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境界(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境界(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境界姚钟磊 【摘 要】 中国古代诗歌在其本质上是抒情的。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审美内涵分别体现在抒情性的自然境界、人格境界和超脱境界三个方面。自然境界是指感情的自然流露,人格境界是对人格精神的高度追求,超脱境界更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超越。三者各自独立而又相互渗透,不以是而分优劣,只是在人的觉解程度上的层次划分。【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抒情 自然 人格 超脱 境界【Abstract】 AncientChinese poetry in its essence is the lyric. State is a term used in
2、 Chinese classicalaesthetics.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yric poetries werereflect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lyricism: natural state, personality stateand detached state. Natural state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emotion,personality state is the personality of the spirit realm o
3、f high pursuit,detached state is a life beyond the self.Being independent and mutuallypenetrating,they cannot be classified by good or bad, but by the degree ofconsciousness of the men.【Key words】 Ancient Chinese Poetry Lyric Nature Personality detached State 以雎鸠鸟为何关关而溯本追源,发韧于诗经和楚辞的中国古代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抒情的,有
4、别于西方的叙事理论,中国古代诗歌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以其独特的抒情性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别具一格。致力于吸收中国古代抒情理论中的营养,从传统的审美概念出发,探讨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境界无疑是大有必要的。一、中国古代诗歌抒情境界的理论基础中国自古是诗的国度,启功先生的论诗绝句曰:“唐以前诗次第长,三唐气壮脱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元明以下全凭仿。”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啻为一部抒情的诗史。启蒙哲学有句箴言: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源流于“诗言志”,虞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曰:“诗以
5、言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等等,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意象”、“滋味”、“韵外之致”、“味外之味”、“韵味”、“意境”、“境界”、“情境”等一系列关于抒情理论的审美概念。“情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内在结构特征,“意境”是其审美鉴赏的标准,把“境界”作为对中国古代诗歌抒情性审美内涵的具体阐释是比较中肯的。“境界”这一理论术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它由来已久。“境”的本意是疆界,说文竟部:“竟,乐曲尽为境。”段玉裁注:“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竟”又作“境”,说文新附:“境,疆也。从土竟声。”说文田部又云:“界,竟也。”段注:“乐曲尽为竟。引申
6、为凡边界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介也。象田四界。”“境”引申为处所、地方、境遇、境(景)物等。把“境”这一术语引入诗论当中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由此观之,由“物理空间之外境转换为心理空间之内景,再转换为诗的艺术境界,三种境界分别的非常清晰:客观主观主客融合,这也是诗境创造的基本规律”。1“境界”又称“境”,本来自佛教,它指的是佛教徒在开悟后精神上所出现的澄明之境。唐宋始,开始将它用于论文与论诗。唐代用“境”多,“境界”少见,宋代用“境界”开始多了。虽然如此,直至王国维,境界在中国美学中的本体地位并没有确立。王国维在人间词
7、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又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于是,“境界”作为艺术美的本体地位遂定。王国维不仅用“境界”来说艺术美的最高品格,也用“境界”来说人的精神世界。他认为,“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这样,境界成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层次的一种表示。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从本质上看,是具有主体性的抒情诗人的一种精神创造。事实上,中国古代诗歌抒情性审美内涵可以用“境界”作进一步的阐释。二、中国古代诗歌抒情境界的理论阐释作为抒情文学之正统的中国古代诗歌是古代文
8、学中的精华,其取得的文学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重感悟的思维方式与抒情道统和境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几乎是契合的,境界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文化的理论结晶。中国文学最初就以古代诗歌而开其端绪,中国古代诗歌有其自身的基本审美特质,但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诗歌自始至终还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并且在人的觉解程度上有很明显的分野,使得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审美内涵更为丰富。(一)自然境界:感情的自然流露冯友兰把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底”。2这种自然境界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机制可以说是“强烈
