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辽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手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微格教学微型教学,又称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通过自己实际进行教学而获得丰富的经验,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我们往往采用微型教学,即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 20 分钟 ) ,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在课后再进行分析。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
2、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学策略是以教学和学习的基本理解为基础,用以达到顶期的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它所要解决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反思反思 (reflection)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音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其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而是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有助于教
3、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人(J P killion&GRTodnem ,1993) 提出,教师的反思包含这样三种: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活动、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做出行为的过程对自己的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以上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教师控制点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待学生的好的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的或内部的原因的倾向。有的教师倾向于外归因,即将原因归为外部因素如学生的能力、客观条件限制等,他们往往感到学生的成绩更多取决于环境的因素,自己无法控制和把握;而有些教师则倾向于内因,将原因归
4、为自身因素,他们往往对学生的成功和失败更有责任感。教师的控制点对其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成绩也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说来倾向于做内归因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结果上也更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倾向于做外归因的教师则更可能怨天尤人,听之任之,在结果也更消极。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心理待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周建达、林崇德,1994;沃建中, 1994) : 1 ,概念:能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2类同:能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特征; 3 运算:指关系转化和推理;4. 理
5、解:主要指对学生的动机水平、年龄持点、个体差异以及教学策略的理解。产生式产生式是指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也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conditions)和动作(actions) 组成的指令, 即所谓的条件活动规则(简作 CA规则)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
6、共 7 页 - - - - - - - - - -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因此,从学习过程的模式图来看,认知策略就是控制过程,它能激活和改变其他的学习过程。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的不同在于智慧技能定向于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则支配着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内在的”东西简单地说,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用来“管理”他的学习过程的方式。这种使学习者自身能管理自己思维过程的内在的有组织的策略非常重要,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认知策略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1、 教育目的
7、 :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形式教育说 :课程论中另一个长期引起争论的问题,是怎样看待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选择某种知识作为课程就是因为这种知识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更聪明。这就是所谓的“ 形式教育说 ” 。3实质教育说 :关于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选择某种知识作为课程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知识本身的价值。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探求真理的钥匙,人们掌握了知识,就可以利用它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的。教育学上把这种观点称为“ 实质教育说 ” 。4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2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 世
8、纪 70 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5教学评价 :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6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7学制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
9、关系。8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不同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由老师有计划的对同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9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10终身教育 :把教育者看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认为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止都要不断接受教育。倡导者是法国的保罗 .朗格朗。11教育民主化 :教育
10、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12民办教育 (学校):非政府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自愿办学、自筹资金自主管理。其固定资产的主要比重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形成的学校及教育机构。13课程 :广义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狭义指某一门学科。14 范例教学 : 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是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5范例
11、教学法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 范例 ” 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它源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16综合教育技术:可以叫做普通技术教育、一般技术教育、基本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基础技术教育等等,就是说 ,它不是专门技术教育,不是职业技术教育。17教与学 : 是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
1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18成熟优势说 :强调的是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进行与之相宜的学习活动,反对过多、过早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外部干预;19:学习优势说 :则刚好相反,强调积极地外部干预,提前开发心智潜能。20教育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
13、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21教育的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22显课程 :就是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要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23潜课程 :则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
14、、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24公民教育 :国民教育( Popular education ) ,也就是公民教育(citizen education) ,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25教育评价 : 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26教学方法 :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27活动课程 :有时也
15、叫 “ 经验课程 ” (experience curriculum)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 做” ,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28活动课程论 :即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 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 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 在做中学 ” 。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
16、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29陶冶法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30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创始人是高尔顿,他的典型论调是:“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环境和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31 教育价值 :就是
17、教育的有用性或“ 效用 ” ,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或接受,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 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的。( 现代教育论 (黄济, 王策三)P .222)3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里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学,王道俊, P .70)33单轨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具体为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34校本课程 :要理解校本课程,首先应了解什么是
18、课程。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儿童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35 集体主义教育原则: 指培养孩子先人后己或先公后私,一切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关心、爱护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这是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36 教育方针 : 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
19、则和行动纲领。37素质教育 :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流,最终成为一个“ 完整 ” 的人。38 暗示教学 :此法又称 “ 启发式外语教学法” ,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傅土洛扎诺夫所创,因而亦称 “ 洛扎诺夫教学法” 。它是利用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心理潜力,加速学习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3
20、9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40教育目标 :通常包含两种释义:即既包括抽象概括的目标(目的),又包括具体个别的有操作性、层资助性与可测性特点,它指的是“ 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的” 指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目标可以为师生培养目标起到提供工具、启示方法和指示步骤的作用。41 五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学
21、生齐勒尔等人把第一阶段“ 明了 ” 分为 “ 预备 ” 和“ 提示 ” 两个部分, 发展成为五个阶段: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构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这个以心理活动规律为基础的教学阶段演说对教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推进,以对欧美及我国的教学活动有较大的影响。 42教育制度 :指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和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43 进步教育: (progressive education) 是指产生于19 世纪末并持续到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想。它是作为进步主义的一部分发端的。其教育理论源自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的教育思想,并深受现
22、代科学的影响。进步教育理论的” 实验室 ” 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进步学校非常关注普通民众的教育,特别强调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特别重视从做中学和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P455) 44教育内容 :是 “ 教”“学 ” 双方共同的客体,是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主体间所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46考试 :是一种严格的鉴定方法,它要求考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并由主考者评定其结果,从而为主测单位提供考试者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42伊里奇的反教学教育论:本世纪70 年代的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中的伊凡 伊里奇,打出了“ 非学校化社会 ” 的旗帜,
23、提出要取消学校,废除现行的学校制度,代之以能够自主学习的“ 学习网络 ” ,并建立一种人人平等、自律自助和愉快交往的贬抑学校社会。43虚拟学校 :随着英特网技术性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服务的传递。学校教育不再受到地域、课程、经济和文化的限制,英特网的使用改变了教师、学习者和教材三者之间的核心关系,使有指导的和自我引导的远距离学习成为了现实。英特网打开了虚拟学校的大门,这种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学习者直接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改革,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1、广义的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2、狭义的教育 :是指以影
24、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3、制度化教育 :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4、普通教育 :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5、职业教育 :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7、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8、教育结构 :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9、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5、。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 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 体现在人身上, 属于人的一部分。11、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13 内发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14、外铄论 :
26、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16、发展关键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
27、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17、遗传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18、成熟 :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19、环境 :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20、人的价值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1、个性 :亦称人格
28、,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22、心理断乳期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 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4、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25、 教学目标 :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26、素质教育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7
29、、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8、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9、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30、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2、学校教育 :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0、,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33、教育能力 :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5、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36、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7、课程类型 :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38、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 (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
31、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39、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40、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41、地方课程 :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42、学校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
32、的形式出现。43、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4、教学计划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45、 教学大纲 : 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33、 - - - - - - - - - 46、教材 :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47、课程实施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48、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49、 课程评价 :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50、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51、 智力 : 一般
34、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52、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53、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4、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5、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
35、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59、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
36、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60、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61、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62、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63、演示法 :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64、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
37、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5、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66、课的类型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67、课的结构 :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68、测验的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69、测验的信度 :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70、测验的难度 :是指测验包含
38、的试题难易程度。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73、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74、分组教学 :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75、教学策略 :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7
39、6、学校德育 :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77、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78、德育内容 :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
40、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79、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80、德育原则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81、德育方法 :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82、陶冶法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83、说服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
41、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84、班级 :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85、 班级管理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 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88、 班级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90、班风 :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