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pdf
《2022年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 研究内容五要素:教师 ( 关键作用 )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三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 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帮助教师正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6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发展时期(20 世纪 20年代 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 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 个方面。7、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 :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
3、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2、心理发展包括方面: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3、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4、学习准备 :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5、关键期 :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及时进行教育,事半功倍。但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个年龄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 :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
4、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的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是量变。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顺应是质变。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教学内容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学过程应
5、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辅助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过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2)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过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3)儿童在认知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贡献:揭示心理发展的一些规律,有助于人们预测儿童的心理发展,并施以正确的教育影响。8、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儿童的这两个发展水平的动力状态是由教育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创造出“最近
6、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9、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文化 - 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0、认知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特点:持久性和一致性。分类: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2)冲动型与沉思型3)发散型与辐合型11、认知差
7、异的教育意义: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中偏爱, 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 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3)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 , 不断改革教学 , 努力因材施教。12、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3、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基本观点: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决定的发展危机。分为8 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
8、-5 岁);勤奋对自卑(6-11 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早期 ) ;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中期 )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成年晚期 ) 。14、健康人格的建构: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自尊、自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自信、自强。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和良好的情绪是人格成熟的标志。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原则。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具有实践活动的自我效能感。15、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
9、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精心整理16、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或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1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表现形式):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18、自我意识的内容(形成的三个阶段)(奥尔波特) :生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
10、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的认识19、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发展、生理自我发展、心理自我发展、自我同一性形成20、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性格: 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关于性格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
11、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 :由于经验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2、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学习过程还涉及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3、学习的分类:按照学习水平分类(加涅):连锁学习、多重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按照学习结果分类(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的学习4、学习的联结理论代表学说(4 个)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12、,指导了大量的教学实践);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推进了学习理论,忽视了人的意识和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5、尝试错误 的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教育意义 :应鼓励学生“做中学”,允许学生犯错误,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得到消极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合理、科学地练习;在学习结束后,也应不断地练习。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不能搞“突然袭击”。6
13、、经典条件反射 的基本规律: 强化 (条件刺激呈现时或呈现后给予无条件刺激,这就是强化);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加入条件刺激重复出现而不能得到强化,条件反应便逐渐减弱并消失);自然恢复 (条件反射形成后能被消退,一段时间休息后,虽然没有得到强化,条件反射也可出现某种自然地回复);泛化(反射不单对这一特定刺激做出反应,反应可泛化遍及到未建立条件反射的相似刺激范围内);分化 (学习者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高级条件反射 (习惯即由连串的条件反射所养成)。7、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强化的程式(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分连续式和间隔式)、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操
14、作性条件反射观: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8、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动作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9、应答性行为 :是指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被动的)操作性行为 :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自发主动行为)10、程序教学: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11、认知学习理论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第四章学
15、习动机1、动机 :是指激发、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功能 :激发功能、指向功能、调节功能3、学习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 ( 内部动机 ) 、自我提高内驱力( 外部动机 ) 和附属内驱力 ( 外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类: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类: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4、学习的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5、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16、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 2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通常是一致的。学习动机动机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的信息。3)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非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促进学习效果,他只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
17、习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水平与行为呈倒U型曲线。7、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论3)归因理论4)成就动机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8、强化理论 :人物:斯金纳观点:强化是指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精心整理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评价:纠正了本能论过分强
18、调个体先天本能的不足。但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强化,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机械论的观点。需要层次论 :人物:马斯洛观点:动机和需要是一回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需要所驱使的。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贡献:把需要按高低层次分成不同需要,且提出人所独有的高级需要。把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结合起来,有实践指导意义。局限:主张抽象的人性,认为成长需要是先天固有的。只有低一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出现高级需要,与事实不符。9、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动机(课件上
19、)(书本上)包括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内部:1)学习成就动机的培养2)学习归因信念的训练3)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4)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5)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6)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外部: 1)表达明确的期望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4)有效地运用表扬10、学习动机的激发:1) 创设问题情境2)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3)适当开展竞赛4)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5) 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第五章知识、技能、品德的学习1、知识的含义 :狭义知识: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概念、公式、定理等。广义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
20、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知识的分类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深度不同)、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3、知识学习的类型 :1)依据知识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2)依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4、知识学习的过程(三个阶段): 1)知识获得:知识直观知识概括2)知识保持3)知识应用知识直观的类型:实物直观:直接感知实际事物模象直观:直接感知事物的模象言语直观:借助于言语的描述对事物进行间接的感知和理解。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
21、观和模象直观,词与形象的配合。2)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5、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学习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学习是学生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学生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6、知识概括的一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 3)抽象和概括知识概括的类型:1)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的一种低级水平的概括形式。2)理性概括:是在思维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水平的概括形式。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明确概括的目的方向性2)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3)正确运用变式4)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精细加
22、工5)科学地进行比较6)对学习材料进行合理组织7)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7、知识遗忘:对学习过的知识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时出现错误的现象,叫做知识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1885):先快后慢8、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审题对有关知识的重现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作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9、技能的含义 (皮连生):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10、技能的特点: 1)练习是形成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育 心理学 各章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