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生态学复习题(共7页).doc





《2018生态学复习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生态学复习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3、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自然环境:是指不受人类控制和干预,或仅受人类活动局部轻微影响的天然环境5、冷害:是指零度以上的低温对喜温生物的伤害。6、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7、种群(population):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或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8、环境
2、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9、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10、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1、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12、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13、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14、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过程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同一整体。1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6、群落交错区:指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17、群落演替:即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18、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19、顶极群落: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的群落。20、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21、趋同适应:指亲缘关
4、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出现很相似的现象。22、趋异适应: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23、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24、自然环境:是指不受人类控制和干预,或仅受人类活动局部轻微影响的天然环境二、简答题及论述题1、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可以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能。因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合成
5、有机物而进入生物循环。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几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内要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变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O2、CO2、N、C、K、Ca、 Fe、S等,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2、1971年,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具体内容应包括那几个方面(1)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2)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3)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
6、响;(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环境对生物的调解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解。3、什么是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的环境要素。包括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7个方面。4、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自然环境:是指不受人类控制和干预,或仅受人类活动局部轻微影响的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是人类提供和控制下的环境,如养殖场、种植园、温室、苗圃等。5、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1、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2、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3、生态因子作用的主导性。4、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5、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6、生物的生态适应性
7、包括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生物这两种适应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趋同适应: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出现很相似的现象(非洲食草动物迁徙,候鸟迁徙,从北到南不同的森林群落,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 。趋异适应: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被不同家庭领养的双胞胎,人到异地生活、学习、工作和发展,冬小麦与春小麦,春玉米与夏玉米,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野生种与栽培种,动物园中的动物,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不同的人种等) 。7、种群出生率的高低受那几个
8、方面因素的影响?(1)性成熟的时间; (2)每次产生后代的数量; (3)每年产生后代的次数8、植物种群成群分布原因 (1)繁殖特性; (2)微域差异; (3)天然障碍; (4)动物及人为影响。9、动物种群集中分布原因 (1)局部生境差异; (2)气候的节律性差异 (3)配偶和生殖的结果;(4)社会关系10、生物种群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生态学意义 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如狼群)和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集群有利于共同防御敌害(野牛群、鹿群);集群有利于改变小生境(帝企鹅在南极集群进行繁殖);集群有利于动物幼体发育;集群能够促进繁殖。11、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生态位理论
9、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应注意,在进行农业生态系统设计时,种植或养殖物种的组成在分布、形态、生理、营养、年龄、时间、高度等方面,应有适当的差别,使之分别占据相应的生态位,以减少或减缓生物种间的竞争。12、造成群落出现不同水平分布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群落不同水平分布型的原因,主要是群落所处地段的环境因子分布的不均匀、物种的生殖特点、种间相互关系作用及种的分工合作程度等。13、群落演替的趋向群落演替的趋向一般是:1、从低等生物发展到高等生物;2、物种由少到多;3、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4、生活史从短到长;5、群落的层次由少到多;6、食物链和食物网由简单到复杂;7、竞争从无到有,再发展到很激烈,最后
10、趋向于动态的稳定。14、群落演替与群落波动的区别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波动是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15、什么是次生演替,引起次生演替的外力主要包括哪些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的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引起次生演替的外力有火灾、病虫害、严寒、干旱、冰雹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其中人类的破坏是最严重和最主要的,如森林砍伐、放牧、垦荒、开矿、环境污染等。16、生态系统中通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级减少的原因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生态学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