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方案(共23页).doc





《沉井施工方案(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井施工方案(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1沉井工程概况11.1沉井简介11.2工程地质状况简介22施工部署2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42.2沉井工艺流程5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6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8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9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93.1工程测量9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11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113.4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163.5沉井封底的主要方法20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214.1沉井质量主控项目的检验标准214.2沉井易渗漏部位的质量控制要点214.3安全施工措施21专心-专注-专业沉井施工方案1、工
2、程概况梨川大桥第三标段东江大道隧道排水泵房原设计为连续墙、支护桩等支护形式的大开挖施工工艺,基坑开挖深度11.6m。考虑到大开挖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周边为人民医院及居民住宅区),决定泵房施工采用沉井施工工艺,采用沉井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的工期、难度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拟建的沉井泵房位于红川路与东江大道交汇处。 1.1沉井规模与构造本工程的沉井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外壁长12.20米,宽9.5米,壁厚0.8米。沉井总高度为11.3米左右,其顶面标高为6.3m,刃脚底标高为-5.3m。沉井底部的构造要求为:60cm厚C15素混凝土封底90cm厚底板混凝土。 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1)混凝土:沉
3、井结构采用C40防水砼,抗渗等级P8,砼为商品混凝土。(2)钢材:所有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采用R235钢筋;所有受弯钢材采用Q345钢材,其余可采用Q235钢板。1.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1)构筑物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结构背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1.4工程地质状况简介1.4.1地层岩性根据钻孔揭露,勘察区内揭露的地层依次为:覆盖层:混凝土1-0(Qml)、素填土1-1(Qml)、粉质粘土1-3(Q4al)、粉质粘土2r(Q4al)、粉砂2-3(Q4mc)、淤泥2-0(Q4mc)、淤泥质粉质粘土2-1(Q4mc)、细砂3-2(Q4 al)、中砂3-3(Q4 al)
4、、粗砂3-4(Q4al)。覆盖层底为强风化微风化岩。岩土力学参数表岩土名称层号状态重度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建议压缩模量Es(Eo)直 接 快 剪渗透系数K(m/d)基床系数K1MPa/m钻(冲)孔桩内摩擦角( o )凝聚力C(kPa)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kN/m3)(kPa)(MPa)(kPa)混凝土1_0坚硬素填土1_1湿,稍密1.9120250(路基范围取高值)4.38.0*(路基范围取高值)1218*(路基范围取高值)810*(路基范围取高值)0.061.3303565粉质粘土1_3湿,可塑1.91404.514*10*0.022840粉质粘土2r湿,软塑1.8803.0*12
5、*8*0.021030粉砂2_3饱和稍密1.91008*20*00.780.00089325淤泥2_0饱和,流塑1.7502.04*6*20淤泥质粉质粘土2_1饱和,流塑1.75602.58*8*0.0009525细砂3_2饱和,稍密1.915013*25*01.931530中砂3_3饱和,稍密1.9530018*30*06.11640粗砂3_4饱和,稍密2.034023*35*026.01750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3-2_1半岩半土状2.045018*30*29*0.1280110强风化细砂岩13-2_3半岩半土状2.045018*31*30*0.1580110中风化泥岩13-3_0岩芯较完整
6、2.16000.06130中风化夹强风化泥岩13-3_0j岩芯破碎2.15000.07120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3-3_1岩芯完整2.28000.08中风化夹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3-3_1j岩芯较完整2.25500.1150中风化细砂岩13-3_3岩芯完整2.29000.09微风化泥质粉砂岩13-4_12.313000.06微风化细砂岩13-4_32.314000.071.4.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据钻孔揭露,隧址区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地下水位与东莞水道河水涨退有一定联系,根据钻探期间水位观测结果,地下水位变化随涨退潮变化幅度约为0.15m。(2)地下水赋存类型按地下水的赋存方式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7、,分别为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的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及赋存于基底岩石中的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层人工填土等表层土的松散孔隙中,无统一的地下水位,分布无规律,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水量较贫乏,为隧道开挖的渗水层之一;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细中砂层中,为潜水,含水层厚度约0.98.2m,局部变化较大,富水丰富,为隧道开挖后的主要渗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中,根据钻孔资料,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为主,较完整完整,部分岩芯见氧化锈斑,节理不太发育,水量较贫乏,受裂隙发育不均的影响,地下水分布不均匀。(3)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勘察范围地处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
8、降水、东莞水道河水侧向迳流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49月份降雨对地下水补给量较大,10月次年3月对地下水补给量较少;东莞水道河水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东莞水道河水水位增高对地下水补给量较大,水位下降时对地下水补给量较小或地下水反过来对河流进行补给。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砂土层赋存的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主要靠东莞水道河水、大气降水和人工生活用水,补给量受大气降水、河流潮汐的影响明显,基岩裂隙水主要靠侧向迳流补给和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地下水以地表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2施工部署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沉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
9、,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室,待井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井室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沉井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2.1.1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艺技术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红川路与东江大道交汇处距东江距离较远,同时有北侧的地下连续墙止水,加上这个季节雨水较少,地下水位较低,对沉井施工较为有利,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工程的沉井施
