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时秀艳(共8页).doc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时秀艳(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时秀艳(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沧州渤海新区第二小学 时秀艳【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设计理念】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结合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同时,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探索成功、积极发现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享受学习”的境界!【
2、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
3、、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2、能力目标:通
4、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方法】一堂好的数学课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以启发式谈话、探索式教学法为主,辅以创设情境、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5、与探索学习中获得新知。【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长方形,剪刀,活动角,磁力扣等。【学具准备】直尺,信封中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角操作材料,吸管、钉子板等【教学思路】在本堂课,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设置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认角二、小组合作,折角三、动手操作,做角四、体验感悟,画角五、巩固练习。六、总结升华。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认角1、课件出示:(只露出个角的三角形,露出个角的五角星,个角的长方形,遮住一部分的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老朋友,这几个老朋友今天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谁吗?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的吗? 学情预设:看到了漏在
6、外面的3个角,所以就猜它是三角形。第二个图形露出了5个角,猜出是五角星,第三个图形露出了外面的4个直角,猜出是长方形。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注意到,刚才同学们在猜图形的时候都用到了“角”这个概念(板书:角)。那么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呢?我们接下来就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认识)2、为了我们观察和研究的方便,我们把这些长在图形上的角都剪下来怎么样? 课件演示: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师:既然这些图形都被我们称作是角,它们肯定有相同的地方,对不对?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被我们称作角的图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自己观察,你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四人小组
7、交流, 学情预设 生1:这些角都是尖尖的。 生 2:一个角还有两个边。 同时出示课件,介绍顶点并标出所有角的顶点;边介绍边标出所有角的边。 小结:说一说,被我们称作角的这种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猜一猜”这一活动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让学生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二、小组合作,折角1、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选取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3、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4、说
8、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设计意图:通过折角让学生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角的大小这一特点进行了初步认识。同时角的不同折法这一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三、动手操作,做角1做角。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学生选择材料(吸管、角操作材料、钉子板或其他一切利用的物品)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体会角的大小。(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步 认识 教学 设计 反思 时秀艳
限制150内