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选择题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和,则( ).(A)的参考方向应与的参考方向一致 (B)和i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C)乘积“”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 (D)乘积“”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2、如图1.1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和电流的约束方程为( ).(A) (B) (C) (D)图1.1 题2图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A)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B)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C)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D)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4、图1.2所示电路中100V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
2、,则电压U为( ).(A)40V (B)60V (C)20V (D)-60V 图1.2 题4图 图1.3 题5图5、图1.3所示电路中I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C)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 (D)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7、图1.4所示电路中电流比为( ).(A) (B) (C) (D) 图1.4 题7图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 ).(A)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C)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9、图1.
3、5所示电路中N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端口开路电压为30V,当把安培表接在ab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则若把10的电阻接在ab端口时,ab端电压为:( ).(A)15V (B)30V (C)30V (D)15V图1.5 题9图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A)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C)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A) (B)(C) (D)12、已知,则与的相位差为( ).(A) (B) (C) (D)13、已知一阻抗为,与另一阻抗为串联,则等效
4、阻抗为:( ).(A)- (B) (C)2 (D)二、填空题1、在运用中不允许理想电压源 路,不允许理想电流源 路。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 。3、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必须有 、 、 三个部分。4、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5、图2.1所示电路中二端元件1 ( 吸收/发出?) 功率,其值为 W 。图2.1 题5图6、若电路有n个结点和b条支路,则电路KVL独立方程数为 。7、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越大的电阻支路分得的电流 。(愈大/愈小?)8、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三要素是指 、 、 。9、一阶动态电路中,已知电容电压V(t0),则零
5、输入响应为 V,零状态响应为 V。10、已知 V,则 = V 。11、无功功率的单位为 。12、电容电压滞后其电流的相位为 角度。三、 判断题1、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 ) 2、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 ( ) 3、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 ) 4、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后,对外部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相同。( ) 5、在运用KVL时,回路的绕行方向必取顺时针方向。 ( ) 四、分析计算题1、用节点电压法求图4.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图4.12、用叠加定理求图4.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图4.23、求图4.4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原理 练习题 答案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