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小说研究概要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元明清小说研究概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小说研究概要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参考书目参考书目w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司1991年版。年版。w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社1993年。年。w鲁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的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历史变迁,鲁迅全集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社1982年版。年版。w孙楷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社1982年版。年版。 w 胡士莹: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80年。年。w 张俊:张俊:清代小说史清代小
2、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年版。w 齐裕焜: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年9月。月。w 陈大康:陈大康:明代小说史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年10月月w 张稔穰: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山东教育出版社育出版社1991年版。年版。w 石昌渝: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三联书店1994年版。年版。w 杨义: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1995年版。年版。w 浦安迪:浦安迪:明代小说
3、四大奇书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和平出,中国和平出版社版社1991年版。年版。w 黄霖、韩同文选编:黄霖、韩同文选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年。w 丁锡根编: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学出版社1996年版。年版。w 陈洪: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年版。 w 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作品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平山冷燕玉娇梨红楼梦儒林外史歧路灯儿女英雄传镜花缘晚清小说第一
4、讲第一讲 概说概说一、小说释名一、小说释名西方西方中国中国w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庄子.杂篇杂篇“外物外物”w “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道听途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孔子曰:说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班固班固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w “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
5、非庸常浅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醉翁谈录醉翁谈录 w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诗何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西厢曲,为,为水浒传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李贽李贽童心说童心说w “史统散而小说兴。始乎周季,盛于唐,而浸淫史统散而小说兴。始乎周季,盛于唐,而浸淫于宋
6、于宋”“”“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绿天馆绿天馆主人主人古今小说序古今小说序w 清末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概念。清末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概念。“欧美化民,多由小说;扶桑崛起,推波助欧美化民,多由小说;扶桑崛起,推波助澜。澜。”绣像小说绣像小说编印缘起编印缘起二、小说的发展二、小说的发展1、酝酿期: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酝酿期: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w 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虚构成分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虚构
7、成分w 史记史记文学笔法文学笔法2、发展期:魏晋志怪、发展期:魏晋志怪w 南北朝时期的短篇故事集南北朝时期的短篇故事集3 、 初 兴 期 : 唐 传 奇 、 宋 元 话 本、 初 兴 期 : 唐 传 奇 、 宋 元 话 本w 唐传奇唐传奇w 宋元话本宋元话本宋元话本的出现,实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元话本的出现,实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鲁迅)(鲁迅)4、繁荣期:明清(、繁荣期:明清(13681644)小说:)小说:w 章回小说、文人拟话本、文言小说章回小说、文人拟话本、文言小说5、转型期:近代、转型期:近代三、中国古代小说分类三、中国古代小说分类从语体上:文言、白话从语体上:文言、白话 白话:
8、白话:w 话本话本小说:宋元话本、明清文人拟话本小说:宋元话本、明清文人拟话本w 章回章回小说: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怪小说、小说: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怪小说、世情小说世情小说 第二讲第二讲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概说一、概说w “四大奇书四大奇书”是指是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水浒传、西游记西游记和和金瓶梅金瓶梅四部明代著名的小说四部明代著名的小说作品。作品。 w 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史记也,也,南华南华也,也,水浒水浒也,也,西厢西厢也。也。冯犹龙亦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三国也,也,水浒水浒也,也,
9、西游西游也,也,金瓶梅金瓶梅也。两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西厢系词曲,与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近是。三国志演义序三国志演义序w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动关政务,事系章疏,动关政务,事系章疏,故不学故不学水浒水浒之组织世态,不效之组织世态,不效西游西游之之布置幻景,不习布置幻景,不习金瓶梅金瓶梅之闺情,不祖之闺情,不祖三三国国诸志之机诈。诸志之机诈。” w 刘廷玑刘廷玑在园杂志在园杂志:“降而至四大奇书,则
10、降而至四大奇书,则专事稗官,取一人一事为主宰,旁及支引,累专事稗官,取一人一事为主宰,旁及支引,累百卷或数十卷者。百卷或数十卷者。”w 绿园老人绿园老人歧路灯序歧路灯序 : “古有古有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之目,曰盲左、曰屈骚、曰漆庄、曰腐迁。迨之目,曰盲左、曰屈骚、曰漆庄、曰腐迁。迨于后世,则坊俑袭于后世,则坊俑袭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之名,而以之名,而以三国志三国志、水浒水浒、西游西游、金瓶梅金瓶梅冒之。冒之。” 二、作为奇书的二、作为奇书的三国演三国演义义 或曰:凡自周秦而上,汉唐而下,依史以演或曰:凡自周秦而上,汉唐而下,依史以演义者,无不与三国相仿,何独奇乎三国?义者,无不与三国相仿,何独奇乎三
11、国?曰:三国者,乃古今争天之一大奇局,而曰:三国者,乃古今争天之一大奇局,而演三国者,又古今为小说之一大奇手也!演三国者,又古今为小说之一大奇手也!异代之争天下,其事较平,取其事以为传,异代之争天下,其事较平,取其事以为传,其手又较庸,故迥不得与三国并也。吾尝其手又较庸,故迥不得与三国并也。吾尝览三国争天下之局,而叹天运之变化真有览三国争天下之局,而叹天运之变化真有所莫测也!所莫测也! 1、历史传奇、历史传奇王道与仁政政治理想王道与仁政政治理想忠义道德理想忠义道德理想结局结局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分已成梦,后人凭
12、吊空牢骚。2、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艺术形象艺术形象w 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爱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爱三国志三国志者,以古今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与才敌,而一才又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与才敌,而一才又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一才之胜则更奇!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一绝也。 (读三国志法读三国志法)诸葛亮诸葛亮w 历稽载籍,贤相林
13、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乃是为臣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乃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
14、一奇人。曹操曹操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曹操。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候,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候,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有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爱其才,则有似乎宽;有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曹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曹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李林甫虽能制安禄山,不若操之击乌而操之知人过之;李林甫虽能制安禄山,不若操之击乌
15、桓于塞外;韩尼胄虽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桓于塞外;韩尼胄虽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国。有古今来奸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国。有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有此三奇,乃前后史所皆无者,故读遍雄中第一奇人。有此三奇,乃前后史所皆无者,故读遍诸史,而愈不得不喜读诸史,而愈不得不喜读三国志三国志也。也。 司马懿司马懿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之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之作。作。历史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历史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w “考诸国史考诸国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小说 研究 概要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