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应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共2页).doc
《计算教学应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教学应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计算教学应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作者:江玉银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摘要】计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本文将从用活情境、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巧设练习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把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凸显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教学 算理 算法 有效结合【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26-01在计算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
2、,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用活情境,明晰算理,生成算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要明确教材情境图的寓意,用活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他们通过认知规律对情境图的理解,从而明晰算理,自主地生成算法。如,教学“乘加乘减”时,教材呈现的情境:有4个旋转木马,其中3个旋转木马坐3人,1个旋转木马坐2人。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关数学信息。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2。问:“你会计算吗?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将图意和算式联系起来,理解算式的含义,明白了“先算33=9,再算9+2=11
3、”的算理,知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算法。再问:“还想到不同的解法吗?”学生思考后回答:34-1。也同样联系图意理解先算34=12,再算12-1=11”的算理,知道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算法。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借助教材为学习新知提供了素材,理解算理,掌握方法,为后续学习积累感性经验。二、动手操作,感悟算理,总结算法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计算课上的算理又比较抽象,动手操作、直观演示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恰当地进行操作活动,不仅有效地改变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的教与学的传统方式,而且能将抽象的算理形象地凸显出来,为算法的构建提供原型支撑,对学生理解算理、构建创造性的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 教学 注重 算法 有效 结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