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一)(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一)(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一)(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一)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一)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内发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及观点:(1)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
2、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3)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5)霍尔:他的典型论断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2外铄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及观点:(1)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2)洛克:提出“白板说”。(3)华生: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4)斯金纳:继承华生的观点,认为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证 2018 教师 资格证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考点 小学生 身心 发展 特点 一般规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41869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