9、感情的自然流露”,从人的觉解程度来看,这种抒情机制无论是反映自然外物,还是流露感情,或是一种“顺才或顺习底”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自然境界,这里的自然境界是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内涵的基础层面。自然界是人类进行一切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活动的基础,总的来看,“人类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自由自觉性,全面普遍性和本身合目的性。这就使其具有了从事审美创造活动的生命特征”。3中国古代诗歌作为早期精神现象的艺术,古代人敬畏自然、依赖自然,所以自然现象必然是早期诗歌的反映,马克思指出:“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他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己的对
10、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4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客体作为人本质力量对象化后才能成为审美对象。中国古代诗歌是抒情文学的正统,情感的难以捉摸和虚无缥缈只有把它赋予某种可见的形态才能表达出来,也是诗人的情感对象化的过程。作为读者而言,对古代诗歌介入自身的第一反映是形象性,表现为自然物以形象见长,生活情态以行为和语言取胜,社会现状以人文关照而显,三者为自然境界的基本表征。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5感性的自然景物是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载体,故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
11、,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物色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足以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自然景物具有鲜明的画面性,能够刺激欣赏者使其产生各种情感效应,能够给读者美感和享受,正如黑格尔所说:“美因此可以这样下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取消掉,因为在美里这种感性存在只是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性相。”6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景物之美事实上是主观的感觉。在中国文学还
12、没有走向自觉的早期,景物是诗歌形象的最好代替。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早就有所体现,这种对自然外物的描写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原始先民的认识阈限内是很符合早期农业文明和农耕时代特征的,综观诗三百零五篇,其抒情味之浓,感情之真挚饱满,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虚伪之态,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摽有梅,其实七兮”,“羽谷风,以阴以雨”等等,这些物象都能给人一种浓厚的情味,在中国古代诗歌萌芽阶段,先民们也只能写出像雎鸠鸟和桃花等这些司空见惯的极易引发情思的东西了。早期人类在认识自然中建立了与自然的亲合
13、关系,自然是美的重要源泉,他们在生活中以诗歌赞美自然,描摹自然来抒发情感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另外,中国人源于周易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赋予自然物其它内涵,即意象,它大大丰富了景物的表现范围,如折柳为送别,红豆寄相思等,陈望衡也指出:“境界仍然是感性的。因为境界的基础仍然是情象,情象在深化、泛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象清除掉。”7其次,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离不开生活情态,如诗经中的郑风女曰鸡鸣第一章就是对一对新婚夫妇关于日出而作的对话情景的生动描写。正如钟嵘诗品序所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
14、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爱、笑、悲、怒、勇、惧、厌和惊,这些被称作常情”,8古代诗歌对生活情态的表现往往以常情为主,然而“正如各种调料、药草和原料的结合产生味,同样,各种情的结合产生味”,9该类诗歌往往情味十足,感人至深,正所谓“情味是中国抒情文学的美感和价值”。10生活情态在古代诗歌中的表现以行动和语言为其表征,前者以形象活现真切感人,后者以呼之欲出激荡人心。这里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对前者试作分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诗人人耳熟能详,但表达的感情深度却如海洋一般。清人徐增如此解读:“客中无事之夜,
15、于床前数尺地,忽见一片月光。寒月色白,故疑是霜,竟以为天晓矣。乃举头上望,见月之方高,始知是月光。首句是光,此句是月,见床前光是无意,望月是有心。月方高,正在夜中,床前雪白,性急又睡不去,始知身在他乡,故低头思故乡也。因疑则望,因望则思,并无他念,真静夜思也。”该解读之高妙,细致入微,诗人的形态活灵活现,传达的感情牵动着万千游子,可谓情思无限。后者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语言表征可以是内在的,内在语言亦即心理活动,虽少但内涵丰富,本首诗写的正是诗人对月怀念妻儿的心声,语深情长,韵味十足。语言表征也有外在的,亦
16、即直接的,如邶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可译为:“母亲啊,老天呵!你们为什么不体谅女儿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外在语言是内在活动的强烈外化,蕴含着巨大的感情能量。11另外,中国古代诗歌对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是很普遍的。正义曰:“一人者,作诗之人。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之心乃是一国之诗。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故谓之风。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而咏歌王政,故谓之雅。”对此,徐复观也说:“诗的个性同时也即是它的社会性。”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精神总是笼罩着整个的天下、国家,把天下、国家的悲欢忧乐凝注与诗人的心。”12该类诗歌饱含着对社会的无限关照,往往
