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共16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共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号: 2015 姓名: 刘 娟 专业: 教育技术学 实验三 单级交流放大器(二)一、 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 学习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的方法。3. 观察电路参数对失真的影响.4. 学习毫伏表、示波器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设备: 1、实验台 2、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 熟悉单管放大电路。2、 了解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固有失真的形成及波形。3、 掌握消除失真方法。四、实验内容及步骤l 实验前校准示波器,检查信号源。l 按图3-1接线。 图3-11、测量电压参数,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
2、电阻。l 调整RP2,使VC=Ec/2(取67伏),测试VB、VE、Vb1的值,填入表3-1中。 表3-1 调 整 RP2测 量VC(V)Ve(V)Vb(V)Vb1(V)6.890.00 0.665.96l 输入端接入f=1KHz、Vi=20mV的正弦信号。l 分别测出电阻R1两端对地信号电压Vi及Vi按下式计算出输入电阻Ri :l 测出负载电阻RL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 ,和接入RL(2K)时的输出电压V0 , 然后按下式计算出输出电阻R0;将测量数据及实验结果填入表3-2中。 表3-2Vi(mV)Vi(mV)Ri(?)V(V)V0(V)R0(?)6.8910.81703.71.460.7220
3、55.5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将观察结果分别填入表3-3,3-4中。l 输入信号不变,用示波器观察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Vo的波形并描画下来。l 逐渐减小R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的波形描画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 如果R P2=0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i,或将Rb1由100K改为10K,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l 逐渐增大R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波形描画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如果RP2=1M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i,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表 3-3阻值波
4、 形何种失真正常不失真RP2减小饱和失真RP2增大截止失真l 调节RP2使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且幅值为最大(这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测量此时的静态工作点Vc、VB、Vb1和VO 。 表 3-4Vb1(V)VC(V)VB(V)VO(V)7.312.540.670.87五、实验报告1、 分析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调节RP2,使Vc的值在6-7V之间,此时使用万用表。接入输入信号1khz 20mv后,用示波器测试Vi与Vi,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入电阻的值。在接入负载RL和不接入负载时分别用示波器测试Vo的值,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出电阻的值。2、 讨论静态工作点
5、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静态工作点过低,波形会出现截止失真,即负半轴出现失真;静态工作点过高,波形会出现饱和失真,即正半轴出现失真。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电路一、 实验目的 1、熟悉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二、实验设备 1、实验台 2、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掌握不失真放大电路的调整方法。2、熟悉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3、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四、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 图4-1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如发现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1、 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短线。
6、2、 避免将输出信号的地引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级。3、 T1管cb间接30pF的电容。4、 分别使用测量仪器,避免互相干扰。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整静态工作点连接、点,使放大器处于反馈工作状态。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调整RP1、RP2(记录当前有效值), 使VC1=( 67V )、VC2=(67V),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填入表4-1中。断开电路测量并记录偏置电阻 表4-1待测参数VC1VB1VE1VC2VB2VE2RARB计算值测量值6.492.720.166.064.003.3628k16.0k相对误差 2、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l 从信号源输出Vi频率为1KHz幅度小于2mV(保证输
7、出波形不失真)的正弦波。l 输出端不接负载,分别测量电路在无反馈(,断开)与有反馈工作时(与连接 )空载下的输出电压Vo,同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注意波形是否失真。若失真,减少Vi并计算电路在无反馈与有反馈工作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V,记入表4-2中。 表4-2 待测参数工作方式Vi(mV)V0(V)Av(测量)Av(理论)无反馈RL=2.01.16580RL=5.1K2.00.86430有反馈RL=2.00.99495RL=5.1K2.00.753753、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 RL=5.1K,改变电源电压将Ec从12V变到10V。分别测量电路在无反馈与有反馈工作状态时的输出电压,
