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实验报告(共9页).doc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实验报告(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实验报告(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声音单元实验报告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2)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3)实验现象: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橡皮筋停止振动时
2、,声音消失了。(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2)实验步骤: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步骤: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
3、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3)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实验四: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带橡胶锤)、水。(2)实验步骤:将水槽中装入约3/4的清水。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上,用耳塞或另一只手堵住另一侧耳朵。另一个同学用橡胶锤轻轻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迅速伸入水槽中水面之下。记录声音的情况并观察音叉
4、伸入后水面情况。(3)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水槽外壁上能够清晰地听到音叉的声音。音叉伸入水面之下后,以音叉为中心水面出现圈一圈的水波,并不断向远处传播。(4)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声音是以类似于水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实验五:了解耳郭的作用。(1)实验材料:一张A4纸。(2)实验步骤:将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同一个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实验现象:用纸喇叭听声音,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大一些。(4)实验结论:耳郭具有收集声波并把声波导入耳道的作用。实验六:模拟鼓膜的振动。(1)实验材料: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带橡胶锤)、气球皮、细沙或碎
5、纸屑等。(2)实验步骤:把气球皮放在塑料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好。此时,气球皮相当于人耳的鼓膜。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2)实验现象: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时,气球皮上的细沙或碎纸屑跳起来。音叉离气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细沙或碎纸屑跳动的高度。(3)实验结论: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鼓膜的振动也不同。实验七:探究钢尺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1)实验材料:一把长为30厘米及以上的钢尺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2017 四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声音 实验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