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程选择题及答案(第7章)(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课程选择题及答案(第7章)(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学原理课程选择题及答案(第7章)1、目前在我国高中及部分小学、初中所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其主要性质而言是一种( )。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2、课程的一般结构是(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3、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4、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5、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
2、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6、于1967年提出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是( )A.斯塔克 B.斯塔佛尔比姆 C. 斯克里文 D. 普洛沃斯7、布鲁纳指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据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存在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8、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桑代克 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9、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3、1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三者都是12、“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13、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A奈勒 B多尔 C杜威 D巴格莱14、突破了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联系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C活
4、动课程 D学科课程15、学科课程又称(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16、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是( )A.布鲁纳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17、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8、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19、“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课程观倾向
5、于认为课程是()A学科 B文化 C目标 D体验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A课程内容的选择 B课程内容的组织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21、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A. 综合课程 B. 隐性课程C. 国家课程 D. 校本课 22、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23、课程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其划分的依据是( )A.评价实施阶段的不同 B.评价主体的不同 C.评价对象的不同 D.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24、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6、 C杜威 D布鲁纳 25、综合课程不包括( )A融合课程 B核心课程 C广域课程 D潜在课程2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27、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B.素质教育的实施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政治的民主化28、以下课程理论流派取消了课程问题特殊性的是( )A.存在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29、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促使双方彼此协调,这
7、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课程创新取向30、通过课程评价可以找出课程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 )功能A判断成效 B.比较与选择课程 C.诊断与修订 D.了解目标达成程度3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32、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答案1、B 2、A解析:课程的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3、D 4、C 5、C 6、C 7、B解析:结构中心主义课程论也可称作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8、C 9、A 10、D 11、C 12、B解析:这一论点正是来自经验主义课程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杜威。13、B 14、A 15、B 16、A 17、A 18、A 19、D解析: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它强调的是人的体验。20、D 21、C 22、A 23、B 24、B 25、D 26、B 27、B解析:多元文化、知识经济及民主政治都是新课改的背景,但它们是一种宏观背景,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是其微观层面的背景。28、D 29、B 30、C 31、A32、B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