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共13页).doc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一个由甲、乙两种金属做成的零件,其体积为61 .3cm3。若用与零件质量相同的纯金属甲和纯金属乙做此零件,其体积分别为96.5cm2和52.5cm3。则原零件中金属甲的质量和金属乙的质量之比为()Al:2B1:3C1:4D1:5【答案】C【解析】【详解】设零件的质量为m,由题可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质量相等,则两纯金属的质量也为m,已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体积分别为96.5cm3和52.5cm3,所以甲的密度:乙的密度:已知零件的体积为V=61.3cm3,设零件中含甲金属的体积为,则零件中乙金属的体积:零件的质量:即:式两端同时除以m,并
2、把式代入可得:解得:,则:零件中甲金属的质量:零件中乙金属的质量:所以零件中甲乙两金属的质量之比:故选C。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A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B取出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C取出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答案】C【解析】【分析】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详解】A由于
3、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错误;BD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错误;C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正确。故选C。3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B43.2gC31.8gD35.8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即1个2
4、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还有一个5g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故选C。4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B25kgC250kgD2500kg【答案】C【解析】【详解】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m,b=6m,h=3.5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10m6m3.5m=210m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V=1.29kg/m3 210m3 =270.9kg,故选C5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r液的主要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为G1;将该烧杯
5、加满水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将该烧杯加满被测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重为G3。已知水的密度为r水,则下列液体密度r液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题目中所给方法测液体密度,遇到的关键困难是要解决如何测液体的体积,这里是借助了水来进行等效替代,因此按照这一思路结合密度的公式可完成本实验。【详解】由可知,水的体积:,则待测液体的密度:,故选D。6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 g(水1.0103 kg/m3,酒精0.8103 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A350 cm3B300 cm3C250 cm3
6、D150 cm3【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设空瓶的质量为m0,则瓶子的容积可表示为同时还可表示为二者相等,即解得m0=100g。将瓶子的质量代入第一个表达式得=250cm3即空瓶的容积为250cm3。故选C。7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7、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甲的体积是V甲 =0.1m0.1m0.1m=0.001m3所以甲的密度是甲 =3103 kg/m3乙的体积是V乙 =0.2m0.2m0.2m=0.008m3乙的密度乙 = =2.7103 kg/m3丙的体积是V丙 =0.3m0.3m0.3m=0.027m3丙的密度丙 =2103 kg/m3由以上计算知道由于乙 =铝,所以乙是合格品;由于丙 铝 ,所以丙是废品;由于甲 铝 ,所以甲是次品,故选C。8一个铜块温度从20升高到2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不发生变化B体积不发生变化C体积变小了D密度不发生变化【答案
8、】A【解析】【详解】A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所以铜块的温度升高,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A正确;B根据热胀冷缩的规律,铜块温度升高,它的体积会变大,B错误;C由上述可知,它的体积会变大,C错误;D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不变,它的体积变大,那么它的密度变小,D错误。9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雪的密度大于B八年级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C按照交通部门规定,德州市外环快速路的最高限速为D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详解】A水的密度是1
9、.0l03kg/m3,冰的密度是0.9l03kg/m3,雪是固态的水,密度小于水,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初二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平均质量在55kg,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城市内环的设计速度不会超过故C不符合实际;D一般纸张的厚度约在75m,合75000nm,试题纸的厚度比2nm大得多,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0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dmB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1.1m/sC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
10、98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一元硬币的直径略为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左右故B符合实际;C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能够超过400故C不符合实际;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两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1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 m。瓶底的面积为 S,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 L,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质量 密度 问题 综合 压轴 专题 复习 详细 答案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