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共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世界上首批城市多数诞生在( )A河流中上游山区B河流中下游平原C高纬度沿海地区D资源丰富的内陆2下列亚洲国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A印度B日本C沙特阿拉伯D菲律宾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主要位于该城市的A东部B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4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处为商业区B处为居住区C处为工业区D处为商住混合区5“你在北方的雾霾里,自强不息;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这是网友在2016年春“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时改编创
2、造的寒潮版南山南。寒潮所属的天气系统是ABCD6由于石油开发而形成的“石油城”是A伯明翰 B匹兹堡 C约翰内斯堡 D阿伯丁 下图所示国家是一个典型的热带高原国家,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国的地势( )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C四周高D中部高8该国西北部半岛人口和城市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B沙漠广布C地形崎岖D海拔高9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高原,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凉爽B水源充沛C地势低平D土壤肥沃10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A沿铁路分布B沿河设城C沿公路分布D临海布局11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
3、的特点有()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BCD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甲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a中城市A共有二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小C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D甲丙城市服务范围有嵌套关系13甲城市工业区分布在图b中ABCD读“贵州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14贵州省2010年时处于城市化的哪一阶段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停滞阶段15进入21世纪后,贵州省在城市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较慢B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等问题C
4、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减缓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下左图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下右图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A东面 B北面 C南面 D西面17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A工业区和住宅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 D住宅区和工业区18下面四幅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中,从环境因素考虑,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随着城市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不断减少,人类对新的绿化方式在不断探索中。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由法国植物学
5、家帕特里克布兰克发明,他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表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安全B土壤与温度C景观协调D光照与水分20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A增加建筑能耗B增加绿化面积C延长建筑寿命D丰富城市景观21推测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是A技术不够成熟B破坏建筑景观C安装维护费高D市场需求不足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涂白(下图),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
6、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m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树木营养B提高抗病能力C防治牲畜啃食D防止冬春火灾23树木涂白后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提高地面温度B促使树木萌芽,躲过早春低温冻害C减小树干昼夜温差,减轻树皮开裂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树木落叶青木川镇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古木建筑保存完好,为国家4A级景区。回龙场是青木川老街的传统称谓,民国时期曾是繁荣的商业文化交流场所。左图示意青木川镇位置,右图是回龙场老街景观图。据此完成24发轫期,青
7、木川古镇先民的选址主要考虑( )A河宽水深,便于航运 B冲积平原,地形平坦C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D位置优越,便于陆运25民国时,回龙场商贸鼎盛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支持,政策推动 B民族杂居,交流频繁C毗邻三省,经济活跃 D资源丰富,工业发达26当前,回龙场古建筑群的日常维护主要防范( )A洪涝 B地震 C滑坡 D火灾 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8%(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42%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试推测我国
8、城市化的“水分”主要是指A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B众多农民工进入城市造成的伪城镇化C快速的郊区城市化引起的城市扩张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市化28“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哪个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A大城市病B逆城市化C城市污染D房价上涨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各题。29图中M、N城所在国的国民主要信仰( )A伊斯兰教B佛教C犹太教D基督教30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沿河、沿海的位置B丰富的石油资源C便利的管道运输D活跃的宗教活动二、综合题31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2)该地区的
9、主导风向可能是_风。(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 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4)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地,理由是 。32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问题。(1)图中显示城市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_。(2)图中显示,该城市发展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3)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_、_等。(4)解决过快城市化出现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3下图为某历史名城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和_。(2)你认为旧城区区域和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10、什么?(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下表为A区域产业转移走向。(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2)说明如何治理A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A区域的一些产业部门逐渐向其他区域转移,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B 2B 3A 4D 5A 6D 7D 8B 9A 10B 11A 12D 13C 14B 15B 16 B 17 D 18A 19D 20B 21C 22B 23C 24B 25C 26D 27B 28A 29
11、A 30B 31(1)B(2)偏南风(或东南风、西南风和南风)(3)钢铁;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向的郊区(4) 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32(1)扩大 (2)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使交通运输日益便利,(日益发达的交通) (3)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4)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改善治理环境;改善居住条件33(1)河流煤铁资源(2)区域。因为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交通(铁路的兴建)。(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34(1)优势:自然资源(能源)丰富。限制因素: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金、技术、人才缺乏 (2)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绿化系统;加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设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进行旧区改造,改善住房条件 (3)从A区域(珠江三角洲)向周边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交通状况变差、环境污染严重,该地区开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其部分产业部门向周边地区转移。(周边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