10、工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相对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室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偏,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2.1.2制作与下沉方法:两节制作、一次下沉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多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因本项目沉井高度为11.3m,根据现场条件,可采用先开挖5m基坑后进行沉井制作,第一次高度为6m,下沉至底标高后,再进行上节段的施工。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一次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第一节沉井高度为6m,沉井顶标高为6.3,起沉
11、标高为1.30,沉入底标高为:-5.3;第二节沉井高度为5.3m。 2.1.3降水方法:井内明排降水与井外集水降水相结合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关键是选择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满足排水下沉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分析,采用井内明排与井外集水井降水,本方法相对施工时操作比较方便可行。2.2沉井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安排见下图所示: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这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过
12、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施工阶段:2.3.1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开工前后应抓紧落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及现场准备等工作。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熟悉施工图纸与地质资料等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2)平整场地至要求的标高,铺设施工道路,开挖排水沟,接通水源和电源。(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导点和水准引测点完成沉井的定位测量工作。为了控制沉井的位置与标高,在场内须设置沉井的轴线与标高控制点。(4)及时组织施工机具、材料及作业队伍进场,充分落实各项开工准备工作。(5)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沉井外布设真空深井泵井点管,并提前进
13、行预降水工作。(6)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基坑的放坡开挖工作,为及时进行第一节沉井的制作创造条件。2.3.2第一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沉井工程进入了实施性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对开挖的沉井基坑测量定位和抄平,完成沉井刃脚的砂垫层和支垫架工作。(2)第一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3)第一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一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一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室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井室外的深井降水必须连续进行。(5)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14、(6)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2.3.3第二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待第一节沉井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开始进入第二节沉井的制作与下沉阶段。主要施工内容有:(1)根据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完成上下节沉井之间的施工缝处理工作。(2)第二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3)第二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二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二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底标高,其中包括井室内的挖土、明排水及井室外的深井降水。(5)沉井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和纠偏措施,包括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与监控措施。(6)沉井的稳定监测,同时完成沉井封底的有关准备工作。2.3.
15、4沉井封底与收尾阶段沉井下沉至设计的底标高后,必须进行观测检查,其稳定性被确认满足设计与规范后方可进行封底和后续工序的施工。该阶段的施工内容主要有:(1)沉井底部整平施工,同时完成井壁的清理与施工缝的处理工作。(2)底板钢筋绑扎和底板混凝土浇捣、养护。(3)沉井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布置及使用施工机械,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本工程沉井各阶段所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详见下表:序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使用部位功率KW1深井泵降水设备与设施4套沉井外降水202液压式挖掘机 住友LS2801基坑开挖、回填
16、柴油机3W-1001履带式挖机1井内挖土及垂直运输柴油机4电焊机BXI-3303施工全过程320KVA5插入式振动器 HZ6X-508振捣砼81.56平板式振动器 PZ-5012振捣砼21.57钢筋切断机GJ5-40-1(QJ40-1)1钢筋制作成型38钢筋弯曲机GJ7-45(WJ40-1)1钢筋制作成型2.89钢筋调直机GJ4-14/4(TQ4-14)1钢筋制作成型410潜水泵QS3225-4型25m3/h4井内排水42.511高压水泵8BA-18型,1.25MPa2沉井冲泥备用2412小型空压机(0.6MPa)2砼面凿除与清理25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2.5.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与一般工程
17、不同,本工程为沉井构筑物,工艺技术独特,专业性强,一般需要连续地快速施工,因此劳动力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真空深井泵降水及井内土方开挖等作业均为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需要选择具有资质的专业分包队伍组织施工。(2)根据沉井应连续施工的需要,与沉井有关的降水、挖土等劳动力应组成两班制,实行昼夜交接班作业。劳动力的投入量需要作相应的增加。(3)沉井的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劳动力的组织应选择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熟练技工。2.5.2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1)深井降水:井点打设5人,日常降水管理2人(2)钢筋工: 10人(包括钢筋制作成型)(4)支模木工: 8人(5)混凝土工: 10人(6)泥工:
18、4人(7)排水工: 2人(8)普工: 12人(9)测量工: 2人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1工程测量3.1.1测量工作安排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1)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点,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2)根据本工程沉井的施工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的需要。(3)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施工员或技术员配合完成。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线工作,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定期复核。(4)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的
19、沉降观测工作。(5)根据余杭区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沉井位置与标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线和水准基点,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经常测量和复核,达到控制沉井位置和标高的目的。(2)沉井垂直度的控制:在井筒内按4或8等分作出垂直轴线的标记,各吊线坠逐个对准其下部的标板以控制垂直度,并定期采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应随时观测沉井的垂直度,当线坠离标板墨线达50mm时,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3)沉井下沉控制:在井筒外壁周围测点弹出水平线,或在井筒外壁上的四个侧面用墨线弹出标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井 施工 方案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