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糖代谢学习大纲(自学及复习必备)(共32页).doc
《生化糖代谢学习大纲(自学及复习必备)(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糖代谢学习大纲(自学及复习必备)(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化糖代谢学习大纲(自学及复习必备)第四章 糖代谢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糖酵解的概念、细胞定位、反应过程、关键酶或限速酶;熟悉糖酵解的ATP生成及生理意义;2.掌握糖有氧氧化的概念、细胞定位、反应过程、关键酶或限速酶;熟悉糖有氧氧化的ATP生成及生理意义;3.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4.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定义、组织和细胞定位、关键酶和生理意义;熟悉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过程及调节。5.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组织和细胞定位。熟悉糖异生途径及乳酸循环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6.掌握血糖的概念、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掌握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机制。熟悉肾上腺素的调节机制。了解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机制。 重点1.糖酵解的概念、细胞定位、反应过程、关键酶或限速酶;2.糖的有氧氧化的概念,细胞定位,反应过程,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特点、限速酶及生理意义;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概念、组织和细胞定位、关键酶和生理意义;5.糖异生的概念、原料、部位、途径、限速酶及生理意义;6.血糖的概念、含量、来路及去路;激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 难点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作用机制;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2.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及糖原合成与分解
3、的调节。3.激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机理。 学时 6学时 第一节概 述一、糖的生理功能:1.氧化供能: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人体能量的50-70%。2.为其他物质提供碳源:3.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4.糖蛋白构成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二、糖的消化吸收1.糖的消化2.糖的内吸收3.糖代谢概况 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一、糖酵解的概念:G在无氧的情况下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该过程与酵母菌使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称糖的酵解。二、糖酵解的部位:细胞的胞液中。三、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G丙酮酸称:糖酵解途径;第二阶段:丙酮酸乳酸(一)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包括十步反应。1.G磷酸化生
4、成6磷酸葡萄糖:Go-16.4KJ/mol反应不可逆,耗1ATP.;限速酶(关键酶)已糖激酶,糖酵解的第一个限速酶。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催化反应的酶是磷酸己糖异构酶,反应可逆。3.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PFK1是第二个限速酶(关键酶),反应不可逆,消耗1ATP;限速酶(关键酶)是6磷酸果糖激酶1,糖酵解的第二个限速酶。4.磷酸已糖分裂成2个磷酸丙糖:反应可逆。催化反应的酶是醛缩酶。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在磷酸丙糖异构酶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相互转化,反应可逆。以上五步反应是糖酵解的耗能阶段,从1分子G到生成2分子3P甘油醛共消耗了2分子ATP。6.3磷酸甘油
5、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脱氢,生成NADH+H+和含有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时:Go!-61.9kj/ mol,可将此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生成ATP。这是糖解过程中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由于这种ADP的磷酸化作用是与底物的脱氢氧化作用直接相偶联进行,故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由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磷酸基移位,反应可逆。9、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烯醇化酶催化脱水,分子内部能量重排,形成高能键。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
6、变为丙酮酸,生成ATP:糖酵解途径中第二个底物水平磷酸化生能反应,限速酶(关键酶)丙酮酸激酶。反应不可逆。以上五步反应是糖酵解途径中的生能阶段,从磷酸丙糖丙酮酸共生成4分子ATP。(二)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NADH+H+和乳酸,乳酸是糖酵解的终产物。至此,糖酵解结束。二、糖酵解的调节:主要调节三个关键酶的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磷酸果糖激酶。 (一)6磷酸果糖激酶1的调节:四聚体的别构酶 (二)丙酮酸激酶的调节:别构调节和化学修饰二种方式调节。 (三)葡萄糖激酶或已糖激酶的调节: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在机体应急状态下,迅速提供能量。2、在机体缺乏氧或氧不足时供
7、能:3、少数组织供能的主要途径:4、糖酵解的能量生成:每mol磷酸丙糖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2molATP,所以,1molG可生成4molATP。能量消耗:2molATP净生成2molATP。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一、有氧氧化的概念:G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糖氧化的主要方式。二、有氧氧化的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胞液中G(酵解途径)丙酮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丙酸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一). 丙酸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脱氢脱羧生
8、成乙酰CoA,同时生成NADH+H+。 三种酶 1丙酮酸脱氢酶(E1) 2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3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1、硫胺素焦磷酸(TPP)2、FAD3、硫辛酸4、CoASH5、NAD 五种辅因子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二)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1937年由Krebs提出来的,故称为Krebs循环。1、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限速酶:柠檬酸合成酶,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关键酶。反应不可逆。 柠檬酸异构为异柠檬酸:反应可逆。 第一次氧化脱羧:异柠檬酸转变这为酮戊二酸。异柠檬酸催化脱氢脱羧生成CO2和NADH+H+。(4)第二次氧化脱羧:-酮戊二
9、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第三个 关键酶,反应不可逆。生成CO2和NADH+H+。脱氢脱羧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排,形成高能硫酯键。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高能硫酯键水解生成GTP。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步底物生能反应。(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生成FADH2。反应可逆。 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延胡索酸酶催化,反应可逆。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第四次脱氢生成NADH+H+。生成草酰乙酸完成一轮循环。2、三羧酸循环的特点:(1)三羧酸循环是营养物质彻底氧化的最终途径。一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一圈,经二次脱羧,四次脱氢彻底氧化为CO2和H2O,产生AT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代谢 学习 大纲 自学 复习 必备 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