8、注意波形是否失真,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稳定度。记入表4-3中。 表4-3 待测参数工作方式EC=12VEC=10VV0(v)AVV0(v)AV无反馈0.86430有反馈0.753754、观察负反馈对波形失真的影响l 电路无反馈,Ec=12V, RL=5.1K,逐渐加大信号源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出现临界失真,用毫伏表测量Vi 、Vo和V0P-P值,记入表4-4中。l 电路接入反馈(a与a连接),其它参数不变, 用毫伏表测量Vi 、Vo和V0P-P值,记入表4-4中。l 逐渐加大信号源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出现临界失真,用毫伏表测量Vi 、Vo和V0P-P值,记入表4-4中。 表4-
9、4待测参数工作方式 Vi(mV)V0(V)V0P-P(V)无反馈临 界2临 界2.44.8有反馈Vi同无反馈2V。同无反馈4.8临 界临 界1.982,965、*幅频特性测量(对带宽的影响)在上述实验基础上,不接负载、EC=12V,分别在有、无反馈的情况下调信号源使f改变( 保持Vi不变 )测量Vo,且在0.707VO处多测几点,找出上、下限频率。数据记入表4-5和表4-6中。 表4-5频率方式f(KHz)0.0780.1251.21.51.92.12.36.815无反馈Vo(V)1.641.961.680.707Vomax2.42.4Vomax2.41.680.707Vomax2.321.9
10、2AV328392480480480480480464384 表4-6频率方式f(KHz)0.091.0981.11.51.72.12.37.011有反馈Vo(V)1.751.831.40.707Vomax22Vomax21.40.707Vomax3.723.68AV350364400400400400400六、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并按要求进行计算。2、总结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有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了,提高放大信号的稳定性,减小失真。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一、 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应用集成运放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测定它们的运
11、算关系。1、 学会使用线性组件uA741。二、实验设备 1、实验台 2、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三、实验说明运算放大器有三种连接方式:反相、同相和差动输入,本实验主要做比例运算。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调零:按图7-1接线,接通电源后,调节调零电位器RP,使输出Vo=0(小于10mV),运放调零后,在后面的实验中均不用调零了。 图7-12、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7-2所示,根据电路参数计算Av=VO/Vi=?按表7-1给定的Vi值计算和测量对应的V0值,把结果记入表7-1中。图7-2反相比例运算 表7-1Vi(V)0.30.50.71.01.11.2理论计算值 V0(V)-3.0-5.0-7.0-
12、10-11-12实际测量值 V0(V)-3.0-5.0-7.1失真失真失真实际放大倍数 Av101010.1临界失真值:0.86v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图如7-3所示:图7-3根据电路参数,按给定的Vi值计算和测量出对应不同Vi值的Vo值,把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填入表7-2中。 同相比例运算 表7-2Vi(V)0.30.50.71.01.11.2理论计算值 V0(V)3.05.07.0101112实际测量值 V0(V)2.924.646.56失真失真失真实际放大倍数 AV9.739.289.37五、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2、分析各运算关系。经过实际测量与运算,可知比例为10倍。
13、 3、分析Vi超过1.0 V时,输出Vo电压现象。 由于实验器材等的影响在Vi=0.86的时候失真。Vi超过1.0时,V。更是出现失真现象,示波器得到不规则的正弦图数字部分实验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 验证半加器、全加器、半减器、全减器、奇偶校验器、原码/反码转换器逻辑功能。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实验箱 1个2. 万用表 1块3. 74LS00 四二输入与非门 3片4. 74LS86 四二输入异或门 1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分析半加器的逻辑功能(1) 用两片74LS00(引脚见附录)按图41接线。74LS00芯片14脚接+
14、5V,7脚接地。图41(2) 写出该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列真值表(1) 按表4-1的要求改变A、B输入,观测相应的S、C值并填入表4-1中。(2) 比较表4-1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验证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表4-1 输 入输 出ABSC0000011010101100 2、分析全加器的逻辑功能1)用三片74LS00按图4-2接好线。74LS00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图4-22) 析该线路,写出Sn、Cn的逻辑表达式,列出其真值表。3) 表4-2利用开关改变An、Bn、Cn-1的输入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Sn、Cn的值填入表4-2中。4) 表4-2的值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加以比
15、较,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表4-2输 入输 出AnBnCn-1SnCn0000000110010100110110010101011100111111 3、分析半减器的逻辑功能(1) 用两片74LS00按图4-3接好线。74LS00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图4-3(2)分析该线路,写出D、C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按表4-3改变开关A、B状态,观测D、C的值并填入表4-3中。(4)将表4-3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进行比较,验证半减器的逻辑功能。 表4-3输 入 输 出ABDC00000111101011004、分析全减器的逻辑功能图4-4(1)用一片74LS86和两片74L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技术 基础 实验 报告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