17、感情深沉、真挚。如诗经中魏风硕鼠一篇,直接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宋朱熹诗集传:“民闲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景物选择,生活情态,社会现状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自然境界,它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抒情内涵的最基本的体现,亦即“境界仍然是感性的”。(二)人格境界:人格精神的追求随着人的主体精神的上升,中国古代诗歌对人格魅力的追求是不言而喻的。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更是中国古代诗歌抒情中对人格境界追求的典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18、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 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
19、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的生命力在于超出了离骚本身,屈原对美政理想的追求,高洁情怀的保持始终来源于他那伟大灵魂的回音。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自然境界探讨的是对诗歌基本审美意蕴的理解,其人格境界是诗人对精神空间的提升和开拓,较之自然境界,就更具有思想内涵,对精神的追求和领悟把人格境界推向了无限,能给读者一种深刻的人格陶冶。王昌龄云:“诗思有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曰取思。”对此,徐复观在中国文学精神中认为:“取思是指取之于自己心中所有的景象的创造活动。”又“
20、心先入于境,境亦同时入于心,因而得心境合一”,即所谓“神会于物”。这种“取思”过程正是人格境界的诗歌创造的开端,这里的“心”,其思想成分是很浓厚的。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人格境界所体现的是诗人内在情感的高度深化与升华,它把真切的体验或思想凝结成某种普遍的接受灌注到作品的内容当中,诗人在创造情境结构的过程中已经超出了对景物的欣赏而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等的思考,具有独立的意识和无目的的情理符合性,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21、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该诗从众多色彩鲜明的形象中抒发出绵邈深挚的情感,使人产生心灵的惊悸,特别是对人生感悟的理解和赏析,更能引发读者的一番深思和感悟,这也正是诗人技高一筹的表现,使景、情、理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番新的意境,给人以新的理解和感受,作者已上升到了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此类诗作令阅读者体察到的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反观和对外部世界的洞察力与穿透力,因“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读者便会“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浑融的意境中所体现的人格魅力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人格境界还应探索的是我们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审美意蕴之后
22、的精神感悟及所受到的人格陶冶,这是一切艺术精神的本质,符合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追求。徐 复观认为道的本质是艺术精神,13当然这里的“道”是指自然界的自在自为的本质,对道的这种把握也就是我们精神领悟的过程。庄子齐物论中有庄周梦蝶,不知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周,这种“物化”也就是诗歌欣赏主题之精神的一种深层次觉悟。陈望衡认为,“情象”到“境界”,有一个“靓化”、“深化”、“泛化”的过程。所谓“靓化”,是指情象的外在形象更鲜明,更活泼,更富有生气,更富有魅力;所谓“深化”,是指情象的内涵更深刻,更具心灵震撼力;所谓的“泛化”是说情象的功能,由审美趋向求真、崇善,达于整个人格的塑造。当情象在实现了这样一个过
23、程后,它就成为了境界。14他还认为,境界重理,也使得境界具有人格本体的意义。中国的哲人们多是以境界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的。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15在宋代理学中,境界甚至是人格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层次,很明显,中国古代诗歌抒情所体现的人格境界是由外化到内化再到深化的过程,即一种精神领悟的过程。如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有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刚出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虽是喻指文学作品像芙蓉出水那样清新,但也正是李白内在人格精神的体现,同时也陶冶了读者的人格。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人格境界显然使其内涵大大丰富。因为对它的探讨毕竟
24、上升到了人的思想本身,超越了个别的审美对象而走向了诗歌人格精神的自觉。总的来说,人对物质生活追求的高一层次就是为了满足人格精神的自由和自觉。诗歌作为艺术,欣赏主体对于生存条件之上的精神层次的追求也是一样的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上升到对诗歌审美意蕴的深刻领悟,从而达到人格境界的高度。(三)超脱境界:自我生命的超越与前两者相异,中国古代诗歌抒情所表现的超脱境界是超人格的境界,也是艺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冯友兰也认为,天地境界的人是对自我生命超越了的境界的人,他以大学教授为例作了分析,说天地境界的教授执教的目的“是为欲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16同样我们所探讨的诗歌审美意蕴的终极也是让我们的生
25、命有所启示和超越。宗白华在境界方面概括了五种境界,即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然而,他并不认为人自身天分所酝酿成的这些境界是最高的境界,他认为“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他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反映:化实境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17中国古代诗歌从最深刻的意义而言,也就是要追求这种“艺术境界”,以求超脱。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超脱境界在本质上往往联系着哲学与宗教,正如朱光潜所说:“诗虽不是讨论哲学
