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共12页).doc
《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效课堂基本模式课堂流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三段五步三个教学阶段1、自主学习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要求,按学案要求进行学习。2、导学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或知识网络,完成学习目标。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
2、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三个教学阶段是全校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五个基本步骤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自然、简洁、导入新课,出示本节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2、学案引领,自学探究。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记忆、理解和探究。(此环节是学生学习关键,因为学案是学习纲要,要精心设计学案。学案只有突出“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等,做到科学、务实,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全身心去自主学习探究)。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此环节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课堂是否精彩,小组间能否默契合作,关键是
3、小组的建设。所以,平时要注重小组成员的划分,培养小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小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概括学习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升华。(此环节是课堂的亮点,学生的发言如何、思路是否清楚、问题探讨深浅、知识归纳是否准确,需要教师的总结点评。因此,教师要借助点评升华,使课堂这个舞台亮点百出,精彩纷呈)。 5、当堂检测,及时反馈。设计基础性训练题目,当堂检验学生学习达标情况,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
4、力,反馈学生存在问题,课后加强辅导或弥补欠缺知识。(此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最后关卡,设计训练题必须符合课标要求,注重双基检查,有梯度、有层次,达到课堂训练和检测的目的)。 详细流程高效课堂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虽然各有不同,但在流程设计上都遵循了这样的基本原则:预习、展示、反馈密切相连,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前充分预设和预习,课中充分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总结和反思。目标前置、问题前置、方法前置、学习前置、管理前置,学习流程重心的普遍前移,使先学后教思想得到普遍落实。第一部分“五步三查”模式基本结构说明一、“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 第一步:独学;2. 第二步:对学、群学;
5、3.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4.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5.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3.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第二部分“五步三查”基本操作详解一、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二)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
6、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独学”是针对学习的个体而言的,其字面意思是指学生的独立学习,但并不能表明是自主学习,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1.独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纪律要求。高效课堂一般不做硬性的纪律要求,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人的心灵只有处在高度自由
7、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是思维敏锐的、活跃的,才有可能具备创造力。当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有一个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项来引导促进。另外,对于独学在家庭中完成的情况,往往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导致独学效果不佳。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有效地课堂学习评价和小组建设来引导促进,加强管理。问题入手:对照导学案,自己查阅教材或其他文本资料,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独学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导学案中的基础类题目,要求人人过关的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分层次设计各类题目。双色笔标注:对于经过独学未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用双色笔做好标注,以便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学、群学来解决。 向组长
8、汇报。当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由组长向老师报告独学进展情况,便于教师掌握时间。一旦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养成之后,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便可以自我控制,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2.独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关注学习状态。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境由心造,相随心生”。真正的入情入境的独学行为,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所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而高效课堂上之所以学
9、生自主学习状态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便更好地展示自我,为小组争光。从这一点来讲,展示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教师要明白,对待同样一个导学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独学所完成的内容也有多有少,这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搞好分层学习,分层达标,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适时点拨指导。考虑到学段的特点和自学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在独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点拨。但尽量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学法指导,
10、以减少对学生独学的干扰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点评小结。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二、第二步:对学、群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一)对学生的要求: 1.先对学。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后群学。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
11、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3.深入探究。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点同传统教学截然不同,在教师的传统观念里往往是教得学生没有问题才算成功。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造始于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二)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三、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课堂 基本 模式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