(一)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概念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展示图片)引例小明觉得自己英语成绩很差。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若设原有的单词量为0,那么从今天开始,他的单词量逐日增加,依次为:
4、5,15,25,35,,问:多少天后他的单词量达到3000?引例: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关于国际象棋有这样一个传说,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麦子,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麦子,依次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放满为止。” 国王慷慨地答应了他。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上述要求吗?根据情景写出两个数列,请同学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两个数列各有什么特征? (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究性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板书)等差数列定义:一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高 数学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