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1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1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1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 邵永生邵永生 第一节第一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概述概述l1987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医疗事故处理办办法法 l缺陷缺陷 l20022002年年2 2月月2020日国务院第日国务院第5555次常务会议通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过了医疗事故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条例,自,自20022002年年9 9月月1 1日施行。日施行。l(一)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一)正确处理医疗事故l(二)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二)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l(三)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三)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 l(四)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四)促
2、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l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人身损害的事故。二、医疗事故的概念二、医疗事故的概念l(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l1 1、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l2 2、行为的违法性、行为的违法性l3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l4 4、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
3、系 l ( (二二)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l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l2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l医疗意外是指在医疗意外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难以预料(不能预见)和难以预料(不能预见)和难以防范(不能抗拒)难以防范(不能抗拒)的不良后果的情况。的不良后果的情况。l医疗意
4、外具有医疗意外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两个基本特征,其一,病员死亡、残疾,其一,病员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其二,或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其二,不良后果的发生,是医护人员难以预料和防范的,或不良后果的发生,是医护人员难以预料和防范的,或者说是他们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者说是他们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l前提条件:在发生医疗意外之前,医务人员应当尽到前提条件:在发生医疗意外之前,医务人员应当尽到了所有的合理注意义务,履行了相应的医疗手续,仍了所有的合理注意义务,履行了相应的医疗手续,仍未发现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未发现
5、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 l3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l4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l5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l6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l(三)非法行医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三)非法行医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l( (四四) )医疗事故的分级医疗事故的分级l1 1、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
6、级:l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l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l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l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果的。l2 2、意义:、意义:l(1 1)直接涉及到对患者的)直接涉及到对患者的赔偿赔偿;l(2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划分职责划分;l(
7、3 3)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依据追究行政责任的依据。l(一)公开、公平、公正(一)公开、公平、公正 l公开是公正的保障、公正是公平的基础公开是公正的保障、公正是公平的基础 l1、公开公开l内部规定、文件不能作为司法机关判案内部规定、文件不能作为司法机关判案和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和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l公开程序、证据内容、适用的法律公开程序、证据内容、适用的法律 l2、公平公平l医患双方在处理过程中的地位平等医患双方在处理过程中的地位平等 l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l适用法律上必须体
8、现公平适用法律上必须体现公平 l3、公正:公正:程序上的公正程序上的公正 、实体上的公正实体上的公正 l(二)及时、便民(二)及时、便民 l(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l( (一一) ) 教育培训、守法意识、责任心,提高技教育培训、守法意识、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术水平l( (二二)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l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质量监控部门或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
9、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其提供咨询服务 一、预防一、预防l( (三三) )按照法定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按照法定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l1 1、病历书写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病历书写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完整l2 2、病历书写要求:、病历书写要求:l(1 1)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
10、的圆珠笔;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l(2 2)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l(3)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应医务人人员签名。实习医务员签名。实习医务人人员、试用期医务员、试用期医务人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
11、务执业的医务人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l(4)上级医务)上级医务人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人员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期,修改人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l(5)病历记录的时间规定:病历记录的时间规定:l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12、。诊时及时完成。l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医务人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并加以注明。l首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首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小时内完成。l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院后24小时内完成小时内完成l3 3、病历资料的分类、病历资料的分类 l 客观性客观性病历资料是指记录患者的客观情况的病历资料是指记录患者的客观情况的资料和向患者交代情况、患者及其亲属签字的资料和向患者交代情况、患者及其亲属签字的
13、医学文书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学文书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l客观性病历资料,患者客观性病历资料,患者可以复印或复制可以复印或复制,医疗,医疗机构应为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机构应为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可以收取工本可以收取工本费费) ),并在复印或复制的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并在复印或复制的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复制时,患者应在场复印或复制时,患
14、者应在场l主观性主观性病历资料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通过对病历资料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发展、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患者病情发展、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并提出诊治意见等而记录的资料,多反映医务人并提出诊治意见等而记录的资料,多反映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及其诊治情况的主观认识,如死亡员对患者疾病及其诊治情况的主观认识,如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l主观性病历资料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以由主观性病历资料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以由医疗机构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5、组医疗机构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l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l4 4、禁止性规定、禁止性规定l由于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医由于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和认定责任的重患双方关注的焦点和认定责任的重要依据,因此,无论是医疗机构还要依据,因此,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患者,都严禁涂改、伪造、隐匿、是患者,都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违反者要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违反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担相应的法律责任。l( (四四) )履行对患者的告
16、知义务履行对患者的告知义务l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者产生不利后果 l( (五五) )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l预案是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分预案是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分防防范范医疗事故的预案和医疗事故的预案和处理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医疗事故的预案。l在防范预案中,要对易发医疗事故的科室,如在防范预案中,要对易发医疗事
17、故的科室,如手术室、急诊室、妇产科、儿科等进行重点管手术室、急诊室、妇产科、儿科等进行重点管理理 l( (一一) )报告报告l1 1、内部报告、内部报告l2 2、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l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导致3 3人以上人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身损害后果,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应在1212小时内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l( (二二)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18、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l( (三三) )封存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封存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 l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主观性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见、病程记录(主观性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l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
19、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l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血机构派员到场 l( (四四) )尸检和尸体存放尸检和尸体存放l 1 1、 患者死亡,医患
20、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延长至7 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字。l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因判定的,由
21、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l 2 2、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间一般不得超过2 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第三节第三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l医学会: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医学会: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法人、专业性、专业性 l职责分工
22、和二级鉴定制职责分工和二级鉴定制l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 (市市) )地方医学会负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责组织首次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再次鉴定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l( (二二)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l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
23、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家库。 l“鉴定鉴定专家库专家库”与与“鉴定鉴定委员会委员会”最突出的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通是通过医学会建立鉴定专家库,在体制上剔除过去过医学会建立鉴定专家库,在体制上剔除过去“鉴定鉴定委员会委员会”的行政色彩,它不再是由政府部门提名,政的行政色彩,它不再是由政府部门提名,政府审核批准,在政府部门内办公的,府审核批准,在政府部门内办公的,“不行政也行政不行政也行政”的鉴定组织,而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独立存在,具有的鉴定组织,而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独立存在,具有中介性质的医学专业的技术鉴定组织形式。中介性质的医学专业的技术鉴定组织
24、形式。 l鉴定专家库人员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鉴定专家库人员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l1 1、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术人员l2 2、良好的业务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l3 3、良好的执业品德、良好的执业品德l4 4、一定的资历和工作经验、一定的资历和工作经验l医学会还可以聘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医学会还可以聘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并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进入专家库。德并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进入专家库。l不受行政区域限制不受行政区域限制l二、鉴定程序二、鉴定程序l(一)启动(一)启动l1 1、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
25、交鉴定l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的移交鉴定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的移交鉴定 l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移交鉴定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移交鉴定 l以上两种情况下移交鉴定的启动方式具有一个以上两种情况下移交鉴定的启动方式具有一个共同点:共同点:“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才移交鉴定。由此看来,还有不才移交鉴定。由此看来,还有不“需要需要”鉴定鉴定的情况。的情况。 l2 2、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l(二)医学会的审查(二)医学会的审查l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对鉴定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对鉴定不予受理l1 1、当事人一方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事故 处理 法律制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