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共7页).doc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之所向,所向披靡表2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 报 表项目名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主 持 人: 申请学校: 结题时间: 通讯地址: 邮 编: 联系电话:传 真:填表时间:2009年12月1日省教育厅2009年11月一、成员主持人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教授主要教学改革与科研经历(1)主持的“1省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课题,2006年(2)主持的“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课题,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3)主持的“大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研究” 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课题,2007年(4)主持的“
2、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课题,2008年;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项目组其它成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称学位项目分工女1965.11教授博士总体规划女1979.04助理研究员学士收集整理材料男1966.10教授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女1981.09助理研究员硕士实习实训二、项目完成计划及结题时间第一阶段(2008.12-2009.02):搜集、整理、阅读有关文献、材料第二阶段(2009.03-2009.07):撰写开题报告,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并组织必要的调查、座谈和会谈第三阶段(2009.08-2009.11):通过集体讨论提炼研究成果,并撰
3、写论文和研究报告第四阶段(2009.12): 结题验收三、申请立项依据(不足部分可另附页)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农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建于2005年,几年来实验区依托农业电气化学科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围绕学校立足垦区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突出数字化农业的研究特色,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具备农业电气化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农业电气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与现代化农业的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理念,在培养思路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培养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农
4、业的农业电气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是一所省属农业院校,主要为垦区经济建设服务,我校农电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到县场电力公司、电厂或相关单位工作,因此,实验区把农电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农电技术人才,并以“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重在素质教育”为人才培养原则。同时实验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市场需求看成是社会人才市场向专业递交的“订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缩短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距离。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理论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高校的课程应该使教育目标与实际学习统一起来,让学生获得更加精确的知识。要将“所发现的知识、所获取的知识、所考查的知识、所共享的知识和所应用的知
5、识都整合在一起”,从而培养思考和使用知识的智慧,使学生可以看到现在所学内容与将来他们要从事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实验区优化重组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淘汰落后、过时的内容,吸收反映当代农电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突出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多规格、模式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中除了在必修课阶段开设“工程制图”、“C 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等课程外,还设置有“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VF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选修课程,实现与机械、计算机等知识点的结合。在电子学和电力工程课程体系中,加强电子
6、技术课程设置,特别是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CAD、EDA 技术,教学内容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EDA 技术与Protel 语言,电力系统工程、电机学及工厂供电等。在计算机课程内容中扩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基础与程序设计(二)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分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为平台,以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培养协调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按照课程内在知识点的联系,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的
7、发展现状,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分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础性、设计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分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创造条件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适应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课程模块建立课程组,统筹课程模块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规划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组织编写实验教材,设计和开发创新性实验。(3)探索大学生创新学习机制,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开放式创新训练基地,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课程设计和各类学习及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4)建立实验区投入和实验研发相结合的实验室建设机制,不断革新实验内容、手段和方法,多渠道地推进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
8、工程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工程素质。(5)全面、系统地加强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开发、购买实验教学软件,充分发掘、合理配置实验区的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实用性强、信息量广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2实验教学体系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组成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模块。建立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等。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设计有利于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9、,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三)实践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在教学中,实验区建立了课前(入门实习) 、课中(实验课) 、课后(课程设计) 相衔接的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1基础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金工实习、参观实习等。2电子学实践环节。除加强课内实验教学外,还增加了电子工艺实习和电子电路课程设计。3计算机类实践性环节。微机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4生产实习。主要是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和课程实习。5专业课程设计。除传统的毕业设计和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外,还配备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电气与PLC 可编程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 人才培养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