26、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他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18对于诗歌的终极目标而言,这句话是很中肯的。中国古代诗歌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其境界表现上远胜于西方。道家主逍遥,以超人格为美。庄子在齐物论中对人类智慧作了如此阐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焉,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矣。”郭昭第对此是这样理解的:“最高境界的智慧常常遗忘于天地万物与自我,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自身,旷物无累,自我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共同自由创化;中等
27、的智慧虽然意识到天地万物与自我,但没有彼此分别;最低的智慧虽则对天地万物和自我有所分别,但没有厚此薄彼,孰是孰非的计较。”19庄子逍遥游中“智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生境界早已超脱了生活情理和精神人格层次的追求,他是对完全顿悟了的人的生命观的艺术概括。因为相对于“无己”,“无功”,“无名”而言,“重己”,“求功”,“逐名”的目的则是对生存中精神的满足,所以,他毕竟没有摆脱功名的限制,因而马克思说人被异化了。这里试举例说明道家哲学影响下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超脱境界:其一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
28、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因心远而地偏,在喧嚣嘈杂的俗世上,利禄之徒孜孜以求富贵功名,而诗人之心由于能远离尘俗,仍可有地偏之感。诗人无意见山而心与物遇,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鸟日出而飞,日夕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人像飞鸟一样,纵浪大化中,以尽百年之限,不也欣然自得吗?这便是诗人悟得却又不愿细析的真意。诗人洞悟了宇宙人生之秘已进入了清静澄明的超脱境界。其二如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上片写
29、途中遇雨,作者处之泰然,屦险如夷。下片进入了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了忧乐两忘的胸襟。作者在常事之中写出了自己的平生学养,处世精神和开阔胸襟,表示将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忧患所扰的心情,作者对生活的自如运化和超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实际上,不光道家的最高人生追求如此,佛家更以性空为主,以无人格为人格。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最终产物,它认为世界的最高本性是人的自我心性,一切事物及其发展变化都不过是这个自我心性的幻想而已。金刚经云:“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20所谓“不生法相”就是内心不产生一切事物的概念和彼此高下等各种分别,也就是内心清净,荡然无存,于一切法不取,能看到假相却心静无染。又如
30、坛经般若品云:“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等。大乘佛教的生命追求更是登峰造极,其精髓法华经阐明,生死流转的人生目的即在于“众生所游乐”,信仰透彻,则生也喜死也喜,生也游乐死也游乐,日莲大圣人也断言死是“欢喜中的大欢喜”。由此可见,佛道两家的生命追求已经远远超出了较为功利的精神范畴,在他们的世界里万物和谐相生,一切都呈现着生命的光泽。这里试以王维的两首诗来说明佛教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超脱境界:鸟鸣涧 辛夷坞人闲桂花落, 木末芙蓉花,夜静春山空。 山中发红萼。月出惊山鸟, 涧户寂无人,时鸣春涧中。 纷纷开且落。关于这两首诗,叶维廉说:“景物自现,几乎完全没有作者主观主宰知性介入去侵扰眼前
31、景物内在生命的生存和变化。正如我前面说的,作者仿佛没有介入,或者应该说,作者把场景展开后便隐退,任景物直现读者目前自然继续演化,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没有人为的迹改。”21王维诗中的景物自生自落,极为自然,这种主体消融中的“静”、“寂”是以“空”为境界的,他已绝弃了苦患,摆脱了烦恼,达到了超脱的境界。中国古代诗歌往往表现出一种自在、了悟和空静,作为诗歌艺术欣赏的主体,我们所要追求的也就是超越了诗歌本身的那种有着和谐的生命感悟的超脱境界,这也是其审美内涵的最高层次,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22三、结语综上我们不
32、难理解,在内容阈限具有无限性的中国古代诗歌意境,其抒情性的审美内涵在人的觉解程度上具有自然境界、人格境界和超脱境界三个层次,这完全符合诗人和读者的文学素养与自身思想觉悟的体现,这也是对意境理论的另类阐释。 【参考文献】1陈良运:境界、意境、无我之境读与王文生教授商榷,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第65页。2冯友兰:境界,冯友兰选集(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4页。35郭昭第:马克思主义美学,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9页。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5页。6黑格尔:美学,章安祺编: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
33、献(修订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6页。71415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1,150,153页。89婆罗多:舞论,季羡林主编,黄宝生译: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第44,45页。10王文生: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页。11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页。12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页。1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16冯友兰: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172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9,86页。18朱光潜:诗论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8页。19郭昭第:审美智慧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页。20【后秦】鸠摩罗什译【唐】慧能述 邵士梅编译:金刚经坛经,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21【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