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日本人的送礼习俗(共5页).doc
《试谈日本人的送礼习俗(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日本人的送礼习俗(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谈日本人的送礼习俗摘要 送礼习俗可以说是贯穿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国民性行为。而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人在收到礼物的同时,也具有了一种还礼的义务,这也是深植于日本人意识中的意念。在考察送礼习俗的起源和发展状况,通过对现代中元节送礼习俗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送礼习俗的意识根源及所体现出来的变化。关键词 送礼习俗 还礼 中元节一、引言送礼还礼行为可以说是日本的一种国民性行为。根据日本客様生活文化研究所在2008年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调查对象中有72.8%的人“中元节”准备送礼,由此可以看出,送礼行为在日本的普遍性。日本的送还礼物行为可谓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
2、应该是7月中旬的“中元节”和临近新年的“岁末”。每年一进入6月和11月,日本的各大商家都开始为顾客准备大量可供选购的礼品,此时,大多数日本人也都会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等赠送礼物。像这样大规模送礼的习俗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但像日本那样已经形成一种固定习惯,在接受礼物的同时还要还礼的行为在其他国家还是极其稀少的。二、送礼习俗的起源在日本祭祀所用的物品大都是糯米饼、酒和米等食品,这些东西在日本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民俗学家柳田国男通过对这些特定事物的考察,提出了日本送礼习俗起源的假说。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人神共享的目的,在祭祀仪式结束后把供奉给神灵的供品分给亲朋和邻居享用,从而
3、产生了日本所谓的送礼习俗。后来民俗学家和歌森太郎继承和发展了柳田国男的理论,他认为赠答的礼物具有“分食同一个锅里煮的食物”的含义。日本人惯于把盛大节日的食物作为礼物。比如正月送“糯米饼”,中元节送乌冬面或是夏季食用的细面条等。这些东西常常是送给那些没能参加祭祀的人们,因此,送礼行为也具有维系人际交往的内涵。这种行为不仅具有宗教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了强化村落社会中家人、亲戚、近邻关系的作用。现在的送礼行为中“共食”的意识虽然已经淡漠,但是“中元节”赠与和答谢的礼品中仍以食物居多。整体上看,日本日常的送礼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第一种,是作为一年中惯例行动的中元节、岁末、情人节等;第二种,是人生必
4、须经过的仪式,如升学、毕业和结婚等;第三种,是生病、车祸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偶热事件时产生的探望行为;第四种,是进行祭祀活动或纪念去世亲人的法事等;第五种,是作为还礼的内祝家庭内的祝贺“寸志”菲薄的礼物和贿赂等。从这些多种多样的送礼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交往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中元节”的由来日本的“中元节”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三官信仰”。按中国古代历法,把1月15日称为“上元”,7月15日称为“中元”,10月15日称为“下元”。特别是一年当中一半的“中元”,被认为可以把善恶区别开来,原谅人类所犯的罪过并用来祭祀神灵的日子。中元节传到日本以后,人们渐渐把它和佛教的“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人 送礼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