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共38页).docx
《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共3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共38页).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专心-专注-专业第1章本章框架及要点:(1)概述6个基本概念(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EIA的重要性(4个依据+1个发展)EIA的目的(贯彻国策,推行方针,查清现状,预测影响,规定措施,达到目的)规划EIA的基本任务(确定目标、识别影响、筛选方案、规避影响、征求意见)建设项目EIA的基本任务(识别影响,选址分析,工艺分析,措施论证,规避影响,征求意见)EIA的工作原则(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EIA的审批原则(八项符合)(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6个层面,5个阶段(3)我国的环
2、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1个基本概念(环境标准)环境标准的地位和作用(6点6个关键词,法规组成,规划体现,行政依据,进步动力,评价准绳,投资导向)3级5类的环境标准体系地方环境标准与国家环境标准的关系(4)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个概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6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及评价要求(综合性规划篇章;指导性规划篇章;非指导性规划报告书)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者和评价者(谁组织,谁负责,无资质要求,无审批要求,但审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3大因素的交集)(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7大点,法律强制,基本程序,分级审批、分类管理、资质要求
3、,资格管理,公众参与)分类管理(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分类管理的依据(环境影响程度,环境的敏感性)环境敏感区(3点:保护地;生态敏感区;社会关注区)分级审批(环保部负责3个审批)EIA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定期登记,继续教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7+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概念(跟踪验证+补救),开展条件(预测结果改变;产生新的敏感目标或生态影响;功能区划调整),主要内容(2个独有)知识点归纳(1)环境的概念环保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评中: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即人类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4、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2)环境系统的概念环境系统是指围绕人群的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整体性:一定时空中的环境因素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动态性: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一直处在演变的过程中,其组成和结构是不断变化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是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发生不良变化的结果。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环境要素的概念环境要素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环境要素的分类:自然环境要
5、素+社会环境要素;非生物要素+生物要素。(4)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A对B的量化表达)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和评定。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为了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综合整治等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所受污染的程度。(提供依据,便于比较)(5)环境容量的概念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环境容量的分类: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
6、环境容量、生物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容量等。(6)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作用变化效应)环境影响是由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和受影响的环境两方面构成的。环境影响的分类: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7)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对象3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建设单位
7、、环评单位、审批部门。跟踪监测的目的:能够发现建设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5大变化:从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环境污染,还注重了生态影响;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累积性影响并开始对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从最初单纯的工程项目评价发展到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
8、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完善。(9)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4依据+1发展:为开发建设活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确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应的环保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10)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贯彻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认真推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通过评价查清拟开发区域或建设活动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特点、污染特征或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以及当地环境特征、环境制约性,预测开发建设活动全过程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
9、良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规定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的对策措施,为项目实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规模或优化项目选址选线,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清洁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环境维持良性循环作出保证。(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环境目标;识别、评价相应规划层次的环境影响;筛选、识别或寻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可行的规划方案;规避不利的环境影响或使环境影响最小化;征求公众的观点与意见。(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识别、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选址选线、工程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对生产工艺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措
10、施是否充分有效;环境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是否最小化;征求公众的观点与意见。(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原则: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原则(八项符合)1. 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2. 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3. 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4. 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5. 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6. 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7. 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8. 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15)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单行法是针对特定的污染
11、防治对象或资源保护对象而制定的。环境保护单行法类型: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16)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类型:一类是为了执行某些环境保护单行法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条例;另外一类是针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某些尚无相应单行法律的重要领域而制定的条例、规定或办法。(17)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18)环境标准的概念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19)环
12、境标准的作用(6点6个关键词,法规组成,规划体现,行政依据,进步动力,评价准绳,投资导向)1.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3.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 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5. 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 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的作用。(20)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3级5类国家环境标准: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部标准(2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只能填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空白,但是不能改变已有项目的国家质量标准;
13、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填补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可以改变已有项目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但必须更为严格,对于机动车、船类排放标准需报送国务院批准。(22)环境标准的关系1. 地方环境标准要严于国家环境标准,且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2. 综合行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2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评概念:是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综合考虑所拟议的规划可能设计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14、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规划环评技术原则:1. 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2. 早期介入原则;3. 整体性原则;4. 公众参与原则;5. 一致性原则;6. 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环评分类: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指导性规划+非指导性规划。 规划环评评价要求:1. 对于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专项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指导性专项规划以外的其他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2.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15、要求编写规划实施后有关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对于一些比较重要、实施后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规划,用“篇章”的形势,对于一些重要性较弱,实施后可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规划,可以用“说明”或者“专项说明”。 规划环评组织者:谁组织编制规划,谁负责对规划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评评价者:1. 组织编制该规划的政府或者政府部门;2. 委托的单位或者专家组。 公众参与:1. 只限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项规划;2. 规划实施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3. 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效益。(交集) 跟踪评价:规划实施后及时组织力量,对该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发现有明
16、显的环境不良影响的,及时提出并采取新的相应改进措施。(24)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特点:1. 法律强制性;2.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 分类管理;4. 分级审批;5.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6.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7. 公众参与 报告书内容:1. 建设项目概况;2. 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3.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实
17、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后评价的条件:P36 后评价的主要内容:P37(2个独有)(25)分类管理报告书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全面评价报告表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分析或专项评价登记表对环境影响很小(26)环境敏感区:P31 保护地;生态敏感点;社会关注区。(27)分级审批环保部负责审批:1. 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2.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3. 由国务院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的对环境可能造成中大影响
18、的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省级环保部门审批:1. 有色金属冶炼及矿山开发、钢铁加工、电石、铁合金、焦炭、垃圾焚烧及发电、制浆等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2. 化工、造纸、电镀、印染、酿造、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等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级或地级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3. 法律和法规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8)几个时间点1970年1月1日,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正式实施,首次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79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中国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2008年9月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颁布。第2章2010年6月10日(1)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客观、公开、公正)1. 依法评价原则;2. 早期介入原则;3. 完整性原则;4. 广泛参与原则(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三个阶段)1.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编制阶段;2.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3. 建设项目概况和工程分
20、析;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 环境风险评价;7. 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技术、经济论证;8.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2. 公众参与;1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1. 总则;2. 建设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 环境风险评价;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8.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2. 公众参与
21、;13. 方案比选;14.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和建议。(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要求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 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3. 环境质量状况;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5.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6. 结论与建议。(6)环境影响识别 辨识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各种参数或环境因子的各式各样的影响,以及各项环境要素对项目实施的制约性,就是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是由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和受影响的环境两方面构成的。 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7)评价工作等级 分级:一级评价全面、详细、
22、深入评价;二级评价较为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划分依据:1. 建设项目工程特征;2.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3. 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要求。(8)工程分析 目的:通过工程分析,确定污染物源强、污染方式及途径或工程开发建设不同方式和强度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改变和破坏程度。 技术要求:全过程(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全时段(正常、非正常)、全方位(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等)、多角度(清洁生产角度、节约能源角度等) 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9)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基本内容:1.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地址
23、与水文地质,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土壤、动植物与生态);2. 社会环境状况;3. 环境质量状况(水、气、声、其他);4. 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源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的方法等。 污染源调查的方法: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等。 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10)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1. 建设阶段;2. 生产运行阶段;3. 服务期满后。 预测内容:1. 反映一般环境质量状况的常规参数;2. 反映建设项目特征的特征参数 预测方法:1. 数学模式法;2. 物理模型法;3. 类比调查法;4. 专业判断法。(11)环境风险评价 涉及有毒有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岗位 基础知识 培训 复习资料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